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蓝天与大地的亲吻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蓝天与大地的亲吻

来源:

-->

◆潘刚强

约访三荷乡,阳光明媚偏是夜来风雨声,野菊黄花丛间,不知残枝枯叶飘落多少。村庄路边果然时见荷塘秋意,荷坝塘、荷叶塅、荷家冲,嗅得到三荷地名充盈湖区的经典风味。1995年,本是昆山公社1961年分设的昆山、平地两乡合并,将乡府迁至三荷村,屈指数来三荷乡名不满20岁,总面积接近92.8平方公里,辖24个村、2.6万人,2005年划归经开区。或许命运的玄机只为等候岳阳机场选址飞天梦的落地。

从花果村爬上昆山,溪涧平坦的丘陵地带突然陡峭挺拔,车得像蜗牛登天那般曲折盘旋缓慢前进,山林荒野间云腾雾罩渐入仙境。会当临绝顶,早有九层佛塔高高地撑挺蓝天,可见天下名山僧占多的锐不可当。地方志载,昆山寺始建于唐宋年间,乃洞庭湖区佛教道场,不但兴建大佛寺、观音殿,还有独特的三爷殿,供奉三国演义中豹头环眼的张翼德。既有张三爷,自然少不了弘道忠义的桃园结义殿,千百年来香火旺映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诸省。昆山古寺终因战火毁于一旦,云烟往事早随山河变异消逝,唯有半山腰的龙王井依然清泉汩汩,时见小小的茅虾鱼探头游弋。传说深井暗通洞庭湖,无论湖水夏涨秋落,掬水经久不绝,永远清澈如镜,从来不枯不溢。

夕阳西照,登高昆山绝顶的西门天,南有黄卯朝拜群山接踵而来,北有岩岭分界山脉泼洒倾泻,极目眺望西边天际,大江大湖的城陵矶水色橙黄,大港大厂的三江口烟囱耸立,湖城山村似龙马奔腾波浪滔天,十里平川尽收眼底。洞庭之滨,长江南岸,千百年来眺望唐宋风帆的秀丽昆山,交通距离只几公里之遥近,叹息如今蜗居的城里人,竟然不知道如此开阔眼界与胸襟的制高点,巴陵古城一个如此重要的地理标志。

太平盛世的太平日子,其实历史最容易忘记,昆山古寺旺盛香火的毁灭,罪在日寇入侵。湘北会战期间,日军肆无忌惮地拆屋抓夫修筑碉堡工事,百姓流离失所,能跑江湖的逃往湖北石首、监利,走投无路的只好躲进深山老林。地方抗日游击队借助熟悉的山地,经常袭击敌寇,炸汽车,毁路桥,日军恼羞成怒,1942年九月初九,日伪军1200多兵力分4路围剿洪山,对洪山、三旗港、昆山、罗坳等“游击匪区”疯狂清乡,杀害无辜群众1800多人,强奸妇女600多人,抢走生猪4000多头,有70多户全家老幼被杀绝,惨绝人寰的“洪山血案”震惊中外。佛教圣殿的昆山古寺亦因“匪窝”无逃劫难,其制高点的寺庙塔楼建筑皆被火炮炸药夷为平地。

老平地乡最隐匿的深山沟壑在东北角伍家洞,东有琵琶山,北抵岩岭山,与临湘、云溪接壤,是逃躲日寇的主要通道。湘北会战,国军与日军在杨梅尖决战7天7夜,战火纷飞血流成河,战壕里的弹壳后来多有百姓拾捡打制烧水吊壶与铜锣、铜钹。伍家洞地名的来历,说一位姓伍的江西佬俵逃避战乱,见平地山水风光如此旖旎,便落脚安居。伍府家眷只养育两个女儿,遂招孙、张二婿上门,繁衍生息三百多年使得伍家洞人丁兴旺。同样无法逃脱抗战烽火的灾难,遗存的青砖建筑均是建国后重修,先祖的传承来脉不过山里人家的茶酒闲话。

有趣的变数,伍家洞如今真的成为只有五户人家的孤家洞。1957年洞口筑坝截流兴修水库,1967年加坝扩容,坝高21.5米,集雨面积2.6平方公里,总库容130.4万立方米。虽说只是一座小(一)型水库,只能靠船划进荡出交通太不方便,且老屋与田土已经沉浸水中,伍家洞热闹的乡办林业站解散,一百多原居人口相继迁移出山。时光总是遵循历史的轨迹,依然是孙、张两姓五户人家,老辈孙辈舍不得故土家园,抵抗现代社会与时尚生活享受的诱惑,坚决不肯外迁,寂静地守望他们自由自在的山南水北。人迹罕见,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山溪水库清雅明亮,最后的伍家洞主们和睦地相依相伴、靠山吃山,伐竹,烧炭,种薯,捞鱼,桃李栗桔,野生猕猴桃,还有钩藤、葛根等中草药,只要人勤劳有爱心,青山绿水从来不会亏欠她的主人。孙家老翁说,搭帮新农村建设,专为伍家洞修通环库公路,经常有城里人来登山,垂钓,荡舟,采果,共享生态桃源的幸福乐趣。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