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图什么(小小说)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老洛病了。老洛病了只吃中药。他喜欢中药那种虽苦却绵软的劲道。不过中药也有中药的麻烦,有时医生开出药方,去药店买,不是少了这味,就是那味缺货,很难配齐。老洛现在又遇到了这种情况。

老洛患的是痛风。痛风会走路,发作起来,在身上游来游去,一会儿这里痛,一会儿那里痛,像游击队,神出鬼没,防不胜防,痛得你撕肝裂肺,连死的心都有。妻子劝老洛,中药配不齐,改用西医治疗算了。老洛不肯,哪怕痛死,也不看西医。不是跟西医有仇,是闻不惯西药味儿,更怵打针,一打针就晕厥,医学上叫晕针。

老洛的情况被同住一楼的顺生知道了,顺生说老洛,我帮你把中药买齐。顺生是乡下来的,孙子在县城小学读书,他来陪读,租住在老洛隔壁,天天都能见面。顺生拿着老洛的单方,很快就帮老洛买齐了药,一味也不少。老洛问顺生在哪里买齐的,顺生说在乡下,他们那里出中药材,什么中药都有。

服了顺生买回的中药,老洛的痛风很快好了。老洛非常感激,想好好地谢谢顺生。顺生却不肯接受老洛的感谢,送他两瓶好酒,死活不要,给他两条好烟,如数退回。他不愿意接受老洛的感谢,对老洛一家的事却特别上心,老洛家需要什么了,他马上就能给老洛送去,好像能掐会算。当然,他送去的不是什么贵重物品,都是乡下自产的果蔬,这些东西,照顺生的话说,不值几个钱。

顺生不但经常给老洛送些乡下果蔬,还主动提出帮老洛接送孙子。老洛的孙子和顺生的孙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时要送,放学时要接。老洛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行动不大方便,有顺生帮忙接送孙子,又安全,又放心,再好不过了。老洛两口子感激不尽,又要感谢顺生。顺生说,感谢什么呀,一个小孩是接送,两个小孩也是接送,又不耽误什么。

旁人见顺生对老洛这么好,有点怀疑顺生的动机,对老洛说,一个乡下老头,和你们非亲非故,对你们这么好,你不觉得他有什么目的?老洛说,不会吧,送他酒他不要,给他烟他拒绝,也从来没向我们提过什么要求,他有什么目的?旁人说,听说他女儿在乡下教书,是不是想利用你儿子的关系调进县城?

老洛无言了,他没想到这点。

老洛的儿子是县教育局局长,乡下教师调进县城,都需他一锤定音。顺生对老洛一家这么好,看来是想打通这层关系,为女儿进县城教书铺平道路。这样想着,老洛就不舒服了,对顺生产生了反感,有意无意疏远他。顺生却毫无知觉,对老洛一家更加热情,每次从乡下老家回城,都要给老洛带一些乡下土产:一块腊肉,一只土鸡,一把青菜,都是城里人十分稀罕的绿色环保食品。

一天放学,天下着雨,顺生去学校接两家孙子。回家的路上,他突然发现老洛的孙子脸色发青,呼吸粗重,手脚也开始抽搐。顺生当机立断,拦了一辆的士,把老洛的孙子送到医院。老洛接到电话赶到医院,孙子已脱离了危险。医生告诉老洛,幸亏送到医院及时,如果再延误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老洛十分感动,对当教育局长的儿子说,你开个后门,把顺生的女儿调进县城来吧。儿子看着老洛,问,他向你提过这事?老洛说他没提过,但看得出他有这个意图,不然不会对我们这么好。老洛的儿子面有难色,说,他对我家有恩,应该好好感谢,但乡村教师进城,我得严格按原则办事,不能坏了规矩。

老洛很不高兴,在心里骂儿子不通人情,要不是顺生及时把你儿子送到医院,你儿子早就没命了。老洛决定去顺生的家乡看看,先了解了解顺生女儿的情况,再尽量给她帮忙。了解的结果使他大吃一惊。顺生确实有个女儿住在乡下,但不是教师,而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家生活,根本没有进城的欲望,更不需要老洛一家帮什么忙。既然什么都不需要,顺生对我们一家这么好,到底图什么?他疑惑地问老伴。老伴反问他,除了顺生的女儿,你在乡下还看到些什么?

老洛想了想,说,我看到了纯朴,男女老少都有的纯朴,走在他们的山村里,我时时都感觉到有一股纯朴之风扑面而来。

老伴笑了,说,这回你明白了吧,顺生图的是什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