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读《美韵邵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美韵邵阳》“非遗焕彩”章的“滩头木版年画”是第三个条目。代表作品当然还是那张传颂至今的《老鼠取亲》,全名叫《楚南滩镇新刻老鼠取亲全本》。画前有《美韵邵阳》编撰者起草的说明。看完之后,我很觉意外,故有必要把全文照录于下:

“隆回滩头木版年画已有300多年历史,与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四大民间年画。远销两湖两广、云贵川陕和东南亚各国及地区,年销量达三千万张。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到手绘、刻版、印刷,一张年画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其种类繁多,造型夸张,形态生动,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线条洗练挺拔,流畅圆润,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洋溢着喜气洋洋的节庆气氛。2006年5月,滩头木版年画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时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鲁迅先生收藏过滩头年画《老鼠取亲》。”从此之后,只要一提到滩头年画,鲁迅先生这句话就一定会出现一遍的。但是,《美韵邵阳》的编撰者们在给滩头年画写说明文字的时候,却没有出现这一句话。所以,我很觉意外。

我认真研究过,认定“鲁迅收藏过滩头年画《老鼠取亲》”的唯一根据,是鲁迅先生在他的《狗·猫·鼠》一文里写的一小段文字。为了慎重,也照录如下:“我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以“画”说“画”,滩头的《老鼠取亲》年画与鲁迅提到的《老鼠成亲》花纸的区别实在太容易找出来了:一、滩头年画名《老鼠取亲》,鲁迅花纸名《老鼠成亲》,名称有异。二、《老鼠取亲》是单张,《老鼠成亲》还配有《八戒招赘》,是姊妹张。三、《老鼠取亲》,人物仅有执事,画面简洁。《老鼠成亲》,人物有傧相、宾客、执事,画面繁杂。四、《老鼠取亲》,衣着色彩比较丰富。《老鼠成亲》,“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显得单调。五、《老鼠取亲》有猫,猫鼠异化为人,和平相处,是“精神互渗”理论的应用,含义深刻,而《老鼠成亲》无猫。有上边五大区别,说鲁迅“收藏”的是滩头年画《老鼠取亲》,那绝对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

我在《邵阳日报》发过一篇小文,修改后,先后发表于《湖南日报》《民族论坛》,并收入《守望民间》一书。我认为滩头的《老鼠取亲》是优于鲁迅先生提及的《老鼠成亲》的。我的观点是对本土“文化自信心”的一种张扬。

提高文化自信心,必须先对文化本身作深入的研究。下面,我就来简单谈谈我是怎样研究“四月初八姑娘节”的。

绥宁苗族的“四八姑娘节”,又称“跳花跳月节”“黑饭节”。2008年,国务院将这一节日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次到绥宁,一些学生接待,闲谈间提起“姑娘节”。我随便问他们:苗族的姑娘节为什么选择“四月初八”这个莫名其妙的日子呢?学生们都哑口无言。有人说,过节嘛,热闹一番,吃几餐、玩几天,最多是做几宗生意,赚点钱,与日子没关系。我又问,干这些事,哪一天不可以,一定要“四月初八”吗?大家回答不出,我就只好开口了。

第一,“四”与“八”是两个“偶数”。湖南社科院文学所的吴慧颖先生1991年在岳麓书社出版过一部书,书名曰《中国数文化》,其中说:“在中国九个基本数字里……表示分合关系,最常用的是四和八这两个数。”“四和八的数量关系是,将八等分便成四,两个四合在一起就是八。”一、三、五、七、九是奇数,等分之后,全成分数了。二、四、六、八是偶数,但是,二和六等分之后,也成奇数了。这样一来,在九个基数中,自始至终保持偶数属性的,只有两个,即“四”和“八”。

古人简单,观察事物只看表象,思考问题多凭直觉。在九个基本数字中,永远保持偶性属性的只有“四”和“八”,故古人便对这两个数字产生了好感,甚至由此而对这两个数字发生了尊敬和崇拜的下意识。挑选对象叫“择偶”,向对方示爱叫“求偶”,结婚了,彼此就是“配偶”,一方过世叫“丧偶”等等。这些用语,直到今天还通行!

第二,“四”与“八”还是两个“阴数”。《周易》卷上曰:“伏羲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偶之数,故画一直线为奇以象阳,再画二断线为偶以象阴。”原来偶数即阴数。“四”本是偶数,等分之后为“二”,仍是偶数。“阴”代表“地”。那么,“地”又代表什么呢?男为阳,女为阴。男为天,女为地。原来“地”是女性的代表!这样一来,“四”和“八”便都是“阴数”,都属“阴性”。作为节日,当然就只能是“姑娘节”了。

“姑娘节”是姑娘的节日,“跳月跳花”,充当主角的当然只能是姑娘。“花容月貌”,难道是男人吗?何况“月”属“阴”,“阴”表“女”呀!为什么又称“黑饭节”呢?黑饭就是乌饭,“吃乌饭”是有故事的。什么故事?绥宁苗族都知道,这是一个“妹妹”救“哥哥”的故事。主角仍然是妹妹,也就是姑娘。绕来绕去,最后绕到姑娘身上,姑娘为主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