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敦颐代理邵州四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北宋时期,周敦颐曾代理邵州知州,留下千古美名。抚今追昔,与周敦颐相关的几件事,仍有追寻的必要。

代理邵州有多久

周敦颐代理邵州知州有多长时间,史上无明确记载,或说四年,或说一年多。我们根据相关资料,大体上可以推测。

北宋治平四年(1067)三月初,永州通判周敦颐到老家舂陵展墓,十三日,回永州,过澹山岩,与家人同游,有石刻为记。十四日,永州知州鞠拯带来一班人马来澹山,周敦颐与同僚重游此地,亦有石刻为证。此事有些蹊跷,最大的可能就是州衙已经接到了周敦颐代理邵州知州的消息,特意赶来表示祝贺,同时也表达敬意。从得到通知到上任,中间有一个过程。永州东安九龙岩有一方石刻:“治平四年五月七日自永倅往权邵守,同家属游舂陵。周敦颐记。”这还只是人在旅途。南宋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治平四年丁未。先生时年五十一……是秋摄邵州事。”神宗即位改元,原本治平五年改为熙宁元年。正月初三,周敦颐率群吏诸生,告于先圣先师,作《释菜文》《告颜子文》。后来几乎见不到周敦颐在邵州的文字记载。

《宋史·周敦颐传》:“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周敦颐年谱》:“熙宁元年,先生时年五十二……时先生有知郴州之命,会赵清献在谏院,吕正献公著在侍从,遂擢授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五月五日在永州,适零陵进士、廉州判官蒋忱撰《九龙岩记》,零陵主簿张处厚书,尉韩蒙亨篆额,先生上石,署衔即称新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治平四年是闰年,闰三月,此年秋季周敦颐才摄邵州事,次年五月五日的永州石刻已是新广南东路转运判官。考虑到期间有知郴州之命,因此代理邵州最迟只能到四月,甚至可能只到二三月。

综上所述,周敦颐代理邵州的时间大约半年,至多也不会超过十个月。

州学迁何处

治平五年正月初三孔延之写的《邵州新迁州学记》记载:“择地于牙门之东南”,“有殿以事先圣,有堂以集诸生,栖士有斋,藏书有阁”。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邵之学在牙城之中,左狱右庾,卑陋弗称。先生始至,伏谒先圣祠下,起而怵然,乃度高明之地,迁于城之东南,逾月而成。”州学是一州之最高学府,追寻其遗址,自有其意义。

对于周敦颐新迁州学,南宋多有记载。江立叔《邵州二先生祠记》:“治平四年,濂溪周先生以永州别驾摄邵事,迁学于城东南隅,厥后更新易故,兴废不常。”杨万里《邵州重复旧学记》:“庆历间,天子有诏,乃克有造,自某侯始也。然草创之初,相宅不谛,诞寘嚣湫,狱左庾右,用迁于公门外东南,其地乃惟亢爽,自濂溪先生周侯始也。”存留信息集中到州治公门外的东南一隅,高爽之地。

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周敦颐新迁的州学在今双清区邵水东路中河街一带。1998年,中河街小学在改建教学楼时,从基地挖出古碑两通,碑文记载了州学、县学的兴衰史。该位置位于旧州治城外东南,无疑是周敦颐所迁州学旧址。

濂泉在何处

宋代《舆地纪胜》卷五十九宝庆府景物门“濂泉”条云:“以周茂叔濂溪先生来摄郡故也。”《方舆胜览》卷二十六云:“濂泉,在通道坊,以周茂叔得名。”上述记载交代得仍不太清晰。康熙《宝庆府志》卷十二“地舆志”:“濂泉,城南卫前,山麓龙泉庵左,从石悬出,清甘冽重。昔濂溪来摄州事时饮此水,故名。一曰沃泉。”清代邓显鹤《周子全书·周敦颐年谱》:“邵阳之南,有沃泉,以先生得名濂泉。”

濂泉在何处?经过查阅古籍、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就在今邵阳市资江小学内。至今古井的牌坊上仍保留“古泉”两个大字,当地人都称这口井为“龙口井”。沃泉,濂泉,龙口井,同一口井,不同年代叫法不同而已。

莲潭石刻

周敦颐代理邵州期间,足迹曾涉夫夷故地。据清代周诰《濂溪志》中的《周子遗事》记载:“周子尝过新宁邑,至莲潭,见水深千尺,因镌‘万古堤防’四字于石崖。”道光《宝庆府志》卷百三“艺文略·金石”:“宋莲潭石刻,今存。在新宁治北夫夷江岸,石壁斗立,相传周子权邵州军时书‘万古堤防’四字镌于上。字画遒劲,水涸时可见。旧志云:末有古舂陵周某题并书九字,今不能识矣。潭深难施氊棰,故不见拓本。其曰莲潭者,亦以周子得名也。”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周敦颐在邵州不长的时间里,留下一路佳话,值得后人铭记在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