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父母给大学生生活费,每月多少钱才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父母给大学生生活费,每月多少钱才够?

来源:

-->

高校开学在即,一大批新生即将踏进大学门槛。那么,除了学费,家长每月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才合适?连日来,本报记者通过对大一新生及在岳阳读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月均消费在1000元至1200元之间。大学生的钱都用在哪些地方?家长给钱各有什么技巧?如何戒除奢侈攀比陋习?记者对此进行采访,希望给新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近六成学生生活费达千元

李女士的女儿莎莎马上就要去沈阳读大学了。暑假期间,她为女儿买好了苹果“三件套”以及所有生活用品。

8月20日,李女士到银行给女儿办了一张借记卡。她和女儿约定好,每个月会定时往卡上存1000元,作为每个月的生活费。买衣服、教材、报兴趣班等费用另算。生活用品可以回家买好,再从家里往学校带。

李女士说,1000元的标准是她综合了很多在读大学生的意见后决定的。主要是怕女儿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如果不够,以后还会继续加。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近六成大学生的月生活费超过1000元,仅两成左右的大学生月生活费低于800元。一位大二的学生说,1000元每月吃得很好,一个月出校玩一次,不去玩还有结余。

听说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费每月需要1000元,已经参加工作6年的陈晓大吃一惊。“我1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400元生活费绰绰有余了。”

生活费最大开销在吃饭

是什么让大学生的生活费飞涨?受访学生中,不少人称与物价飞涨、买零食、外出旅游、谈恋爱有关。一位受访同学回答:“一碗米粉现在都涨到5元钱了,几年前才3元呢,只是吃饭,每月我也要花不少钱。”

那么,在岳阳读书的大学生,一个月的花费有多少?记者按照一名普通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算了一笔账:一顿早餐3元、午餐10元、晚餐10元,还有水果和零食,一天花在吃上的钱差不多25元。按一个月30天计算,伙食费就要750元。另外,偶尔与同学、朋友聚会活动,还得预留200元;每逢周末,不能总呆在学校,到市区逛街就算不买啥大物件,杂七杂八的花销也要50元左右,1个月4个周末,这又是200元。

电话费、网费、生活用品等花费,每月100元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算下来,花费就达1250元。如果偶尔买件新衣服,一个月的花费在1500元完全正常。若是约会等产生的花销就可多可少了。

受访的大多数学生认为,每月600元的生活费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一来伙食缺乏油水,二来大学生也有正常的社交活动,这部分花费是难以控制的。

此外,在日常生活花销方面,女生花销整体上高于男生。饮食占据大学生每月消费支出的一半以上,其次为日用品、衣物和社交娱乐、通信交通费用和学习培训费用方面的支出。

家长要教孩子学会理性消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对生活费用的使用规划并不明确,有时还会因为攀比心理作怪而出现一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况。

刚从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的凌芝给新生支招,将每笔大额支出记录下来,这样就知道钱花在哪里了,至于一些没有必要的开销以后就可以避免。她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应该规划每笔生活费,比如每月多少钱用来吃饭、买水果,多少钱用来买衣服、日常用品,多少钱用来娱乐。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钱财分配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收入有高低,但我们都希望将最好的给孩子。”一位家长说:“所以我也希望孩子能做到量力而行去消费,不要过度追求物质的攀比。家长、学校、社会应为孩子传递正确的消费观,引导他们适度消费。”

至于该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家长们坦言“并不清楚”。还有一部分家长选择一次性支付一个学期的生活费,然后让孩子根据每月的开支情况自行支配,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湖南理工学院一位老师表示,新生应当了解,大学阶段的收入主要还是靠父母,过度消费既会为父母增加负担,同时容易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不利于个人今后的生活和发展。此外,这位老师提醒家长,家庭是学生消费的主要支撑,家长的消费理念、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无论条件好坏、生活费多少,家长都要帮助孩子在消费面前保持理性、自立。

本报记者

彭雨琪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