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州关:潮汐百年守洞庭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岳州关:潮汐百年守洞庭

来源:

-->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峥嵘

踏着落日,沿岳阳洞庭湖风光带一路旖旎到城陵矶港口,抬头,左边一座欧式建筑高高在上伫立山头。如一位久经风雨的老者,从容而淡定,庄严而温和。迎着夕阳,听港口汽笛声声,看洞庭湖船来舟往。

百年兴衰,百年刻录,百年经济大脉。岳州关,也就是被大家俗称的上洋关,潮汐百年守着洞庭。守出历史长河的记忆,记录一方建设发展的声势,它始终是岳州通江达海无可替代的大门。时间到了2013年,岳州关112年的担负,它完成了从公务到民居的使命,以一个尊者的身份享受一份文化荣誉。历史远去,文化留存。最后幸存下来的这栋俗称上洋关的欧式建筑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正式落入孤寂的高贵,空空如也。

寂寥深处

展示长卷显乾坤

站在坡下,默然观望,等待开门的过程,守门的老人一口一个上洋关,让我心中不由愤懑,激愤于曾经中国遭遇践踏的不堪。他淡漠地告诉我,里面没什么看头,一栋空房而以。

老人所说的什么也没有,当然直意为陈设或人或物,但我要探索的是,它曾经有什么?经历过什么?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岳州关开来关去,几经折腾,不但是岳州经济的兴衰史,风起云涌的战争史,更是海关发展的佐证,也是清朝政治、外交、经济的缩影。

费了一些周折,请示岳阳市海关后得以穿过楼下的侧门,拾坡而上,走近城陵矶俗称上洋关的岳州关。

从前门一排门面穿行绕至西边山坡,顺着长梯上去,至小山顶时眼前突然一亮,视野直面洞庭湖的开阔。古树葱郁,一栋洋楼隐于枝叶间,像一道背景,无数船只舶于湖中,让你了然,这就是岳州关最后剩下的上关了。坡上坡下,仿如两个世界,从港口的现代直接进入了寂寥的海关过去,从中国走向世界,肃穆走近随意,亲身体验一回穿越。

前门看似一栋,其实绕一圈发现,另有乾坤,后面还有一排小屋。两栋之间一个木顶的走廊相连。东边的菜地里,一块石碑上书“说明词”。几十个字的说明,漫长的过往,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三言两语作了描述。经过无数战火洗礼,经过文化大革命冲击,从封建制走向开放的现在,这里几易其身,身份置换太多,其主也换得不计其数,承载了多少辉煌和创伤?说明词未说,但它自己深刻于心,深刻于砖砖瓦瓦。

独自楼上楼下看完,这所由清朝建成的关馆,与岳阳湖滨党校山上的著名湖滨大学,岳阳老城区的铁路专家楼的风格大同小异。但比它们都保存得好一些。可以看出,这个占地面积415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的古建筑后来经过了大投入的修缮。城陵矶港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是岳阳惟一一所曾经肩负岳阳海关事务的地方。踏着它的足迹,寻访,试着解开一些谜团。这个纯中国制造,不是洋关却叫着洋名的关馆其历史发展全卷慢慢在眼前展开。

国人自建

洋关两字诉强权

岳阳是个好地方,集天时、地利、人和。水,通江达海,陆,连接南北,人,英雄辈出,物,丰盈富足。理所当然,尽管有太多人贬于此,却又恋于此,不仅为兵家必争,而且是税关重地。

所以,说起岳州关的来历,在千丝万缕中理清实在太过复杂。

据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二十四日,总理衙门以“以裨商务”为由,奏请光绪于湖南岳州添设自开通商口岸,光绪批阅“依议”开始,正式拉开了岳州对外洋务。听说清朝办事不力,不过,这件事上倒是进展还算顺当。同年九月,光绪委派其宗室豫章来到长沙,定下了开埠日期和设关地点。

此时,当朝任官俞廉三做了一件树民威,壮国气的事。上奏朝廷“欲收自主之权,惟有事事自行筹备,方免外人藉口。”请朝廷拨款三十万两,作为开埠资金。一年后,也就是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1899年11月13日),岳州开埠,城陵矶设关。有关,就得有办公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城陵矶海关三座关房建成。由此证明,岳州关乃是中国人自建。

万分遗憾的是,总税务司赫德(英国人)一面承认岳州为“自行开埠”,一面上演其霸权主义的丑态,公然提出“然所派办公人员应依随通商口岸之办法施行”。这次从上至下,似乎都无力抗争,一任洋人胡作非为,敢怒不敢言。光绪二十五年九月,马士冠三品顶戴三等第二宝星商办岳州开埠事宜江汉关税务司官衔来到岳州,另委派柯富尔(英国人)担任岳州关商务署长。从此,岳州关一直被称为“上洋关”、“中洋关”、“下洋关”,沿至今日。侵略的强权,历史的屈辱,每听一声都仿佛一击重锤,让人警醒。

用心良苦历史发展枉忠肝

岳州关这样分上、中、下三个波澜壮阔的重要点,最初的使命根本没有达到它的理想效果,倒成了一场又一场纷争者口中的佳肴,也让它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时间进入1926年,湖南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岳阳成立了岳阳工会和岳州关分会。他们把收回岳州关作为岳阳工农运动的最大主题,可见洋关两字是刺在民众心中的痛。1927年4月6日,在省总工会领导下,成立了“湖南人民收回海关委员会”,迫使税务司阿克尔(英国人)签署移交书,移交出岳州关。只是没想到,胜利的呼声还响在耳边,“马日事变”工农运动被镇压,海关再次落入洋人统治状态。1930年7月14日,在得悉红军攻打岳州的消息后,这次他们采取了撤武汉,保留城陵矶分卡。1939年6月30日,岳州关全部关闭。这远远偏离了当年舍命奏请自建己留自主权的俞廉三的良苦用心。

既无官场,自会成为民用。自此,岳州关沉默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民同在。

无论多少固守,时间永远在走,变化永远不可预知。改革春风吹起,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再次吹醒了岳州关。

1986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岳阳市政府与长沙海关商定,报请海关总署,将国务院原定城陵矶海关改建在岳阳市,更名为岳阳海关。9月,岳阳海关开始筹建,1988年6月15日,岳阳海关正式开关。

上关,因独立山头而唯一幸存下来,不能不说是岳阳州关的天意。历史的过往,曾经的发生不可否认,当一切不存在时,往往需要很多契机方可提起。建筑实实在在的伫立,是让人无法忘怀的提示,更是让人无法忽略的警钟。

无论它的身份如何,哪怕自己的山头越来越小,最后脚下削为峭壁,但它知道存在的价值。故在默默怀想湖边那消失的中半与下关时,它如一个僧者有着淡定的守望。上关更做梦没想到的是,当有人想起它的身份时,它会陷入更深的孤独。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限度,物质不再是最大的渴望时,精神需求开始沸腾,文化进入了全面保护,上关终于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列为省级文物。文物的价值让它又成了争宠对象,最终2008年归于岳阳市海关。顷刻这栋楼身份与地位的提高而人去楼空。

第二年,海关投入人力物力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缮。修缮后的上关重焕光彩,被孤独而尊贵地安放在一方水土之上。

阅读建筑时光雕刻留底蕴

说起来,岳州关除其身份特殊外,其建筑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整个建筑布局与建筑环境承袭欧美风格,采取券廊式小洋楼。上关两栋房子皆保存完整,所有的建筑格局均未遭到破坏,实属难能可贵,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发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岳州关上洋关正式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过去,如今,无论何人何时再次走近这栋建筑,面对青砖灰瓦拱形门、壁炉烟囱、欧式的麻石踏步、室外的龛式窗、铸铁的排气花窗罩、壁炉……都仿佛走进了一段历史,仿佛看到每栋楼间缓缓穿行的海关人员气宇轩昂的身影。

我站在二楼的西南两廊,眺望洞庭湖。楼下是港口运货的铁路,每隔一会,一辆货车哐哐而过,其声在岳州关空旷的上空回响半天,似乎是告诉它,人们不曾将它遗忘。

岳州关前门一棵树茂盛繁殖,细究却是两棵决然不同的品种,一棵青皮一棵香樟。如此,岳州关,在生命盎然中,也算是有了一个青春的伴侣,独成风景。站成一道风景,你面对岳州关时,不由会有一丝这种情绪。也幸得他在山头,如果临湖近三分也会遭遇同样的命运。都说占山为王,岳州关的幸存给了这句话一个诠释。只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等我去探访时,山也不在了,它仿佛凌空而立。

站在这栋房前,我从建筑中读到一段长远的过去,也读出文化的底蕴,更在建筑中,读出质量背后的责任。不得不说,走过百年,它四周无着力,却安然无恙,坚固不可摧,其建筑质量也诉说了一种深深的担当。最初不计它生命长短的概念,最终决定这份坚固也决定了它的寿命,更决定了对使用者的承诺。

中关、下关的消失,上关的坚不可摧,一切的一切,是不是也是每个现代建设者可藉以深思和借鉴的呢?

岳州关不是“洋关”

李望生

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一日(1899年11月13日)岳州开埠,城陵矶设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城陵矶海关三座“奂轮奂美”的关房建成后,民间便因海关税务司等是洋人,而称其为“洋关”,并将三座关房分别称为“上洋关”、“中洋关”、“下洋关”。沿至今日,俗称不变。民间这么称呼也便罢了,如果在某些官方文件、道德文章中亦如此称之便大错了。

其一:岳州口岸是自开的

《马关条约》后,清政府颁布了《内港航行章程》,继而,英国驻汉口领事要求将岳州开为商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二十四日,总理衙门以“以裨商务”为由,奏请光绪于湖南岳州添设自开通商口岸,光绪批阅“依议”。湖南巡抚俞廉三与张之洞往复筹商后,派员分赴上海、宁波等地详细访问。九月二十八日,在湖南巡抚公堂以会议形式通过《会议开埠章程》,定下了开埠日期和设关地点。

其二:关房是中国人自建的

早在筹备开埠之时,俞廉三就上奏朝廷“欲收自主之权,惟有事事自行筹备,方免外人藉口。”请朝廷拨款三十万两,作为开埠资金。在《会议开埠章程》第二十一条中,又明确了“税务司承建洋关经费共计四万两正……计造洋关公事房、税务司公馆、理船厅公馆、验货人及扦子手住所、洋关验货码头及验货座船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初六日,海关税务司借口原定“税务司公馆与帮办公馆地址离大关地方相距太远,”而照会岳州关监督颜钟骥,改将海关帮办公馆建大关附近东南山上,并于当日破土动工。“虽其规模不逮申江,幸喜坐落高阜,滨临大江,进出口船了如指掌,诚一绝妙码头也。”关房分上、中、下三馆,上为帮办公馆,中为办公地点,下为税务司公馆。

其三:海关税务司是外国人担任的

自鸦片战争之后,继之以三次政治奴役性贷款,清政府财政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无力还贷的清政府只好以海关作为抵押,总税务司一职也就只好由外国人担任了。故在岳州开埠之初,总税务司赫德(英国人)一面承认岳州为“自行开埠”,且认为“查自开口岸,准洋商在彼贸易,与约开之通商口岸原有不同之处,自主之权大半仍在。”一面提出“然所派办公人员应依随通商口岸之办法施行”。光绪二十五年九月,马士冠三品顶戴三等第二宝星商办岳州开埠事宜江汉关税务司官衔来到岳州,绘制地图,了解情况。城陵矶开关后,翌年四月,马士回汉口,总税务司委派英国人原二等帮办克乐思署理岳州关税务司,另委派柯富尔(英国人)担任岳州关商务署长,要职大多为外国人担任。岳州口岸有自开之名而无自开之实了。

1927年4月10日,岳阳县总工会领导城陵矶海关工人和全镇市民,在农民协会的配合下,一举收回了岳州海关。海关最后一任税务司阿克乐(德国人)交出了海关印章,写出移交书,税款、文档、账簿及海关人事、经理、房产等,委托帮办乔汝庸负责交点。4月20日,财政部电令乔汝庸为岳州关税务司。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