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杨开慧去根据地
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攻占湖南省会长沙。不久,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来红三军团看望袁国平及其夫人邱一涵。袁国平十分关心杨开慧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劝她到根据地去:“你在长沙开展工作,住在自己家里很不安全。令尊杨老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你和毛先生的夫妻关系又尽人皆知,敌人很容易打听到你的行踪。”
杨开慧谢绝了袁国平夫妇的好意:“我在长沙还有任务,组织上并没有让我离开长沙,况且润芝也没有带信叫我去。”
红军撤离长沙后的第三天,杨开慧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不久遭到杀害。袁国平闻讯后,痛心疾首,后悔当时因工作忙,没有及时将她的安全问题提请省委研究,撤退时又太匆忙,竟无暇顾及此事。
和毛泽东《七律·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袁国平从江西瑞金出发,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坚定不移地维护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1935年9月,他参加在甘肃俄界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长征即将取得胜利时,毛泽东写下了《七律·长征》的雄伟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袁国平在拜读这首诗后,即步韵写出《和毛主席长征诗》:“万里长征有何难?中原百战也等闲。驰骋潇湘翻浊浪,纵横云贵等弹丸。金沙大渡征云暖,草地雪山杀气寒。最喜腊子口外雪,夜辞茫荒笑开颜。”
袁国平以亲身的经历和非凡的气势,表达对毛泽东主席诗词的赞同,欢庆红军长征的胜利。字里行间,既深切表达了他对毛泽东长征诗的无比赞赏,也酣畅地反映出他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怀。
毛泽东重用袁国平
新四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但军长叶挺又是党外人士。为此,中央对新四军的各级领导干部配备十分重视,毛泽东、项英在致叶挺的电报中指出,不要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何应钦派人,均由共产党方面负责,不允许国民党方面插手。对政治部主任人选的确定,中央尤为慎重,一开始提出的酝酿名单有陈毅、张际春等几套方案,最后确定由军队政治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袁国平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同时担任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1938年3月18日,毛泽东在致新四军党委书记、副军长项英的电文中说:中央决定派袁国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电文中特别提到,“袁政治开展,经验亦多。”中央同时选派了50名优秀干部去新四军工作,电文还明确,“五十个干部即由袁率来”。
对袁国平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才能,毛泽东十分赞赏,多次表扬他是“我军著名的宣传鼓动家”。
给毛泽东的堂弟改名
1938年,毛泽东的堂弟毛泽全从中央党校毕业,分配到新四军岩寺兵站工作。国民党方面对此十分不满,他们认为,毛泽东之所以反对国民党向新四军派干部,就是要把自己的亲信安排在新四军里,并借此大作文章,说毛泽东在拉山头。出于对毛泽东的深厚感情,袁国平找毛泽全谈话,他说:“你的工作做得很不错,名声也越来越大,国民党那边有反应了,说岩寺是个大机关,不然怎么会派毛泽东的堂弟负责?为了不给主席添麻烦,为了党的工作,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你,我看你还是改个名字吧!”
在袁国平的建议下,毛泽全改名王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原来的名字。毛泽东后来得知毛泽全改名的情况后,高兴地说:“袁国平给你改的这个名字好,王字的笔划端端正正,不像毛字底下还有一个尾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