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家三代相传的‘传家宝’,我爷爷周世忠传给我父亲周香璞,现在传到我手里了,我要继续把这条棉裤传向下一代……”双手托着这条棉裤,周旺华说起他爷爷与红军的故事。
1934年12月初,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在敌人的炮火中奋力渡过湘江,经广西全州、兴安、资源等地,翻越城步老山界进入八十里大南山。
一个寒风细雨夹雪的清晨,家住城步南山的南田山村民周世忠(侗族)正准备起床外出砍柴。突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然后有人敲门:“老乡,家里有人吗?请开门。”
周世忠披着衣服,从门缝往外一看,只见门外站着7个身着灰色军服并带枪的士兵,衣领上镶有两块红领章,头戴八角帽,上面缀着一颗布质红五角星帽徽。他很纳闷,这种兵从来没见过。但见他们静静地站在寒风中,没有什么出格的言行,并不像凶神恶煞之人,周世忠遂忐忑不安地把房门打开。
7人当中一个20岁左右,穿着单薄衣裤的红军(后介绍系班长)迎上前对周世忠说:“老乡,别怕,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们的部队昨天晚上开拔到这里,现在又冷又饿,今天还要去很远的地方,麻烦你们给弄点吃的。”
周世忠听他们说话和气,害怕和担忧之情逐步消除,但心里有点难为情:家里储存的食物不多,更无米面和好菜待客,只有一些能够饱肚子的玉米和红薯。
红军班长见周世忠脸露难色,手指装在箩筐中的玉米和红薯说:“煮这些东西吃就行。”周世忠连忙招呼妻子:“快生火架锅烧水,给红军兄弟煮点吃的。”
红军战士也跟着忙碌起来,有的帮忙洗红薯和搓揉玉米粒,有的挑水、劈柴。一个小战士则在房外墙壁上用黑木炭书写标语:“红军是工农的队伍,打富济贫!”“苏维埃政府主席是毛泽东,红军总司令是朱德!”
红军班长坐在灶膛边,一边往灶膛内添柴,一边和周世忠拉起了家常。讲共产党的政策,讲红军带领劳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闹翻身的故事。周世忠边听边点头:“红军原来是一支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好队伍,共产党是我们穷人的大救星。”红薯和玉米熟了,周世忠的妻子盛了一大木盆放在饭桌上,还摆上了碗筷:“红军兄弟们,快趁热吃。红薯和包谷是粗粮,吃起来有点难以咽下,所以,我还打了一锅盐菜汤,你们将就喝点。”
早餐刚用完,不远处就传来了紧急集合的军号声。红军班长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递给周世忠。
周世忠连忙推让:“红军兄弟,你们见外了。为了让穷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你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不怕流血牺牲,吃几个红薯坨坨和包谷棒棒还要给钱,我们承受不起啊!”
红军班长接过话:“红军有纪律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老百姓家里用餐必须要给钱的。”
周世忠死活不肯收饭钱。红军班长见他身上衣衫单薄褴褛,便从背包里抽出唯一的一条米黄色棉裤压在周世忠的手里,动情地说:“周兄,穿上它吧,会暖和一些。”话音未落,他与其他6位红军战士朝着集合地奔跑而去。
1949年10月,城步解放。周世忠从木箱里取出这条一直舍不得穿的棉裤,逢人就说:“在当年那么寒冷的冬天,宁愿自己受冻,也要把仅有的一条棉裤送给我们老百姓。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现在,这条红军棉裤已在周世忠祖孙三代人手里珍藏了87个春秋,温暖了周家一代又一代人。周旺华微笑着对我们说:“这条棉裤是红军送的,它是红军和老百姓鱼水情深的象征。我是共产党员,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要将红军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这条泛白的红军棉裤,是红军当年经过城步的重要物证,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象征,折射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解放、谋福祉的初心。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唯有继续发扬党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以百姓心为心,把民心作为党的最大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开拓,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021-05-17
00:00:00:0曹正城
艾
哲——红军长征在城步的故事9142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5/17/content_9142.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5/17/content_9142.html11红军棉裤鱼水情/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