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去年3月的一天,身为小班长的夏萱怡和能说会道、口才一流的李邵峰在课间休息时打起架来,李绍峰的手被夏萱怡抓出血来,两人都很委屈地来到老师办公室告状,好多同学也跟到老师办公室门口围观,我发觉这是个好机会,因为两个人都口齿伶俐,能很好的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所以在帮李绍峰处理好伤口后,就利用这件事情作为突破口,针对学生喜欢告状的现象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说刚才的事情经过?
夏:我在走廊和同学们玩,李绍峰走过来就打我的肩膀和手。我马上也抓住他打了两下,抓他手的时候把他的手背抓破了皮。
李:我从教室出来看到夏萱怡肩膀上有白色粉笔灰,我就走过去帮她拍了两下。
夏:他没有说帮我拍灰,就是打了,而且很重。
李:是帮你拍灰,我只是没有说,她就马上打我,还把我的手抓破。
师:事情的经过我基本清楚了,那么我想问问你们,现在该怎么办?怎么解决?
李:夏萱怡,对不起。
夏:没关系,我也不该抓破你的手,对不起。
师:很好,能够互相原谅对方,老师很高兴。你们俩再想想,你们俩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发生刚才这件事情呢?
李:我要是先说“夏萱怡,你身上有灰,我帮你拍一下”,她就不会以为是我打她了。
夏:我要是先问一下“你干什么?听他解释了我也不会打他了”。
师:你们俩说得真好,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先问一问,说一说,再想想我要怎么做,这样就不会产生误会,问题就解决了。我们都是同学,都是好朋友,对不对?
两个孩子害羞地点点头,然后我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并邀请他们在讲台上表演了一次刚才是怎样通过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减少误会的过程。
事件二:去年4月份的一节数学课,我看到大家用开火车的方式做完练习后,都很兴奋,就接着出了一个有难度的数学题目让大家做,夏萱怡和赵鹏开举手到黑板上展示后,大家指出夏萱怡做错了,赵鹏开做对了,正当我要讲解下一个题时,夏萱怡高高举起她的小手。
师:夏萱怡,你有什么问题?
夏:刚才我做错题了,何润泽就向我吐舌头,说“啰啰啰啰”,还对着我扭屁股,嘲笑我。
师:夏萱怡,你希望老师打他两下屁股,还是批评他呢?
夏:我想要老师批评他。
低年级孩子在面对别人的嘲笑、或者委屈的时候总是很气愤,马上就要向老师告状,总是希望老师能够帮他去解决问题,我马上想到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好好讨论,引导孩子们学会怎样去面对别人不公平的嘲笑和责难。
师:同学们,别人做错题,我们能嘲笑她吗?
生:不能。
师:那该怎么做?
生:帮助他改过来。
师:对,何润泽这种嘲笑别人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老师批评何润泽一次。何润泽,你能改正缺点吗?
何:我能改。
师:这样的事情,除了告诉老师这种方法外,还能够怎么做呢?
生:不理他。
师:对,不理睬他,骂人的孩子就是想要你生气,可你不理睬他,他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了。还有谁有什么好方法吗?
师:骂人是不文明的行为,低素质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不和他计较,比如小狗在汪汪地对你叫,像是在骂你,难道你也要像小狗一样对着小狗汪汪一顿叫吗?有素质的孩子心胸广大,不会去计较一些小事,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做讲文明有素质的好孩子。
经过这几次引导教育后,在孩子们的心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段时间以来,孩子们在相处时,矛盾发生的少了,有了矛盾也试着自己去解决,孩子们相处也更加融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授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每次孩子们有矛盾时,老师去帮助他们解决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适应社会的能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