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卫·奉献·驰援——邵阳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图邵阳日报记者袁光宇通讯员张雪珊呙奕州胡晓建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830万邵阳人民万众一心,打响了一场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用心血和汗水描绘着感人肺腑的抗击疫情图。

这幅巨型图画,已经展放的是

“血脉相连共卫家园图”和“志愿奉献凝心聚力图”“邵阳大地驰援湖北图”三卷。

血脉相连共卫家园图

连日来,一个个“父子兵”“夫妻档”“兄弟连”“姐妹花”联手抗击疫情的故事,在邵阳城乡广为人知。

双清公安分局工业街派出所户政民警梅梦华和新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渡水中队民警吴金璇是典型的“双警”家庭,两人相距167公里。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互相叮嘱“保重”,自己却奋不顾身奔赴抗疫第一线,是他俩之间公开的“甜蜜欺骗”。梅梦华刚刚生孩子不久,产后虚弱的她为了配合街道和社区干部工作,作为户政民警,经常加班到深夜。丈夫作为一名交警,也是一渡水市际和县际截断传染源的卡点上必不可少的人员。无巧不成书,梅梦华的公公也是邵阳县公安局一名在职民警,跟他们一样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同样是在双清公安分局,该分局广场派出所副所长周艺潼自大年三十以来,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平时身体健壮的他,嗓子哑了,人也疲惫不堪。有人劝他停下脚步休息一会,他说:“我头顶国徽,岂能懈怠?”周艺潼的妻子文晨帆也是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街道干部,两人偶尔在家团聚,最幸福的事就是一起做自己喜欢吃的饭菜。

巍巍雪峰山下,悠悠平溪江边,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叫“五十米外的牵挂”。1月28日,洞口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向纪红来不及与老公商量,就报名进入该院隔离病房工作,与老公尹健宝所在的科室相对,仅有50米之远。尹健宝是洞口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对于老婆的自作主张,他一点也不责怪。他太了解自己家这个“傻”女人了:2015年,原本在急诊科工作的妻子申请去了风险更大的120急救中心工作;在120急救中心,她有次硬是翻山越岭好几公里将一名受伤的车祸患者从冰雪封路的山沟沟里背了出来……“傻就傻啊,怎么就能傻到这个程度!”尹健宝哭笑不得:明明知道他每天都要到对面的办公室上班,怎么就不抽空到窗户边来望他一眼呢?“傻瓜,我们等你回家,我们等你回家!”2月2日,5天未见妻子身影,尹健宝在妻子微信里反复留言。

“爸,你怎么在这里?!”2月1日清晨,市区江北果蔬批发大市场办公室主任谢军在组织人员对市场进行消毒时,竟然发现自己父亲正戴着口罩在市场清扫垃圾死角的卫生。“怎么,我不能来你们市场啊?我知道你们人手不够,所以特意来帮帮你们。”老人回答。

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中,还有许多移风易俗的故事在深深激励和鞭策着每一位邵阳人。北塔区茶元头街道枫林村新建组的百岁老人谢庚生不仅春节期间拒绝晚辈上门拜年,还规劝小女儿取消预计于正月初八举行的70寿宴;双清区石桥街道石桥村82岁的老奶奶刘学云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丧事从简,不要惊扰亲友乡邻,要配合政府开展防疫工作;大祥区雨溪街道唐四社区唐、吴两家喜结连理,准备在春节期间举办婚宴,得知举办婚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两家听从社区干部建议欣然推迟婚期。

志愿奉献凝心聚力图

“嗷——

真的是妈妈的味道。虽然只有14天,我却好像有14年没有吃到过这么可口的饭菜了!”1月30日,在北塔区某酒店,来自湖北黄石的姑娘小杜面对几个邵阳家庭小炒,故意有些夸张地叫道。

当日上午,北塔区状元洲街道九江社区支委委员、市妇联兼职副主席谢君得知3名来自湖北的客人在邵住店观察期满,按照规定可以离开邵阳,但他们很想吃一顿邵阳风味的饭菜时,立即请家中老母给3位客人做了一顿邵阳饭菜。

当天中午,谢君如约将母亲精心准备的饭菜送到酒店。“这是蛋卷粉丝,这是油炸鲜鱼块炒蒜苗,这是春笋炒猪血丸子和腊肉,这是清炒白菜……”谢君一一介绍。

“真是两湖一家亲!”3位湖北客人中年纪最长的男子说。

疫情发生以来,邵阳人民不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着来自疫区的同胞,更是用实际行动,助力党和政府防控疫情。今年30出头的程心刚是双清区新华路一家小型便利店的老板,当他得知医用口罩紧缺,毅然将自己库存的300多个医用口罩拿了出来,站在路口免费发放。

家住市区湘印机家属院1栋的李勇筹集4000多个口罩,义务发放,每人限领5个。“我有筹集口罩的能力,我就要发这个光。”李勇说。

得知家乡派出所民警缺少口罩,远在江西经商的徐先生利用自己的人脉,争取到1000个口罩紧急快递给大祥公安分局雨溪派出所;洞口县黄桥镇开药店的周玉卓女士也将500个口罩捐赠给了当地民警。

唐师傅是绥宁县唐家坊镇唐家坊村一家临街门面的主人,由于他的房子一面当空,曾有多个商家上门想要借助他家墙壁打广告,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这次镇政府希望能在他家墙上刷上防控疫情的标语,他欣然同意了,而且强调不要政府一分钱。有人笑他“傻”,唐师傅说:“这是为国分忧,光荣!”

曾兆明是新邵一家知名土菜馆的老板,年前,顾客在他店里订了节后22桌酒席。面对疫情,从老家新化过年回到新邵后,曾兆明将22桌酒席全部退掉。“我一定响应政府号召,政府不同意我们饭店开门,我们就绝不营业!”曾兆明表示。

蔡东生是北塔区某高档商住小区的保安,每次轮到他当班,他可真成了一座“门神”:对于劝退不了的小区外来人员,除了要求戴口罩、量体温外,还要朗诵一段“抗击疫情顺口溜”。从1月25日至2月2日晚,他共劝退前来小区走亲访友的客人120余起,普及抗疫基本知识90多人次。

邵阳大地驰援湖北图

2月1日,农历正月初八,年近古稀的老新闻工作者刘雄成被不惧生死驰援湖北的邵阳医护人员所感动,欣然写下一首《赞邵阳医疗人员驰援湖北》七言律诗:

白衣天使太可敬,闻风而动赴江城;

临危受命无怯意,救死扶伤有真情。

长江资江两江汇,湖南湖北一家亲;

明知疫情猛如虎,为救同胞岂顾身?

1月28日,从全市多家医院抽调的75名医护人员逆风而行出征湖北。当晚,包括邵阳75人在内的我省驰援湖北第二批137名医护人员即将登车前,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特意前往长沙火车南站为医疗队送行。在长长的出征名单中,许达哲记住了一位20岁姑娘的名字——陈琳琳。陈琳琳是我市隆回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护士,也是湖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

“被省长记住了,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我也感觉压力更大了。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熟悉业务,尽快全力投入战斗……”陈琳琳表示。

黄冈是湖北第二大城市,疫情也仅次于武汉。邵阳75名英雄儿女驰援的地方,正是黄冈的“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邵阳姑娘素来喜欢长发披肩,而抗击疫情需要剪去长发。1月29日,摸着自己差点被剪成“板寸”的短发,邵阳姑娘们一致表示:且留短发战疫魔;凯旋时,再到陌上梳长发,与君话彩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