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老子在家排行老小。爷爷那辈,要过饭,讨过米,家里穷得叮当响。可是,我爷爷倾力送他读完了小学。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国家动员适龄青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我家爷老子刚刚二十岁,就约上堂弟夏既汉去当兵。兄弟俩穿着草鞋,走了百二十里路去武冈县城报到,然后立即去了部队集训,接着上了前线。兄弟俩都被安排做了军械修理工,各种枪械源源不断地拉入修理点,他们有时连续修理达几十小时。因为兄弟俩工作都很努力,部队给记了功。后来我出生以后,看到几本大红的立功证书,上有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照片。我为了向小伙伴们吹嘘我家爷老子立过战功,将证书上印有的照片剪下来,证书被我毁坏掉了。后来爷老子找立功证书的时候,找不到了,就问我。我怕挨打,只好说谎:“我没看到。”
抗美援朝结束后,爷老子所在的部队铁八师集体转业到铁道部。爷老子就随队去了山西,驻扎在阳泉一个叫下盘石的地方,在那儿修了几年石太铁路。我娘怀上了我以后,从湖南老家来到我爷老子工作的地方,不久在下盘石生下了我。因为在山西出生,取名叫“小山”。不久,爷老子调到北京丰台铁路机修厂,还是继续干修理土方机械的活,是六级钳工。
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动员一批公职人员回农村原籍。爷老子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带着我娘和我从北京回到了武冈农村老家。刚回到农村,特别的困难,家里没房子住,只好借住邻居的偏房栖身。爷老子对机械修理技术精通,可是干农活还得从头学起。好在他不怕苦,不怕累,学得还挺快,不久,犁田耙田,样样娴熟。
在国家修湘黔铁路的时候,每个大队要派出精壮劳力。爷老子被挑选去了,刚开始时是挖土挑土。后来工地管事的知道他有一手好的驾驶和机械修理技术,就安排他进了机修班,修理铲运车等土方设备,后来又负责驾驶推土机,又开又修的,技术好,又勤劳,人缘关系也好,每年底总是被评为先进个人。过了一段,领导安排他开汽车。他说:“开汽车速度快,我怕把握不了。”领导说:“开车的话到时候可以转为正式工人的。”爷老子说:“让给其他人吧,我还是开我的推土机啰。”他坚辞不开,领导也只好作罢,蛮好的转正机会就失去了。
铁路修完了,武冈正修建“长藤结瓜”的大型水库,修水库需要开推土机的熟练工人,爷老子就被安排去了麻林大坝。他的工作就是和几个同伴每天将土方从远处拉来,一层一层地压紧夯实。月复一月,看到大坝慢慢地高了,爷老子也是有那么一点成就感,修完了这个大坝,又转移去了东风大坝和大水江大坝。
有一天,开卡车的小戴将汽车开到修理部,要爷老子给修一修,说汽化器坏了。车不久就修好了,但马达也坏了,几个人就帮助推车,一不小心,车轮从爷老子的脚背滚了过去。一声“哎呦”,爷老子倒在了地上,立即送往医院,脚板粉碎性骨折,治疗了几个月,可右脚永远留下了残疾。
……
爷老子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小时候,他经常对我说:万事书打底,书要多读,不然今后没本事。从读小学起,常常为读书的事,我没少挨打。有时课文背不得,他就用枝条抽得我的屁股一道道红印子。爷老子说:不打不骂不成人,棍棍棒棒出好人。我考上高中的时候,家中困难,家里的过年猪都没舍得杀,在人家那里剁了三斤肉,算是过了年,春节后将猪卖了去交学杂费。他送我到学校,为了省那几毛钱,到县城一百多里远的路,我们爷俩是挑着被褥走路去的。当天走到学校,晚上睡下来,四身骨头“啪啪”地响,好像散了架一样。
1977年,他从广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动员我去报考。我说:那么多人去挤独木桥,怕考不上,我不去。他就说:你有点骨气好不好,人家考得上,你不去试一试,你怎么知道考不上?在他的鼓励下,我才决定参加高考。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复习资料,又去天龙山我老兄富友家借来高中教材。因我在双牌学校代课,考试那天,天还不亮,爷老子就提着马灯来喊我起床,生怕我迟到,说娘老子杀了只老母鸡,叫我回去吃饭,好去赶考。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我正在田里打农药,爷老子急匆匆地赶来对我说:小山,听说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我来打农药,你赶紧去邮政所拿。看他那个满面春风的样子,比他自己考上还高兴。
我家爷老子,老实巴交的,待人诚恳,言语不多,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乐于助人。他七十多岁的时候,交通部门正在我家门口修省道219线,有一天,推土机的引擎烧瓦了,要大修,如果运回去,既耽误时间,又要增加运费。工地负责人知道我爷老子是老师傅,就把他请去。爷老子带着两个年轻人,奋战了三天就修好了。后来推土机师傅因家里有事回家去了,爷老子又主动上机开了四五天。工地负责人要给爷老子开工钱,老头子分文不要,说修路架桥,我尽义务。
我家爷老子九十载的人生历程,平凡而又平淡,他没有做出蛮大的贡献。可细数一下,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保家卫国立了战功:和平时期,参加了国家的两条铁路大动脉的建设,参与了武冈三座大型水库的修建。从爷老子这些平凡的事迹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平凡中透露出伟大,我为爷老子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夏晓山,武冈市人,邵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散文学会会员,邵阳市本土文化研究专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