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病人有温度
赵清清曾经在手术室、内科、急诊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不管在哪个岗位,她都将患者的需求作为自己护理的重点,得到了很多患者的好评。
2010年到手术室担任护士长之后,她更是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摆在最核心的位置,带领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各种优质护理服务。制作体位垫、增添保温设施、规范工作流程……千方百计让每一位手术患者获得更安全、更舒适的手术环境。
手术室每天要做20多台手术,有时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长时间站立容易导致静脉曲张,长时间捂着口罩对呼吸也是种考验,如果内急还得憋着。因此手术室护士曾经被大家戏谑为“要站得、憋得、捂得、忍得。”在这样一个艰苦的岗位上,赵清清坚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带好团队。医院很多护理人员评价她,“精力永远那么充沛,做什么事都不嫌麻烦不嫌累。”
手术室晚上急诊手术多,她坚持与科室护士一起承担晚上急诊的二三线值班工作,就算怀孕期间也是如此。有时候晚上加班到凌晨三四时,在科室值班室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继续上班。
在护理工作中她经常强调两个理念。一是细节管理,要从每一个细节上保证手术的质量。二是温暖护理,要让病人从身体、心理上都能感受温暖。要求大家根据病人的职业、年龄、性别、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等,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给予关怀。“我们不仅要治疗病人的疾病,还要看到病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所存在的身体需求、心理需求。”
在她的带领下,每当医院护理部布置什么任务,手术室都是最先完成且完成质量很高的科室。
创新管理有追求
作为护士长这个基层的管理人员,既要拥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现场管理能力和领导力。赵清清深知这个道理,始终把学习作为自己每日必完成的一件事情。她主动参加外科病房的疑难病例讨论,力求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正因为坚持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她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在医院每次的三基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手术室是一个管理难度比较大的科室,为了保证每一位手术患者的安全,赵清清从2011年开始,不断研究和探索最佳的管理模式,引进最新的科学管理工具。2011年进行手术室科内绩效分配改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被医院作为示范科室在全院展示。医院引进“5S”管理活动之前,赵清清就带领护士重点改造手术室环境布局,打造出整洁、有序、舒适的内部环境,得到了护理部的大力赞赏。
2014年,该院创建三级医院,她带领科室护士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规范流程确定标准、每个操作培训亲力亲为。在无专业团队指导的情况下,她带领科室护理人员在该院首次开展“品管圈”活动,刻苦自学活动步骤和QC手法,利用科学管理工具来实现科室现代化管理。
2015年、2016年科室又分别开展了第二期、第三期品管圈活动,均取得可喜成绩。其中第三期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的“医用清洁车”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实现了医院护理团队专利零的突破。2017年,她率先在管理模式中引进“赋能”模式,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鼓励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自我能力提升,让科室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教培科研有成绩
因为知识基础比较扎实,从2011年开始她就一直在学校兼职教学工作。曾带领临床系大学生在历届湖南省临床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还担任高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分别于2015年、2016年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护理技能竞赛,均获三等奖,并获得了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科研工作一直是护理人员的一大短板。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赵清清积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主动参加课题申报培训班、协助护理部进行ISBAR交班课题研究等。结合多年的教学培训经验,申报并开展了《一体化组合教学模式在现代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大大地提高了科室实习带教的水平。她还撰写了两篇论文,发表在《当代护士》与《护理实践与研究》上。
在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道路上,赵清清收获了多项荣誉,先后被湖南省护理学会授予“湖南省优秀护士”称号,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先锋”称号;多次获评医院优秀护士长、“我身边的好青年”;三次获得“邵阳市卫生系统护理人员岗位技能竞赛”个人理论、操作第一名,团体一等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