搜索
 

河伯乡:绿色热土涌春潮邵阳日报记者艾哲通讯员刘飞吴智睿刘海峰吕泽南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开栏的话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励精图治,70年风雨兼程,人民日益富裕,国家日益强盛,祖国的每个角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社情相对复杂、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的区域,边界乡镇的发展变化,更能体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今日起,本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边界乡镇行”专栏,从邵阳县河伯乡开始,逐一讲述我市边界乡镇在这70年里破茧成蝶的奋斗故事。

【乡镇简介】

邵阳县河伯乡由原河伯乡与原杨青乡合并而成,位于邵阳县境南端,处邵阳、新宁、东安三县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最高海拨1455米。全乡14个村32219人,总面积95.8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62.15%。

火红八月,行走在邵阳县河伯乡,只见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良田、沃土、古桥、人家,勤劳善良的河伯乡人民,正在这片传奇的绿色热土上,书写着脱贫致富奔小康、团结和谐创伟业的美丽画卷。

8月27日,陪同采访的河伯乡党委书记吕天妮介绍,河伯乡过去是典型的农业大乡、经济弱乡、脱贫难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在这片绿色的热土上,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如今河伯乡已旧貌换新颜,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成为邵阳市南端的一片“旅游热地、投资洼地、教育高地”。

旅游热地:无限风光在“岭上”

河伯乡境内的河伯岭,山高林密,风景优美,系《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北支,原名吴王岭、五马岭,相传昔有何姓者在此立寨,人称其为何伯,岭以人名,后俗称为河伯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伯乡历届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利用河伯岭山高林密、风景优美的优势,大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目前,全乡境内的旅游景点有济公岩溶洞群、千年红豆杉、向阳湖、南方小石林、响水洞、堆上原始次生林、脚盆山瀑布、雷打翠风坳、源头大峡谷、源头风雨桥、水源山、易氏宗祠等,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河伯乡乡长刘旭东介绍,目前该乡已先后成功申报了易仕村传统古村落、鸡公岩国家石漠化公园,规划设计启动了生态康养基地、映山红游步道、通用机场、温泉酒店、岩洞酒窖、高山纯净水加工车间等重点旅游扶贫项目和产业,并成功举办了河伯乡第一届旅游扶贫油菜花节。

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事业的发展,农民经济收入得到快速提高。截至目前,河伯乡各村农户开办农家乐共16家。2019年上半年,河伯乡共接待游客6000余人次,带动农户增收近200万元。

投资洼地:引凤筑巢在“僻壤”

河伯乡地处偏僻、山高路远,尽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旅游优势,但一直“藏在深闺人不知”,经济社会发展曾一度滞后。

“让河伯乡人民富起来”,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伯乡这片热土上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使命。近年来,该乡积极加强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条件,继续发扬种植烤烟的老传统,转变烟叶发展理念,抓实精细化管理,今年上半年落实烤烟面积2100亩。

该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广泛推介旅游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党的十八大以来,该乡通过各种渠道招商引资,效果非常明显。其中温泉酒店、直升机培训基地项目签订了意向合同,投资总额将达1.5亿元;窖藏酒业正在进行洽谈合作方案,预计将投资2000万元。另外,投资500万元的映山红景区游步道力争在9月底完工,济公岩景区投资400万元已初具规模,易老头腊制品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正在做大做强,此外,中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河伯山泉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五谷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万元……

该乡先后引导党员群众发展壮大了易老头腊制品有限公司、中盛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五谷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氏种养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涌现出中盛茶油、中盛红薯、易老头腊制品、河伯岭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农业产品,先后打造了高山优质稻、高山野生茶、高山生态猪、河伯跑山鸡、易老头腊肉、黄金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其中高山优质稻、易老头腊肉等产品通过电商扶贫的销售渠道远销全国各地,可实现年产值1300万元。

教育高地:游子圆梦在“家乡”

在河伯乡,修建得最精致、最有气势、最有情怀的建筑,要数河伯中学的教师公寓楼。

“感谢华图公司易董事长的爱心善举,让我们教师拎包入住精美公寓。”河伯中学体育教师孙朵对自己居住的约90平方米的公寓房十分满意,尽管与家人不在一起,但她很满意目前的居住生活环境,并安心在河伯中学工作。

出生于河伯乡永兴村的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易定宏,曾就读于河伯中学。如今,易定宏创办的华图教育已在全国布局了1000多个教育分支机构,成为国内职业教育培训界的“巨无霸”企业。

易定宏一直感恩于家乡这片热土和母校多年的培养,希望通过持续的捐助,把母校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乡村中学。2009年,易定宏以个人的名义设立易定宏奖学金,10年来共计资助师生600多人次,捐助经费近500万元;2011年他自掏腰包,组织全校教师到北京培训学习;2012年斥资10多万元为学校捐建了一批电脑及配套设施;2018年捐助10万元邀请河伯乡所有校长及河伯中学全体教师到武汉参加乡村教师专题培训;2016年开始捐资1000万元为学校修建教师公寓楼,确保学校教师能住上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崭新公寓,2018年9月,教师公寓落成。

学长的捐助,激发了河伯中学师生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近年来,河伯中学教学成绩突飞猛进:被评为市级科技示范学校,并正在创建省级科技示范学校;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数连创新高;全县近50所初中,河伯中学多数科目考试成绩进入全县前十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