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着力培养文艺人才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着力培养文艺人才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浙江大学岳阳文艺创作专题培训班学员心得

来源:

-->

编者按

为了进一步培养文艺人才,提升岳阳文艺创作水平,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牵头,精选了45名中青年文艺骨干于10月9日起在浙江大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题培训。

学习期间,学员用心学习,汲取了艺术营养,开阔了文化视野,专业知识和艺术水准有了进一步提升,对文化的认识得到深化,取得了明显效果。归来后,不少学员纷纷畅言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撰写了一批优秀作品,今天集中选发几篇,以飨读者。

一次精神的起飞和趋光

潘绍东

作为一名写作者,需要两方面支撑:一是经验资源,二是文化资源。我们大都来自基层,生活于地气氲氲中,奔走在人间烟火里,这使得我们的经验资源非常丰富和鲜活。相对来说,因为条件局限,我们的文化资源比较稀薄,见识狭窄,认知浅显,思力孱弱。这种“跛脚症”,导致我们很难创作出具有精神高度、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作品。这次学习培训,是对我们文化资源这一先天不足的一次很好地输液和补益,是一次精神的起飞和趋光。通过学习,我觉得大大拓宽了文学的视域,拓展了思考的维度,增添了摸高的弹力,相信对今后的创作会有很大帮助。

用文化创意来打造旅游品牌

此次培训,浙江大学穿插安排了很多现场教学活动,组织我们到了江南文学会馆、西泠印社等堪称国内顶尖水准的文化胜地,大大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性情。尤其是到安吉乡村文化考察、宋城集团观看宋城千古情大型实景剧演出,让我们看与学相结合,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了创作灵感,特别是我是从事旅游业的,深切体会到旅游必须与文化深度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赋予了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的景区甚至城市,才会有独特的鲜明个性。而通过文学、文艺作品的渲染、推介,将会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旅游胜地。

用文艺创作提升中国梦的执行力

谁没有梦想?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是伴随梦长大的。随着人的不断长大,慢慢有了思维,源于对生活的追求,每个人的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梦想,保持着心中的那一份执着追求,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尽管每个人拥有的梦想不一样,每个人所经历的过程也不同,但千万个梦想的集合便成为一个大众的梦想,民族的梦想。今日我们共同拥有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梦终归是梦,我们不应只是有梦,我们更应追梦,最终还要圆梦。这里便有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我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那么怎么将心动变为行动呢?关键就在于如何提升中国梦的执行力。“执行力”本来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所谓“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民执行力,离不开党的号召力,离不开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感染力。深沉的历史,恢弘的气势,伟大的时代,崭新的追求,让我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静下心来,放下浮躁,扎扎实实地到生活里去,到生活里寻找人民的情感,寻找山水的灵秀,寻找大自然的美,坚持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写,不断创作出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洞庭西子两相宜

蒋人瑞

金秋十月,浙江大学岳阳文艺创作专题培训班学子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沐浴百年名校的熏陶。求是创新是校训的灵魂词语。美丽的“东方剑桥”赋予了来自洞庭湖畔学子勤奋严谨的学习精神,积极开放的参与意识、真诚热情的交谊心态、文明律己的行为准则。

我深深感受到,此次集中学习、交流探讨、系统训练、在思想道德修养、文学艺术学养以及文学创作技巧和理论水平方面,得到整体提升。一是整理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明确了直面现实,担当责任的勇气;一个作者要有驾驭历史、抚慰人心的气魄和情怀;应该练就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建立和架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桥梁通道。二是珍惜机会,构筑梦想坐标。这次在西子湖畔,我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听取了浙江大学一流教授专家的讲课,结识了来自岳阳各地的同学。我有预感,我们的文学梦想总会成真。通过学习,我们着力找到岳阳地域文化坐标,看清自己的位置。我们认识到,我们文学创作不仅要安顿好岳阳世俗意义上的地域文化特质,更要在精神意义上确立“江湖文化”的坐标。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必须探讨创新多元,文学作品既要有创作水准,又要有现实人文关注。此次课程内容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和艺术视野,给予了我们新知和力量。

剧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之时,恰是我们岳阳市文艺创作培训班在“浙大”学习之际。一夜之间,各家媒体、手机微信都在传播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人们,特别是文艺工作者,如同久旱的禾苗遇到了甘雨,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彻夜不眠。这充分说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对这个文艺春天的到来是多么的渴望!

在浙江大学学习,我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无时无刻不在想,市委、政府对我市文艺创作者如此重视,我们如果不拿出好的作品来回报,那就真的对不住组织对不住党。什么才是好的作品呢?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作了最好的诠释。他说,通俗不是低俗,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是的,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把什么样的作品呈现给观众?使他们得到怎样的教益?引发怎样的思考?是一个剧作者创作之初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味的为了票房收入。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低俗的,甚至会引导观众走向社会的反面。习总书记一针见血的讲话,犹如一盏照亮我们前进道上的明灯,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么多年来,我的作品一直是围绕真、善、美及正能量来创作的。因此,才得到了一些专家及观众的肯定。如获湖南省“第四届田汉优秀剧目奖”的大型戏曲《山竹》;获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的多场次话剧《背后的箫声》;获第六届“戏剧文学奖”的小型戏曲《特别洞房》和即将参加“云南省花灯艺术周”比赛的《忠臣明主》、《特别嫁妆》等等。我始终认为,创作启迪人,教化人的作品,是一个剧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否则,我们就没有资格占据艺术这个舞台。这,将成为我日后创作不变的方向!

挖掘地域文化,擦亮城市的封面

葛取兵

岳阳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还有锦绣的山川,荟萃的人文,有革命老区、红军故乡、将军摇篮,更有种类繁多民歌、民舞、灯会和民间剧目等等,这些历史的、民间的本土文化,无不折射出岳阳地域文化的光芒。通过在浙江大学参加专题培训学习,谈几点感悟。

岳阳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如何擦亮城市的封面?我认为要充分发挥优势,突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的特色,整合文化产业资源,深度开掘岳阳独特的忧乐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江湖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一批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专家,挖掘、收集、整理、编排、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节目,推出一批优秀小说散文,创作一部优秀电影或像电视剧,挖掘一批文化创意的特色产品,紧紧围绕对外形象鼓励文学创作者潜心创作,运用灵活多样的文艺体裁和创作手段,推介岳阳的历史文化,宣传岳阳独特的自然风光,展示岳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纯朴的风土民情,丰饶的物产,让精美的石头唱歌、让绿水青山吐情,让世界了解岳阳,让岳阳走向世界,打造具有中国气派、洞庭风光、岳阳特色的精品力作,展示岳阳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新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扩大岳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让文学创作也能“诗意地栖居”

王茹华

在杭州西湖生活学习期间,出现在我脑海中最多的一个词汇是“诗意地栖居”。

其实,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名片,如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文人的。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像西湖一样诗一般的如此吸引人眼球,如此让人流连忘返,让人“诗意地栖居”。我那时是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赞叹的。“诗意地栖居”真好!

由“诗意地栖居”我由此想到了我们的文学创作。人能诗意地栖居,文学创作者们更应该诗意地创作。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习总书记在10月15日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家应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学创作者们心中要常有一片“诗意地创作园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学是人类灵魂的家园。我认为这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更是一个文学创作者的良心所在,它比“诗意地栖居”更加重要。

我们的文学创作者们只有明确了自己创作的使命与责任,我们才能心无杂念地进行创作,才能创作出不带功利、不带势利、不带商业化;少一些暴力、少一些炒作、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文字。文学创作者们才能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出绢绢、秀美的文字:让读者读懂自然的真,读懂了人情的善,体味到艺术的美。文学在生活的领域才会呈现出它应有的艺术美;这样文学创作的主流才不会偏离她应有的航道,我们的文学的天空才会呈现出一片清新、澄静的诗意。

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赛宇

来到浙大是一种荣誉和责任。岳阳市委高瞻远瞩,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家乡的文艺创作队伍有了一次接力。这同样需要勇气,开放可以吐故,包容可以纳新。当有新陈代谢,自有“忧乐”传承。

学习期间,恰逢习总书记与全国文艺界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指出要创作出一批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优秀文艺作品,话虽简练,却意味深远,我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日渐麻木而感到不安。

作为一名省作协会员,我是有愧意的,除了力不从心,还有力未尽心。平时总把自己定位文学边缘人而放任自流,而宽慰自己。文艺队伍也是一条河,大浪淘沙。“还可奋力、还能前行”是我在浙大学习后的最深体会。

杭州有个西湖,就在浙大的旁边,是吴越文化的一个节点。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湖湘文化,文艺岳家军也是一支敢领风骚的先锋队,不论自己的力量多微薄,只要是正能量,“淡妆浓抹总相宜”。

由里往外写出大格局

张立功

2014年的10月,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月份,因为我平生第一次参加了浙江大学岳阳市文艺创作专题培训班这样的大型培训活动。七天时间,我听了很多专家、教授的讲座,受益良多。如今回想起来,王旭峰老师《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思考永恒命题,提炼地域文化,践行文本实验》的讲座给我启发最大。

我们到底是追着市场写,追着某些读者的口味写,还是从自己的心灵出发,由自己的心来指挥自己写?这其中体现着一个作家的良知和责任。追着市场写,会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削弱作品的社会效益;追着某些读者的口味写,会让作品失去教化和担当的功能。在悲天悯人的大情怀的驱使下,从自己的心灵出发,写自己心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就可能写出有担当、有道义、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但是,有了这样的出发点是不是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呢?有的作品,人物是简单的、单薄的,其实,人物应该是多面的,是和时代、地域紧密相关的,小说要有大格局,小说的大格局来源于作品内容、人物、主题的厚重性,即与时代、地域的融合,这样,作品才可以上高度。王老师的话告诉我,我们在忠实于自己的心灵的同时,又要跳出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把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内容、主题与时代、地域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作品上升高度。

在文学这条路上能走多远,我没有预算。但我记住了演员李雪健的一句话:“做有情怀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这是我的理想。”从里往外写,写出大格局,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地域文化的俗与雅

张逸云

西子湖光山色之旖旎,甚或兴叹远古传说和壮怀激烈的英灵,然而,真正令笔者折服的还是浙杭人的睿智和精明。一湖一茶一城,在江南再平常不过的风物和景观,几经吴人烹煮,搓揉,拿捏,变得非同寻常了。于此,西湖和龙井的概念已然超乎其本原,尤其辅以“宋城”水漫金山,推波助澜,端的使整个浙杭有锦上添花之妙,成了名副其实,富甲一方的人间天堂。习总书记倡导,文学艺术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笔者理解为市场机制背景下,文学创作应去除商品属性,剔除庸俗低俗之气,提炼其高雅的纯度,以其独特的个性,服务物质市场的需求,以赢得更为广泛的商品意义。于是,从这个观念出发,似乎对老师不厌其烦宣传她的地域文学之作,特别是其“茶语文学”的用意不难理解了。

其实,地域文化在云梦数岳府凤毛麟角,尧舜之懿德,屈子之才情,唐贤之诗章等等,谁与伦比?岳阳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之中颇负盛名,深受世人敬仰,这将是创作者舒展灵感,浪情胸臆的一方宝藏。

文学创作说到底是人类对外物的情感阅历,浩浩洞庭,千年“忧乐”情怀,“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想来“西湖有约”的后话之于岳阳定是精彩纷呈,不知诸君然否?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