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家庭用药误区你了解多少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家庭用药误区

你了解多少

来源:

-->

记者在9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两个月的2014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并公布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的安全用药问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有69%的受访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36%在自我药疗时出现过失误,其中26%表示因此耽误了治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备家用药箱,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生病了不去医院而选择自行用药,那么家庭用药的误区,你了解多少呢?

误区一:新生儿抗生素过敏

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介绍,氯霉素主要经肝脏代谢灭活。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肝功能发育不全,排泄能力差,服用剂量过大时可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致命性毒性反应——“灰婴综合征”:最初24 小时内表现为呕吐、拒绝吃奶、呼吸不规则而速度加快、腹部膨胀、口唇发紫,此后24 小时,患儿肌肉疲软,皮肤转为灰色,体温降低等。因此在给新生儿用药时要更谨慎,切不可病急乱用药,或是单凭经验自行给孩子用药。

误区二:孕妇滥用抗生素

妇幼保健院产科专家强调,孕期谨慎用药的做法非常正确,但不能一概而论,随意滥用抗生素或坚决不用抗生素都有可能危及孕妈妈和胎儿的安全。正确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孕期使用安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对胎儿相对安全,可遵医嘱使用,但仍须严密注意过敏反应;远离一些会对孕妈妈及其腹中胎儿造成伤害的抗生素,如链霉素会引起胎儿听力受损导致耳聋,四环素会导致胎儿畸形,要禁止在孕期使用这些类型的抗生素。

误区三:酒后服药

市三医院专家介绍,不是吃所有的药都需要禁酒,但下列药在服用时一定要禁酒:所有头孢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抑郁或戒烟的安非他酮、安定类安眠药,治疗痤疮的维A 酸,治疗抑郁的度洛西汀,抗菌药甲硝唑等。医生提醒市民,酒桌上,千万别劝吃了头孢、甲硝唑等药的人喝酒,酒精会与这些抗生素产生双硫仑反应,轻者头晕、恶心,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安眠药(安定)也是禁止与酒精类饮料同服的药物,同服极易加重嗜睡、昏睡表现,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误区四:依靠药物减肥

近一段时间,网上流传服用二甲双胍能减肥瘦身的说法。对此,专家提示公众,二甲双胍属于降血糖药物,降低血糖的同时确实有减轻体重的效果。但是,减肥药物是针对病理性肥胖症患者的,正常人不应该仅为了追求瘦而使用药物来控制体重,正常人过量服用二甲双胍有可能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轻者出现乏力、恶心、头昏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深度昏迷。正因为它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所以二甲双胍是处方药,使用时需遵医嘱,以避免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

误区五:服药时间不讲究

市一医院专家指出,睡前服药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若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有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特别是50.27%的网友不知道“顿服”的意思,误以为“顿服”即为每顿饭时服药,这样极易造成服药过量。其实“顿服”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此外,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饭前服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

误区六:保质期不分

硝酸甘油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常备的“救命药”之一,硝酸甘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年,但是开封后还是如此吗?专家指出,硝酸甘油容易潮解,一旦开封有效期就不再是1年或2年了,而应在3-6个月内用完,否则药效会打折扣。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眼药水,眼药水无菌要求高,30天内用不完最好弃用,同时还要注意在2-8摄氏度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误区七:牛奶服药

有些药物禁忌危害虽然不是很严重,却也值得关注。如今生活节奏快,不少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吃早餐时用牛奶服用药物。专家指出,某些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等)不可与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则将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影响药物吸收。另外,有很多药都可以和茶水中的鞣质发生作用,产生不溶解的沉淀,使药不能发挥作用,所以服药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所以,为保险起见,用温开水服药是最佳选择。

误区八:

随意服用非处方药

目前,公众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分比较清楚,但大部分市民不知道非处方药还分为甲、乙两类。专家提示消费者,非处方药根据其安全性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非处方药包装盒上“OTC”标识底色为红色,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药学专业人员的社会药店、医院药房零售;乙类非处方药包装盒上“OTC”标识底色为绿色,除社会药店和医院药房外,还可以在经过批准的普通商业企业及旅店零售。所以说,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在日常进行自我药疗的时候,更推荐大家使用乙类非处方药。

本报记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