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视点2018年度湖南文学发展报告(一)湖南作家研究中心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2018年,湖南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致力于现实经验、时代精神与文学原创品格的融合。现实主义创作获长足发展,以小说为主体,各门类文学作品异彩纷呈,艺术创新有所进步;现实题材创作成绩突出,历史文化题材有了深层开掘。小说在中国经验的深细表达中展示写实能力与探索性,诗歌在乡土、社会、个体等维度上同步展开诗性和现实关怀,散文在状物、记人、咏怀中体现日常维度和精神深度,报告文学在新时代全景式反映中凸现鲜活的人物与民生细节,儿童文学在幻想文学体式上加入现实关怀与散文的乡愁,网络文学呈现出聚焦现实与强化正能量的好趋向,文学评论在史料发掘和问题阐发中体现中国美学标准,文学事业在深化改革中取得新成效。

小说创作

2018年,湖南小说创作对现实关怀的强度不减,着力表现时代与个体、生活与历史之间的勾连,展示新时代风貌,关注现代性焦虑,呼唤理想人格,体现湖南当代文学传统与原创力。

长篇小说深度介入现实生活,对时代更迭、城乡空间、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呈现纷繁世象下的心灵嬗变。何顿《幸福街》立足于时代写实和历史思索,叙写新中国成立后小镇两代人的命运遭际,全景式展现生活细部和人物心理变迁。残雪《赤脚医生》记叙几位赤脚医生的成长过程,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实关系,超现实主义笔法下凸显人文关怀。彭东明《坪上村传》书写家族史和村庄史,于历史、写实、传奇、审美等多角度复活乡村诗意,同时注入现代性反思。潘年英《解梦花》讲述少数民族少年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与西南土著文化的衰颓融合为一,反映当代人精神无依的状态,碎片化叙事中孕蓄思辨。楚荷《江城民谣》以内化的平民视角讲述普通工人的命运沉浮,揭示时代变迁中昔日主人翁的精神震荡,底层经验书写渗入本土文化元素。彭海燕《第一信号》叙述消防战士成长为英雄的事迹,揭示火灾背后纠缠交织的罪与罚、善与恶,于灾难深处探寻人性光辉。杨华方《红色第一家》讲述毛泽东和亲人们的优良家风,世俗人伦与家国大爱水乳交融,史料发掘与文学想象有机结合。曹青《金纸鸢》叙述银行人在市场环境下的奋斗历程,于生活化语言中点明社会的逐利趋向,挖掘义利交缠中平凡人物的纯良品质。舒中民《天堂钥匙》以疑似“中蛊”的民警命运展开探案过程,戏剧化情节引人入胜,又凸现人性隐情。吴刘维《午夜课》讲述一起连环案背后的动机,在欲望叙事下勘测人心,追索生存本相。胡小平《蜕变》以企业债务纠纷为主线呈现世态百相,批判市场失信乱象,寄寓理想化人格。还有王天明《浴火重生》、赵俊辉《美人书》、李述文《金梯门》、唐诗《美西螈》、朱彩辉《铁鞋》等或直面现实,或还原历史,彰显湖湘文化精神。

中短篇小说关注不同时代境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表达对美善世界的渴求,同时不回避对社会弊端与人性缺失的揭露和鞭笞。马笑泉《宗师的死亡方式》借武侠小说的外壳,讲述太师祖一门日渐衰落的故事,隐含着传统精神气节日渐退化的无奈。王苍芳《嫦娥奔月》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多重世界的转换造就故事的诡谲。姜贻斌《杀牛记》将特殊时代里人与水牛的温情、人与人的挤压对比叙述,以人与动物的情谊对照人性的迷失。万宁《躺在山上看星星》揭示、探析婚姻关系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少一《电视机有鬼》真实再现官商场域生态,肯定底层民众的纯良品性。阿满《黑色星辰》聚焦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溯人性突变的根源。陈夏雨《傩戏》以荒诞手法揭示民间信仰的现代异化。唐吉虎《最后刹车》讲述进城务工者面对诱惑时从动心到最终刹车的过程,表现普通人身上朴素的人性之善。

小小说以人文关怀观照现实,以犀利文笔探触生活。聂鑫森《玉须帘》传达了回归自然、崇尚质朴的追求。戴希《儿女》等呈现多样创作风格,从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与精神。邓建华《特殊动员会》写企业主以讲故事动员捐款,弘扬大爱中蕴藏人生辩证法。王祉璎《失恋的代价》以职场秘书“失恋”为线索,展现官本位下个体的精神迷失。简媛《家园》则以女性人物表现传统侠义血性精神。宋梅花《姚倌儿·赶仗狗》讲述了人与动物的友爱和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