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朗概山,目之所及差不多全是山,山挨着山,山叠着山,山抱着山,连绵不绝,蜿蜒盘旋。山抱着屋,屋藏在山;屋舍俨然,房前屋后栽植桑竹桃李。阡陌纵横,鸡犬相闻。
山上没有夏天,即使是炎炎六月,即使是太阳威力最猛的中午,你感受到的是凉爽。风拉扯云在山上奔跑,满山的鸟鸣虫叫,真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树木的叶子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草木繁茂得惊心动魄。红艳艳的泡一丛丛、一蓬蓬,亮晶晶的、圆溜溜的、酸酸甜甜的,逗得你口水直流。红豆杉、云杉、水杉、翠竹是山上颜值在线的高个子,在它们的脚下长着野山参、厚朴、灵芝、夏枯草……有时,你会撞上一只小野兽,它惊慌失措地从你脚下窜过,再偷偷回望闯入家园的不速之客。有时你会邂逅一脉溪水,一汪清泉,一挂瀑布。
山脚下是个大水库,清悠悠的水,像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大地上,澄澈宁静。风吹过,水库恍惚有了心事,皱起了浓眉,是否在思念那盛开的荷花?
朗概山的山清水秀让我惊艳,但更让我惊艳的是朗概山的村民。他们和谐淳朴友善的古朴民风,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村里没有荒地,没有闲人,没有争吵。
有的农村,房前屋后、村头路口到处是垃圾,苍蝇满天飞,臭虫到处跳。而朗概山,路边树成荫,路上洁如新,因为村里有义工。要插秧了,要收割了,要摘果了,不要愁家里没有劳动力,因为村里有义工。
朗概山又新修了一条通往景点“步步惊心”的山路,国家没拨一分钱,因为村里有义工。弯弯曲曲的山路是村民自发用锄头一点一点地挖出来的,道路上的杂草是村民一点一点清理的。村民们头顶着烈日,面朝着炙热的黄土,挖土、挑担、铺砖,有说有笑,干得热火朝天。
精壮的中年汉子,戴头巾,扎腰带,古铜色肌肤上沁出的汗水在阳光下折射着明媚的阳光,显得夺目迷人。年老点的张大爷不停地挥动着手中的铁锹,汗水和着灰尘在脸上画了一幅地图,他都没擦一下。不爱说话的刘大叔一声不吭,闷着头猛干,好像和谁拼命似的。漂亮的新媳妇李二妹,两根麻油辫子搭在背后,随着担子的摆动左右摇晃,成了劳动场面上靓丽的风景。铲土声、刨地声、车轮的骨碌声、扁担的吱吱声、噔噔的脚步声、叫喊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美妙的劳动交响曲。而这些参加劳动的都是义工,有年轻力壮的中年人,有六七十岁的老头,有村里年轻的留守妇女,偶尔也有回家休假的学生,他们都是不取分文的义工。
一个小小的朗概山,义工一年有7000多人次,这是一个多么让人震惊的数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劳动创造生活,大家共同劳动创造大家共同的美好生活,朗概山村民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走在朗概山的千亩荷塘边,看着荷花披着霓裳羽衣涉水而来。低吟浅唱间,缓缓地在绿的深处坠落,默默地开出一朵朵粉红、乳白的花,羞怯怯,意融融。千亩荷塘,蛙声此起彼伏,不由得想到一首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荷叶下是脉脉的流水,鱼儿在穿梭嬉戏。“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说的就是这种画面。风儿送来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纯净而湿润。这种香气正氤氲着朗概山的梦境,那梦必是美丽的,带着颤动的翅膀。
来吧,朋友,来朗概山吧,这里弥漫着民俗与风情的醇厚清香。来吧,朋友,来朗概山吧,这个村是本封面精美、内涵丰富的传奇线装书,值得细读深思。
(李云娥,邵阳市作协会员)
2021-07-25
00:00:00:0李云娥◆漫游湘西南11712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7/25/content_11712.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7/25/content_11712.html11走进朗概山/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