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怎么测出来的?
来源:
-->
生活中,大家一看到灰蒙蒙的天,脑海中立刻就会闪现出PM2.5。这个相当于头发丝七十二分之一的颗粒物,究竟是来自哪里?它是如何从看不见的空气中被监测出来的?
PM2.5的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公
布PM2.5数据对市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
PM2.5是空气质量重要数据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科工作人员介绍,PM其实是颗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简称,2.5表示颗粒物的大小。例如PM2.5为42微克/立方米,就表明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42微克。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据了解,其实PM2.5和PM10只是计算AQI(空气质量)标准的其中一项。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
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每小时发布一次;而API(空气污染指数)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老
的环
境空
气
质量
标准(GB3095-1996),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NO2和PM10等三项,每天发布一次。因此,AQI采用的标准更严、污染物指标更多、发布频次更高,其评价结果也将更加接近公众的真实感受。
岳阳的PM2.5数据怎么算出来?
昨日,记者在市环境监测中心自动监测科见到,12月22日,我市的PM2.5数据为53微克/立方米。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自动监测科主任曾维雄向记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位于市环保局三楼的楼顶有一根约1.8米高的铁管,这里也是开发区监测点。铁管顶部有一个“帽子”,这就是PM2.5颗粒采样头。曾维雄说,这个PM2.5采样头每分钟要采集0.0167立方米的空气,一天下来采集到的空气总量为0.0167(立方米)×60(分钟)×24(小时)=24.048立方米。
测定PM2.5的浓度需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把空气中的PM2.5颗粒截留到滤膜上;第二,用β射线吸收法,测出滤膜上PM2.5颗粒的重量。
“12月22日这天,南湖风景区监测点采集到的PM2.5颗粒的重量为1010.12微克,那么用这个数字除以一天采集到的空气总量24.048立方米,就会得出这个站点一天的PM2.5数据:42微克/立方米。
目前,岳阳市共有6个PM2.5监测站点,分别设在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城陵矶、云溪区、君山区和金凤水库。将这6个监测站点的PM2.5数据进行平均,就得出了全市一天的PM2.5数据。
PM2.5数据从每天凌晨1点开始计算,到次日零点为一个周期。PM2.5数据出来后,将和其余5组数据一起计算,得出空气质量指数。
PM2.5监测设备24小时连动
PM2.5监测设备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自动储存传输数据。自动检测科只有4名工作人员,他们没有节假日,时刻奔赴在维护设备的路上。6个监测点距离较远,维护量大,需要经常更换设备、耗材,并查看参数是否正常。
据介绍,监测站点的选择,必须选在开阔的位置,而且附近有车和人群活动。每一个监测子站监测着方圆5公里内的空气质量变化。PM2.5在空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扩散也均匀。因此每个监测点都能代表所检测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并不是仅仅代表每一个具体的位置。“PM2.5数据的数字越大,说明空气质量越差。”自动监测科工作人员说,按照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为年平均为1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为35微克/立方米;二级标准限值为年平均为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为75微克/立方米。
为了使我市空气质量监测得更准确,从今年1月起,市环保局更新了一批监测设备,并新增一个金凤水库监测点,为我市整体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提供更权威准确的数据。
目前,我市的PM2.5等监测数据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公布,为市民的出行计划提供参考,人们可以根据每天空气环境中PM10、PM2.5、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浓度情况,结合天气预报,从而合理安排生活与出行。
本报记者
彭雨琪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