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季入园,准备工作从现在开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7月19日,看着入园半个月的儿子果果拿到了一张小奖状,并且对上幼儿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市民刘女士十分高兴。考虑到身边亲戚朋友常说的“九月哭潮”,7月初,趁着幼儿园还没有放暑假,刘女士将儿子果果送到了幼儿园,跟班学习了半个月,希望儿子能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

大祥区小博士幼教中心有着十余年幼教经验的幼师肖涓表示,刘女士的做法值得借鉴。有目的地让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融入幼儿园,减轻开学后的“分离焦虑”。

提前准备缓解“分离焦虑”

每年秋季,总有一些新入园的幼儿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心理压力、陌生感,甚至恐惧感。

肖涓表示,幼儿入园前都是和家人在一起,早已习惯了家庭的环境和氛围。进入幼儿园,突然要和老师以及陌生的小朋友相处,在陌生的环境里自己吃饭、喝水、睡午觉,这种变化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出现哭闹等现象也是正常的。

肖涓说,要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就必须提前模拟幼儿园生活情境和生活习惯进行练习,让幼儿入园前后的生活较好地衔接起来。幼儿也就有了足够的精气神去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自然就可以缓解,甚至避免出现“分离焦虑”。

让幼儿从心理上接受幼儿园

“即便是成年人突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也会出现不适应,更不要说幼儿。而幼儿出现‘分离焦虑’说到底还是幼儿在心理上对于幼儿园的不接受,因此,要缓解‘分离焦虑’,还是要从心理上入手,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幼儿园。”肖涓说,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准备就读的幼儿园附近转一转,入园去参观、玩耍,让孩子感觉幼儿园是一个美丽、好玩、快乐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孩子提前去幼儿园上几次亲子课,甚至像刘女士一样,让幼儿提前入园适应。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增加与老师、其他幼儿的熟悉程度和亲近感,正式入园后就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同时,在入园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们共同畅想一下入园后的生活,共同阅读一些故事,如《小鸭鸭去上学》《魔法亲亲》《一口袋的吻》等,让孩子先做好分离准备。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家长会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这样的话来吓唬孩子,这是十分错误的。”肖涓说,家长这样的话,很容易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十分不好的印象,甚至从心理上疏远幼儿园,认为那是个犯错误才去的地方,如此一来,会明显加重幼儿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

培养与幼儿园相匹配的生活习惯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生活作息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如果这个时间表与幼儿在家期间的生活习惯不同,就会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肖涓说。

对于幼儿来说,除了要在入园前学会自己吃饭、自己倒水喝等基本技能之外,大小便也要养成一定的规律。尽管入园后会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照顾幼儿的生活,但幼儿往往由于不好意思、不会擦屁股、害怕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形成在园期间憋大小便的习惯,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入园前的一个月时间里,家长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自己脱裤子、自己擦屁股等技能。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午睡。入园之前的幼儿往往是困了才睡,而在幼儿园每天中午都有固定的时间午睡,所以,家长们要提前和幼儿园联系,明确幼儿园的作息安排,然后尝试在家里根据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

“在幼儿面临‘分离焦虑’的同时,一些家长往往也出现了‘分离焦虑’。而家长的种种表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从而加重幼儿的‘分离焦虑’。”肖涓提醒广大家长,在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更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轻松、愉快地和孩子们谈论关于幼儿园的话题,避免将自己的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从而让孩子能更快地走出“入园焦虑期”,开启幼儿园的美好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