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母亲的“四荤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乡下过年有个习俗:客人来拜年时,主人都会“掌”碟子。“碟子”分荤素两种,“素碟子”无非是瓜子花生、糖果饼干。而“荤碟子”则五花八门,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家招待拜年的客人,每年都是“四荤碟”。过了腊月廿四,乡下就开始杀年猪。我家的猪一般在腊月廿七杀,猪肉早已预定了,大姨20斤、小姨15斤、姑妈25斤、隔壁的五爷要30斤……杀了猪,称完肉,家里只剩下一块腰排肉,还有猪头、猪尾、猪下水。

母亲系上蓝印花布围裙,开始准备“四荤碟”。

煤炉子的火烧得旺旺的,母亲把铁钳放进火里,等到它烧得通红,拿出来,飞快地按到腰排肉的肉皮上,只听“滋”的一声,冒起一股青烟。如此反复,腰排肉上的皮被烙得一块黑一块白。母亲用手在肉皮上轻轻拂过,没有一点硌手的感觉了。于是,一阵刀刮水洗,猪皮变得洁白光滑。弄干净了肉皮,母亲又如法炮制,把猪头弄得干干净净。然后,割下猪耳朵,剥下肉皮,丢进锅里,放半锅水,加入酱油、桂皮,盖上锅盖煮。等到猪耳朵和肉皮软了,熟了,捞出来,猪耳朵切成片,肉皮切成条。母亲的刀功了得,切成片的猪耳朵薄如蝉翼,仿佛风一吹就能飞起来;切成条的肉皮长短一致,粗细均匀。切好后,又放进冷水里泡。泡了一会,再捞出来,放进菜篮子里沥干。

锅里的油在欢快地叫了,母亲忙把辣椒粉放进去,加点盐、味精和蒜苗,紧接着把肉皮倒进去,飞快地拌几下,出锅,盛到海碗里。炒好肉皮,接着又炒猪耳朵。炒好的肉皮和猪耳朵,油腻腻的,上面粘着红色的辣椒粉,还有绿色的蒜苗夹杂其间,望一眼,让人忍不住流口水。我禁不住诱惑,偷偷伸手拈一片猪耳朵,放进嘴里,味道真是好极了,又脆又香又辣。吃完猪耳朵,我又把手伸向肉皮,母亲一巴掌打在我的手背上,脸上似嗔似笑:“好呷鬼,着么子急,客人来了让你吃个饱!”

父亲过来了,对母亲说:“辛辛苦苦喂了一年猪,把猪肝和猪腰子炒了给细伢子呷,新鲜的猪肝猪腰子味道好,又有营养。”母亲白了父亲一眼:“是你想呷吧,还扯上细伢子!你们把猪肝猪腰子呷了,我拿么子‘掌’碟子?”父亲听了,苦笑一下,摇摇头,走开了。

母亲继续准备她“四荤碟”的另外“两碟”——炒猪干和炒猪腰子。这“两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平时做菜一样,切片,爆炒,加入酱油、姜丝和蒜苗。唯一不同的是,母亲放了大量的辣椒粉,红红的辣椒粉几乎把猪肝和猪腰子包裹起来。

到了正月初一,拜年的客人来了,母亲把猪肝、猪皮、猪耳朵和猪腰子分别装在瓷碟子里,端到桌上,再摆上瓜子花生,再烫一壶酒。客人们围坐桌边,笑着,聊着,吃着。这个说:“兰香的肉皮硬是炒得好,又软又好呷。我炒的肉皮,冷了后,硬得像橡胶皮子,还粘成一砣。你到底有么子好法子?”那个说:“兰香炒的猪腰子好呷,辣,辣得有味,哪个若是得了小感冒,吃几块猪腰子,保证立马见好。”我不说话,只顾对着喜欢吃的猪肝下筷,额上早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拜年的人一拨拨来,又一拨拨走。母亲的“四荤碟”一次次端上桌子,客人们吃着,品着,笑着,低矮的土砖屋里春意浓浓。

母亲的“四荤碟”,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小时候的年过得温馨、有味。

(申云贵,邵东市作协会员)

2021-02-07

00:00:00:0申云贵5686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2/07/content_5686.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2/07/content_5686.html11母亲的“四荤碟”/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