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系扶贫情满古楼——记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冬红邵阳日报记者艾哲实习生李晓明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7月17日,在洞口县古楼雪峰云雾茶公司的茶园里,该公司董事长肖冬红正在悉心向贫困户传授种植技巧。

近年来,在肖冬红的带领下,该公司带动山区5个乡20个村的12400人从事茶叶生产,其中包括贫困群众3400人,年带动增收300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有2630名贫困群众通过茶产业脱贫,基本实现贫困户可持续性脱贫致富目标。

创业为先

敢想敢做先行者

1996年,肖冬红在洞口县一家罐头厂当出纳,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可是,肖冬红的人生梦想在于自主创业。在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她毅然辞去厂里安逸的工作,选择下海创业。

到了深圳的肖冬红,看中了五金行业的发展,同年创办了鑫发五金厂。由于肖冬红经营有方、诚信待客、关爱员工,五金厂生意蒸蒸日上。1999年,她敏锐地发现餐饮业的发展苗头,果断和其他两位合伙人开办了“湘聚缘”特色餐馆。

面对风云变幻的商场,独具慧眼的肖冬红在深圳一干就是十年。然而,就在工厂和餐馆生意都越来越红火之时,肖冬红再次和十年前一样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在深圳的事业,回乡创业。

心系家园

脱贫致富领航人

肖冬红的决定并非突发奇想,她考虑的是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早在2003年,当时的古楼茶厂属乡办企业,因效益不佳,山上近万亩的茶园不是被毁就是疏于管理。为了重振古楼乡茶产业,乡政府领导决定对茶厂挂牌出售,可挂牌告示贴出后长久无人问津。

一筹莫展之下,洞口县以及乡镇领导找到了在深圳做生意的老乡肖冬红,希望她可以接手茶厂,振兴当地的茶产业。肖冬红响应号召,来到古楼考察茶厂,看到的是破败的厂房和古楼数千父老乡亲上半年靠茶叶收入、下半年靠木材收入度日的艰苦生活。同时,肖冬红也从古楼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中发现了商机。传承古楼贡茶辉煌,让家乡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想法油然而生。为此,肖冬红于2006年放弃在深圳的事业,回乡接手改制古楼茶厂,组建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

自创建古楼雪峰云雾茶企业起,肖冬红就以打造湘西南茶产业龙头发展目标为己任。经过13年的苦心经营,该企业逐渐壮大,固定资产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3082万元,年产值由原来的不足100万元提升到5600多万元。为了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近几年公司又成立了3个合作社,厂房面积扩大至5800平方米,建成茶叶示范基地1500亩,带动合作社及产业扶贫农户发展基地3500亩,年加工茶鲜叶2150吨,产值5600余万元。

公司发展壮大起来了,肖冬红也没忘记接手茶厂的初衷,她带领公司积极配合扶贫部门和当地政府,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产业扶贫。古楼雪峰云雾茶公司不仅支付相应的租金给流转土地的农户,而且对于有工作意愿的贫困户,公司将所建的茶基地分包给他们经营管理,统一提供茶苗、肥料、技术、采摘标准并统一收购,彻底保障农户种植成果。

立足时代

创新增收掌舵人

要想利用茶企持续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就必须对产业进行创新升级。为了提升古楼茶声誉,肖冬红公司多次派人到茶叶科研单位深造,改进以往落后的生产工艺,成功开发一系列名优绿茶品种。自她执掌古楼雪峰云雾茶企业以来,“古楼”商标四度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公司产品也于2010年通过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茶叶评比中荣获金奖,并从2014年起一直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

品牌打响了,肖冬红又积极探索“茶产业+茶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各种乡村旅游项目,增加产业附加值,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此外,其公司还让贫困户为生态茶园景区旅客提供各种安全食材,对开办农家乐、民居民宿的贫困户给予培训指导,实行高峰客源分流,使贫困户成为茶旅融合的受益者。2017年,古楼茶文化生态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接待游客8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叶基地800亩,带动农户发展农家乐、民宿60余家,直接带动就业人数635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600多人,年带动贫困户增收1000多万元。

如今,在古楼从事茶产业的贫困户大多实现了脱贫。肖冬红也因此获得2017年度“邵阳市旅游扶贫贡献奖”,并被评为2018年“湖南省最美扶贫人物”;2019年,古楼雪峰云雾茶公司被评为“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民营企业先进单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