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筑牢高铁安全铜墙铁壁——2019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系列报道之二邵阳日报记者刘波通讯员吴军民李双武李慧兰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4月2日,我市决定启动普铁安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月”专项行动。又一场铁路安全环境整治拉开序幕之际,很多人会回忆起去年下半年开展的高铁安全环境集中整治。

那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在市委、市政府指挥下,我市迅速组建了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部门的邵阳市铁路安全环境整治领导小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敢于啃硬骨头的态度,铁腕整治高铁安全环境。仅用2个月时间,我市就提前完成了全省任务最重的425处隐患整治任务,筑起了境内高铁安全的铜墙铁壁。

打响攻坚战

作为全省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邵阳有洛湛、沪昆、娄邵、怀邵衡等4条铁路过境,总里程382.8公里。不容忽视的是,和省内其他市州一样,我市境内铁路安全环境隐患也比较严重,沿线彩钢瓦、轻质漂浮物等危及行车安全问题隐患突出;私搭乱建、乱堆乱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加快推进铁路安全环境集中整治势在必行。2019年11月,省政府提出,要用2个月时间,对高铁安全环境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实现全省铁路安全环境根本好转。

这是一场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攻坚战。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高度,主要领导牵头部署,担当作为,将铁路安全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事项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与此同时,各有关部门、各相关县市区闻令而动,按照铁路安全环境隐患集中整治“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到县、到乡、到人、到点,实行“一个安全隐患点、一个责任领导、一个整改专班、一套整改方案”,限时整改、清单管理。

为确保隐患整治成效,我市创新铁路安全环境集中整治四级“双段长”制度,明确分管副市长和广铁邵阳片区负责人为邵阳总段长,县市区及乡镇、村对应设置“双段长”。通过“双段长”层层管理,构建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铁路安全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有力推动整治行动加快推进。

啃下“硬骨头”

每一个安全隐患,都是一块“硬骨头”。

面对“硬骨头”,攻坚队没有退缩,反而将16处急难险重隐患列为第一批整治对象,拿最硬的“骨头”开刀。

为加快推进急难险重隐患整治销号,去年11月18日,市政府直发5份督办函给邵东市、双清区、隆回县、洞口县、大祥区政府主要领导,对16处涉铁安全急难险重隐患进行督办。

相关涉铁县市区迅速行动,快速整改。去年11月19至20日,邵东市联合广铁集团永州工务段工作人员现场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废旧轮胎,吊走铁路桥下集装箱,重拳整治隐患。去年11月20日,该市5个涉铁安全急难险重任务全部整治销号。

去年11月19日,双清区石桥街道金星村,工作人员将位于铁路高架桥下的一间私搭私建的棚子拆除。去年11月20日,该区6处涉铁安全急难险重隐患得以销号……短短数日,全市16块最硬的“骨头”率先按照要求完成整治销号。

每一处隐患,看上去就像一个坚固的堡垒。但是,再坚固的堡垒,都会被交通人的干劲攻克。

邵东市宋家塘街道内怀邵衡线跨上瑞高速公路特大桥下,有一片约4000平方米的彩钢瓦房和违章建筑,是邵东市面积最大的一处安全隐患点,严重威胁着怀邵衡线高铁安全运行。

安全隐患整治涉及沿线村民的切身利益,工作阻力大。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与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邵东市、宋家塘街道第一时间组建工作组,安排工作人员逐村逐户做好相关人员思想工作。

针对彩钢瓦房和违章建筑拆除工程量巨大的情况,邵东市果断抽调300多名工作人员,采取“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昼夜不停施工。最终,花了3天时间将隐患点彻底拆除。

和诚车检站位于邵阳火车站站房西侧,处于铁路安全保护区及100米范围内,其宽达1500余平方米的彩钢瓦房对高铁运输安全构成威胁。这也是大祥区境内面积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一处涉铁安全隐患。

大祥区联合市整治办、铁路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在对和诚车检站企业主下发自行拆除公告的同时,多次上门做企业主思想工作,取得企业主对拆除彩钢瓦房的理解与支持。

去年11月24日,大祥区联合市交通局、铁路部门衡阳供电段,组织区交通、城管、火车南站街道、区铁路枢纽建设指挥部等部门近200名工作人员对和诚车检站彩钢瓦房进行拆除。去年11月25日,该处隐患通过铁路部门的验收并予以销号。

高铁安全环境隐患一个个被整治到位。去年12月25日18时,邵阳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报捷:邵阳辖区内425处高铁安全隐患全部整治到位。这,进一步筑牢了我市高铁安全的铜墙铁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