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认为,这承接着阳光雨露的是向日葵吧。其实,向日葵原产北美,明朝时期才引进,因叶大多毛,有几分“葵”的样子,所以也得了个葵字。而青青园中的“葵”,是一种蔬菜。《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菜”,即葵、藿、薤、葱、韭,其中以葵为首。一直到元代,王桢在《农书》中还将葵呼为“百菜之主”。葵,便是家乡人所叫的“冬苋菜”,应为“冬寒菜”,因苋与寒音同,所以误之久矣。葵一年可多次播种,分为春葵、秋葵、冬葵,冬种春生的那茬最好吃,细嫩润滑。
冬苋菜是老家冬春时节的家常菜。寒风阵阵,细雪霏霏,冬苋菜从地面拱出来,一寸寸生长着,只到满地长遍绿芽。那片绿色俏生生的,极显眼,是冬天枯黄背景中的一抹亮色。这绿又是质朴的,即使在寒冬也丝毫不轻佻,只让你笃定不慌。是啊,有了它们,整个冬天都有了鲜嫩的食蔬,肚子饱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冬苋菜的茎叶碧绿,叶脉上却染紫色。叶子是圆圆的扇面形,像个小小的巴掌,覆着一层细细的茸毛,很是好看。越是天寒,那巴掌也愈厚实。风霜雨雪,它都撑着巴掌承接着,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怪不得古人也唤冬苋菜为“承露”,多美多贴切。长到尺来高的时候,就可以摘菜了,阔大的叶,细长的柄,肥实的茎,清水里过几遍,水灵灵的,简直要活泼泼笑出声儿来。
冬日里的蔬菜都带着霜雪的清气,极清香甘甜。在我家乡,冬苋菜的吃法大致两种,一是摘下叶片打汤或做火锅,再是将菜梗切成小段爆炒。冬苋菜是吸油的小菜,得用猪油炒。母亲嘱我们烧猛火,铁锅快冒烟时,铲进一块雪白的猪油,放入蒜泥豆豉,加上一瓢水。水烧得冒泡泡时,倒入菜叶随意翻一下,马上捞出锅。这时,汤是碧绿的,叶是鲜透的。我极喜欢冬苋菜的梗子,切成细细的段,与豆豉辣椒同炒。绿油油的嫩菜梗,鲜红的辣椒圈,黑色的浏阳豆豉,看着就清爽可人。吃起来呢,脆生生的,嘎吱嘎吱响,又香又辣。邻家伯伯极喜欢饮些小酒,下雪的日子,往往叫伯母炒上一盘猪耳朵,一碟冬苋菜梗子,再喊父亲过去。两个石匠边喝边聊,筷子挟住几段梗子往嘴里送,吃得额头直冒汗。这情景,现在回忆起来也是动人的:山中雪,杯中酒,盘中葵。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食法,广东人喜欢冬苋菜煮粥。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泡一个小时,往锅内放入少许猪油。大火煮开后,再用中火煲。煲到粥绵软时,加入冬苋菜叶子,再倒入姜丝和少量盐,便是一锅清淡爽口的素菜粥,开胃又养生。当年在乡镇工作时,冬日的晚餐往往有道冬苋菜火锅。待到汤开了,放进还滴着水的冬苋菜。冬苋菜经不得煮,即下即捞,吃到嘴里才清香软滑。大家围坐炉边,一面煮,一面加小菜,喝酒的眯两口小酒。这时,外面寒风乱吼,碎了的玻璃用木板挡着,刮得呼呼乱响。厨房里却格外温暖,明亮的灯光下,煤炉的火蓝盈盈的,脚边还盘着两只肥猫,冬苋菜的清香溢得满满的。
(蔡英,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2021-01-17
00:00:00:0蔡英4762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1/17/content_4762.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1/17/content_4762.html11青青园中葵/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