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骆宾王和陈子昂都喜爱庄周梦蝶的典故,尤其是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本真的独特哲学感受。这两人同与武后抗争,有着类似的政治体验。公元680年,骆宾王出任临海县令时作《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表达对自由生命选择的向往。陈子昂壮志难酬的困扰始终萦绕在他的诗中,理想遥不可及,他写下了自伤自怜的诗句,来安放自己那颗没有归宿的心灵:“蛱蝶怜红药,蜻蜓爱碧浔。坐观万象化,方见百年侵。扰扰将何息,青青长苦吟。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他希望远离这种痛苦的生活,有朝一日能伴随白云而去,与龙鹤为伴。
李白《古风》道:“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他认为世事瞬息万变,功名利禄如浮云,也许青门种瓜人就是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李白这首诗就是对庄周梦蝶哲学内涵比较准确的展示。钱起《衡门春夜》道:“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丛筱轻新暑,孤花占晚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诗人与清风、明月一样,无忧无虑得就如庄周梦中之蝶,率性天真,无拘无束,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诗人笔下的蝴蝶,正是自由和生命之美的化身。
唐朝王建《晚蝶》形容蝴蝶在菊花间飞舞的身影:“粉翅嫩如水,绕砌乍依风。日高出露解,飞入菊花中。”姚合《寄安陆友人》道:“别路在春色,故人云梦中。鸟啼三月雨,蝶舞百花风。”形象写出了蝴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美丽。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春色满园,彩蝶绕着花瓣翩翩起舞,流连忘返,花丛间的小路,黄莺鸣声清脆。诗中的蝴蝶和黄莺,让整个春天生动起来。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道:“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由蝴蝶、蜻蜓织造的美景图中,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陆游《蝶》道:“庭下幽花取次香,飞飞小蝶占年光。幽人为尔凭窗久,可爱深黄爱浅黄。”美丽的春景跃然纸上,读者似乎能够透过诗里行间,看到深深浅浅的花瓣与蝴蝶交相辉映,嗅到因春蝶的翅膀扇动而传来的阵阵花香。
罗邺《野花》道:“时逢舞蝶寻香至,少有行人辍棹攀。”蝴蝶舞姿美妙,简直和庄周梦中之蝶一般进入自由之境。蝴蝶寻香正好切合了文人雅士的喜好。郑谷《赵璘郎中席上赋蝴蝶》道:“寻艳复寻香,似闲还似忙。暖烟沈蕙径,微雨宿花房。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王孙深属意,绣入舞衣裳。”徐夤《蝴蝶二首》道:“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两首诗都展示了春天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的身影,给安静的百花带来了活跃的气氛,装点了花丛,也装点了赏花人的梦境。宋代刘焘《蝶》道:“聚作梨梢白,轻争柳絮狂。夜来花里宿,通体牡丹香。”既形容了蝴蝶的聚集之貌,飘飞之逸,也形容了蝴蝶夜宿花间,通体含香的特征。
蝴蝶是真挚爱情的象征。在古人眼里,双飞的蝴蝶犹如一对如影随形的恩爱夫妻。刘希夷《公子行》道:“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成双的蛱蝶和成对的鸳鸯象征着爱情的美好。李白《长干行》道:“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思妇见到青苔、秋叶、蝴蝶,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渴望丈夫早日归来。这里用蝴蝶双宿双飞的特质来映射出思妇渴望与丈夫如蝴蝶般双宿双飞的愿望,也反映出对丈夫的忠贞爱情。李商隐《锦瑟》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运用庄周化蝶的典故,来描写人间的悲欢离合,抒发往事如烟,爱情无常的感慨。
蝴蝶一生始终与花相伴,花蝶之恋带给人缱绻缠绵的美感。蝴蝶大量入词,自然而然产生了词牌《蝶恋花》,用来固定业已成熟的蝴蝶意象母题,并著上了优美缠绵的爱情、伤春悲秋等多愁善感的内容,柳永、辛弃疾、苏轼、晏殊、温庭筠、李清照等名家均有大量《蝶恋花》和咏蝴蝶的佳作传世。词牌《祝英台近》取材于民间流传的越调歌曲,因为梁祝化蝶的悲剧故事,使其调曲婉转悲凉。这两个词牌的作品均蕴含着伤春的基调。因为蝴蝶与花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及蝴蝶身上体现的爱情之美好,使它在宋代拥有极高的地位。据统计,《蝶恋花》词牌在《全宋词》中出现次数达423次之多,《祝英台近》也有67篇。
庄周梦蝶,梁祝化蝶,花蝶之恋,蝴蝶的倩影是古典诗词中最让人心动的意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