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被选调到湖南省委党校学习半年,1962年初被分配到冷水江市政研室工作。6月正当我跟市委书记丁锡祥在化溪公社六一大队蹲点的时候,台湾叫嚣反攻大陆,国家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动员青年参军,丁书记要我带头报名。我很矛盾,十六年的寒窗苦读熬到当了国家干部,现在要当普通一兵上前线打仗,冒险得很!可想到1949年10月我家住了解放军,一位背手枪的“李政委”特别喜欢我,从那时起当一名解放军就成了我的梦想,现在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了怎么能轻易放掉!我来不及跟远在邵阳县乡村的父母亲商量,只跟在新化县工作的未婚妻夏月娥商量后,6月16日就穿上了军装,第二天开到湘乡县党校集结待命,几天后坐闷罐车上福建前线。军列飞过醴陵,进入萍乡赣江平原,驶入鹰厦铁路后,只见列车穿过一个个山洞和空谷,闽江碧水如玉带,两岸村庄似明珠,有苍郁葱翠的林海,有岭上的山花烂漫,灵山秀水孕育出八闽大地的秀美风光。军列沿着闽江行进,真是顺风顺水万重山。
列车驶过南平市区突然刹住了,大家往左前方一望,只见铁桥一段挂落江中,铁桥断了!送兵的军官叫我们背好行装下车,排长赵彦波中尉领着我们进入铁路旁边的小竹林。福建6月的太阳像一把毒针插进我们的皮肉,人人被烤得流油,加上几天坐闷罐车特别热,我的肚子痛得翻滚起来……我们搭乘轮渡到对岸乘上专列,风驰电掣般向福州进发。到站已是晚上9点多了,只见车站广场挂着巨幅标语:“热烈欢迎来自毛主席故乡的新战友!”福建前线歌舞团为我们搞了专场慰问演出。
……
第二天上午在大操场分兵,我被一营迫击炮连副指导员郑大州接收。我们20多人步行十多里到海边一个叫五子魁的渔村,军民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连队中午杀猪煮鱼设宴。下午我被分到一排侦察班,住在炮阵地牛山上,驻地好多民兵在帮助扛炮弹。站在阵地上往前一看,茫茫大海波涛汹涌,海空上的乌云笼罩着战争的气氛……心想真打起来,我们立功报国肯定是抢在最前面。
新兵补入连队搞应急训练,连长杨天荣带着我们趴在海滩上训练步枪。火辣辣的太阳晒背心,滚热的海沙烫肚皮,海风卷着沙子吹得睁不开眼睛,腰带扎紧的军装汗淋淋。实弹射击我9发子弹打了83环,成绩优等。接着在副连长杨建中和排长张荣景的指挥下,进行120迫击炮和测量仪器的训练,我在对海滩目标的实弹射击时发发命中。在应急训练中我全身长满了痱子,脸晒黑了人变瘦了,学到了实战技能,意志变坚强了,我的名字上了连队的光荣榜。但艰苦的锻炼刚刚才开始。紧接着全连投入国防施工,要在牛山尾部打一条百米长的坑道。牛山是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施工的工具是铁锤、钢钎、炸药和铁锹,全是手工作业。操作时班长扶住钢钎不断地转动,两个战士分别抡动八磅大锤打在钢钎头上,炮眼打出几十厘米深装上炸药雷管把石头炸碎,再一担一担挑走。开始八磅大锤我抡不高打不准,一次一锤刚好打在班长石庆光的手背上,我吓得直打哆嗦。班长鼓励我说,不要怕,多练几天就会了。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不但铁锤举得高打得准,而且学会扶钢钎了。在全连开展三百锤比赛时,我虽没夺得前三名,但一锤不少坚持打完了。杨连长在比赛总结会上特意表扬了我,说一个大学生和国家干部当上普通一兵,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值得学习的。年底“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评比时,我连被评上团里的“四好连队”,我也被评为“五好战士”。
年终总结以后,我被调到连部当文书。1963年初全军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连队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我结合文书的工作学雷锋,把连队的墙报、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把连队战备训练国防施工和学雷锋活动中的闪光点写成稿件,在《解放前线报》和《福建日报》上刊登了好几篇。指导员黄木基还把连队“天天读”毛主席著作的任务交给我,我把“老三篇”“两论”和《雷锋故事》等备好课,在每天下午一小时的“天天读”时间里用少而精的方式向干部战士讲解,深得大家的喜欢。程力俊部长在《解放前线报》上发表的《学习雷锋活动在6663部队》的文章中,还特意表扬了我。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在实现军人梦的过程中,一课一课地学习,一步一步往前走。
(伍想德,曾任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