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漫话春游程菊珍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惊蜇过后,冬天失去了威严,万物开始复苏。如今,华夏大地春光融融、芳草萋萋,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游季节。

春游,古人称之为“踏青”“寻春”或“探春”。春游一般始于惊蜇,经过春分、清明、谷雨,一直延续到立夏之前。时间之所以拉得很长,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春姑娘”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从南疆到北域依次向人们传递春的信息。因此,我国各地民间踏青节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如福建、广东一带是阴历二月二;陕西、甘肃一带是阴历三月三;华北、东北一带则是阴历五月五。

春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上,画有二十多艘船,二十多乘轿和五十多头牲畜。在画面上,各种年龄、服饰和表情动作的人物竟有五百多个,真可谓洋洋大观,当年古人对踏青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水平也逐年增高,春游踏青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各风景名胜地人如海、车如潮,就连乡郊野外、丘上溪旁也不乏寻春、探春的人们。

春游对人们大有裨益。

首先,春游可以陶冶性情、缓解精神紧张。现代都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即使条件再优越,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精神紧张。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失去平衡。轻者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重者甚至发生精神错乱。这些所谓“现代都市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经常漫游于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的旷野和公园,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重新建立起新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神经和精神的健康。

美国一位医生曾对十名精神紧张的病人进行过药物治疗和郊游治疗的对比实验。让他们分别服用四百毫克安宁和在春季的旷野轻松地漫游十五分钟。结果发现,在达到放松的效果方面,郊游组无论在生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上,都大大优于服药组,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这是由于春游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休息方式。它能够使紧张的神经细胞得以放松,充分进行神经细胞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生理、生化活动,使之在接受和处理信息时更加灵活。在郊游散步时,还常常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获得答案。比如,法国数学家潘卡尔在漫步时,突然想通了一个有关不定三级二次型的难题。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过:“我最宝贵的思维及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当我散步时出现的。”难怪西方有“散步出智慧”的格言。这确实不无道理,因为它是人们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

另外,春游可以使人们得到更多的、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和“长寿素”的负氧离子。大气中的氧分子处于中性状态,不带电荷。只有在阳光紫外线照射、地壳电离辐射或雷电轰击、海浪拍打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才能离解为带负电荷的负氧离子。这些负氧离子吸入人体后,能够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活跃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白血球数量;以及加速骨骼生长等等。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因而解除精神紧张,治疗神经衰弱和精神错乱等病症。

空气越清新,负氧离子越长寿。在旷野、海滨、瀑布等地区的负氧离子寿命可达二十分钟。而空气越污秽,负氧离子越短命。在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或空气污染的工业区,其寿命仅为几秒钟。有人曾具体测定过不同环境中,每平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发现在海滨、瀑布和峡谷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两万个以上;郊野含有七百至一千个;市内公园含有四百至六百个;街头绿地含有一百至二百个,而室内仅含有四十至五十个,差别极为悬殊。由此可见,长期生活在都市污秽的空气中,又不愿外出游玩的人,身体健康要受到很大损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到野外或公园去春游,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所以,经过一冬的辛劳、郁闷之后,在工作、学习之暇,到公园、郊外或更远的地方去春游,饱览祖国山河之壮美,饱吸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为了使您胸怀豁达、身心健康,请您抓紧这大好春光去春游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