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十一”后别让骗子钻了空子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双十一”后别让骗子钻了空子

警方揭秘三类诈骗类型

来源:

-->

“双十一”,这个被网友戏称的“光棍节”,在各大网络商城的营销下,已演变成了“购物节”。网购越来越便利,不法分子也发现了“商机”,通过编造极具诱惑的陷阱诈骗群众。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获悉,从11月11日至17日,“110”接到网购被骗类的报警5起,比平时大幅上升。

民警提醒市民,“双十一”后一周是电信诈骗高发期,冒充网店店主、淘宝店服,以及支付宝客服行骗的比比皆是,市民网上购物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信息。

【类型一】谎称代购

要求消费者直接打款给“厂家”

11月17日下午,家住长炼小区的罗莎女士匆匆跑到八字门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双十一购物时被骗了。

罗莎是长岭炼化石油的一名职工,“双十一”期间,她给父亲买一辆自行车。当时她登陆淘宝,把价值880元的永久自行车放置购物车内,然后找客服谈价格,希望能免邮费,客服也爽快答应了。随后客服向她解释说是代销,不能直接在淘宝网上付钱,必须先把钱直接打给厂家才能发货。罗莎按照客服给出的链接,通过网银将880元钱直接支付给了“厂家”。几天之后,她见网店店主仍然没有发货,于是再三催促,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网店店主称淘宝上没有支付记录无法发货,要想发货,必须重新在淘宝上支付一次。

“我当时很气愤地和他们理论,且提出退款,客服说要退款也可以,必须先按正常支付流程重新付款后,再一次性全退。”已经感知上当的罗女士,随后致电淘宝客服投诉,但因没有直接在淘宝官方网站交易,淘宝客服也无能为力。无奈之下,罗女士只能前往八字门派出所报案。

民警解析:与往年一样,今年“双十一”后出现的诈骗手法,无非就是“老三样”:冒充客服、冒充厂家、布设低价陷阱。其中冒充客服的行骗案件中,要求消费者直接打钱给厂家,是使用率最高的诈骗手法。嫌疑人一般利用代购等借口,让消费者直接将钱打到“厂家”,然后再不了了之。

【类型二】冒充客服

假客服索要“验证码”盗刷买家账户

11月3日,市民李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淘宝某网店客服的电话,对方说她在淘宝买的商品因系统故障没有支付成功,需要李女士将钱款支付网店的其他账户。随后,对方用QQ给李女士发了一个链接,她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银行卡号输入了该链接。对方又说发了一个验证码到她的手机,李女士也没有仔细看短信的内容,就将验证码告诉了对方。不多时,李女士就收到了银行卡消费了2000多元的短信。可李女士感觉有些不对,她买的东西才200多,怎么会被扣了2000多元?她回拨刚才的电话,已无法接通。

民警解析:犯罪嫌疑人在各淘宝商家的交易记录里寻找用手机号注册的买家,随后冒充支付宝客服以退款为由骗取费用。嫌疑人自称是“支付宝客服”,打电话给市民称其网购款项因支付宝故障付款异常,要求其重新付款购买,或者要求其登录“退款网址”(实为钓鱼网站)填写资料以骗取市民资金。

【类型三】代刷信誉

先抛出甜头

勾引市民下本

11月16日上午,家住湖南理工学院附近的刘先生在一个QQ群里看到有人发布“刷信誉”兼职的信息。正想找兼职的他马上向对方咨询,对方自称是某网络商城的客服,为了“双十一”冲购买量提高信用额度,争取更多的买家,需要刘先生去指定的商家购买物品。对方承诺保证全额退款还会给他每笔5元的“回扣”。随后,刘先生按照对方的要求用支付宝购买一张价值93元的游戏点卡。不到5分钟,对方立刻返还给他98元。见有利可图,刘先生又购买了2800多元的游戏点卡。没想到,之后对方让他继续刷单,才肯将本金和佣金给他,被“套牢”的刘先生才意识到被骗,急忙报警。

民警解析: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急于赚钱的心理,第一返利给一点“甜头”,再诱骗受害人投入更多的资金,并以此诱迫受害人一次次投钱。嫌疑人要求受害人购买的一般为虚拟产品,如电话卡、游戏卡等,骗取受害人所购买的卡号和密码后,再转卖他人折现。民警提醒市民,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兼职代刷信誉100%为假,切勿上当。

本报记者

勇实习记者

刘艺嘉

实习生

衡晶珏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