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名学生分别是市四中高三328班的陈春鹏和高三326班的邓雅萱。在今年的高考中,陈春鹏和邓雅萱分别考出了理科612分和文科600分的好成绩。
在感谢信中,陈春鹏从高一入学适应环境说起,细数在学校里的心态、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的变化,用平实的笔触描绘了高三复习备考的紧张场景,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了高考考生的顽强奋斗,感受到了市四中教师为了学生成人成才而付出的辛勤努力。邓雅萱则以文科女生特有的细腻与深情,描绘了在母校三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描绘了老师们面对学生的活泼与顽皮所作出的不同反应,细细品味,让人感触颇深。
亲爱的母校: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离开您的怀抱,开始大学生活。在您这里度过的三年,将成为我永远珍藏的回忆。
感谢母校,让我接受着恩师的春风洗礼,感受着同学们的单纯可爱。我们怀抱着憧憬来到您身边,然后就有了“326”。是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在这里相遇,让我们有了一生的朋友,有了和蔼可亲、无私奉献的老师。同学们都无法忘记,那一个个夏日的午后,我们顶着睡意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模样,那一个个在操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以及老师那“恨铁不成钢”时焦急的眼神。在高考前夕,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浮躁,只有母校您,才能带给我们些许轻松和平静。
四中326班,常常充斥着响彻校园的笑声。同学们会在课堂上学老师的讲话,和老师开玩笑。老师包容着我们的幼稚,但每位老师的反应都不同:数学老师以呆萌为主,班主任以政治教育为主,英语老师则以“怼回去”为主,这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无比。母校啊,您给了我最好的三年。
是鹰,就会翱翔九天,而从鹰隼变成雄鹰的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母校!从高一的懵懂无知,到高二的成熟稳重,再到高三的坚韧无惧,在母校的呵护下,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与荣耀。
同学们都说,读高中时向往大学,读大学时怀念高中。想想即将到来的大学时光,我们不免回忆起母校的点点滴滴:清晨教室的读书声,教学严谨而又不失亲和力的老师,可以互损、互相打趣的同学们,还有政教处楼下那颗美丽的银杏树……
再见,母校!再见,四中!
我们永远怀念并感恩您!
您的孩子
市四中高326班
邓雅萱
亲爱的母校: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您的怀抱中度过了三年高中。三年里,我褪去了幼稚、天真与狂妄,收获着知识、能力与师生情。
记得高一刚刚进校时,周围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感觉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感到了些许恐慌。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时班里的同学和我一样,都是冲刺省示范的“失败者”。同样的遭遇,自然让我们惺惺相惜,很快打成一片。而我们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厉。甚至在整个高一第一学期,老师们除了上课,更多的就是安慰、鼓励我们,给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当然,作为市级示范性高中,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不仅给我们讲知识点、考试点,还给我们讲很多学科相关的内容,让我们的知识面有了极大的拓展,我们学得也更加用功。从自身来说,我初中时数学一直都很一般,中考时也才刚过100分。而进入四中后,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今年高考时我竟然拿到了133分。
高二下学期,面对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老师并没有让我们一窝蜂去复习备考,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基础一般的同学,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则建议大家去练习难度更高的题目。这个举措成效显著:基础一般的学生经过复习,在学考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攻破了一个个难题,不但合理利用了时间、提高了解题能力,更强化了自己的信心。
到了高三,无论是老师还是我们自己,都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高考的压力。学考之后,大家都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课堂上讲小话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围绕题目的讨论声;课间精力过剩的无知少年少了,因贪晚学习而乘机休息的同学多了;晚自习里溜号的学生少了,自觉延迟下课的奋斗少年多了……
当然,结果也是丰硕的。今年,我们这一届学生在高考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甚至有人说我们又一次刷新了学校的高考历史记录。而我自己,也取得了612分的好成绩。而在优异成绩之外,我们更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同学们不仅仅是相互鼓励,更多的是得之不易的亲密友情。这些,都与母校的关爱密不可分。
我心爱的母校,我们永远感谢您!
您的孩子
市四中高328班
陈春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