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网络格局进一步完善
高铁,拉近的不仅是距离
来源:
-->
12月16日15:02,由北京西开往怀化南的G441次列车缓缓停靠在岳阳东站,100多名旅客踏上列车,成为第一批乘高铁从岳阳到怀化的旅客。随着沪昆高铁湖南段全线贯通,并与京广线对接,湖南高铁网络格局进一步完善。据悉,岳阳东站自2009年投入使用以来,高铁显现出速度的优势和改变时空的巨大力量,改变了岳阳市民的生活,也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
【镜头之“生活”】
一条高铁
家在这头单位在那头
12月12日15:37,G506次高铁列车准时抵达岳阳东站。市民杨孟提着行李包走出车厢,打车回到位于八字门的家中。最近几年,他的每个周五下午,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今年38岁的杨孟家住岳阳,6年前,他被调到长沙工作。而他的家人因为工作、上学等原因,仍留在岳阳生活。没有高铁之前,他每次往返于岳阳和长沙之间,无论是乘火车还是自己开车,都需要2个多小时。因为交通不便加上业务繁忙,他一般一个月才回家一到两次。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后,岳阳和长沙一下子被拉近到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杨孟也有了更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每周一,他都乘坐最早一班高铁去长沙上班。每周五下午,他则会乘坐高铁返回岳阳。如今,即使不是周末,他也可以抽空回家一趟。杨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岳阳和长沙之间的高铁班次越来越多,基本实现‘公交化’。”
据岳阳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9年12月26日开通至2010年底,岳阳东站日均发送客流量仅为2380人。如今,日均客流量达到了8000人。高铁列车也由起初的30多趟,增至现在的102趟。
2
【镜头之“旅游”】
因为高铁
“宅男”变“驴友”
12月13日下午,市民李丹阳乘坐G1010次高铁从深圳返回岳阳。这是今年以来,他第六次利用周末时间外出旅游。
李丹阳今年28岁,是岳阳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用他的话说,自己有点“宅”,业余时间总喜欢待在家里。几年前,李丹阳的姑姑从岳阳搬到青岛生活,多次邀请李丹阳到青岛玩。因为路途遥远,一直没有成行。岳阳至青岛的距离约1500多公里,以前两地之间没有直达的列车。去年年底,广州南至青岛的G276次列车正式开通,市民乘高铁从岳阳至青岛只需7个小时,李丹阳也实现了去青岛探亲加旅游的愿望。
“事实上,高铁带来的全新速度,让原本看似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了一个‘社区’。”李丹阳说,今年以来,他经常利用周末时间约上三五好友外出旅游。提起未来的规划,他笑逐颜开:“高铁这么方便,轻轻松松就可以当‘驴友’,想去哪里去哪里?”随后他开始扳着指头数着接下来要去旅游的地方:西安、北京、桂林。
记者昨日从岳阳东站了解到,从今年12月10日调图后正式实施的铁路新运行图,经停岳阳东站的高铁达到102趟,其中上行55趟,下行47趟,平均每15分钟有一趟高铁停靠岳阳。从岳阳往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城市,包括京津沪在内,都可以一车到达。
3
【镜头之“经济”】
“高铁效应”推动人流物流向岳阳聚集
“自京广高铁建成运营以来,我市作为京广高铁自北入湘的首站,在‘高铁效应’的辐射带动下,迎来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高铁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昨日,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说,“高铁效应”促进岳阳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推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岳阳聚集。这些有利条件,都将有力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高铁的建成运营,加快推进我市融入“一带、两区、四圈”,即:长江经济带,长株潭、武汉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环洞庭湖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经济圈,扩大了我市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层次与范围。同时,高铁的开通有力承接了产业转移。最近几年,我市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质量不断提升,共签约引进中联重科、中种集团、华润集团、北控水务等多家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和央企落户岳阳。
此外,我市利用高铁的便利,主动扩大交流,对接商会组织,融入商会活动,先后与潮汕商会、湖南山东商会、福建中外企业家联谊会、深圳企业家联合会等商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与长江流域沿岸中心城市的交流协作,组织参与市长联席会议,实行定期互访、高端对话,先后与上海宝山、江西九江、安徽芜湖等地区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形成经济大协作格局。
本报记者
彭雨琪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