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屈原管理区:打好现代农业“特色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屈原管理区:打好现代农业“特色牌”

来源:

-->

农业强,农民富,县市安。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屈原管理区立足区域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在洞庭湖区树起现代农业建设新“样本”。

“没有规模

农业就没有效益”

传统农业“小”而“散”,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更遑论提高产业效益。区畜牧局副局长刘朝晖对此深有感触:“没有规模,农业就没有比较效益,也没有竞争力。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集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近年来,屈原管理区重点围绕生猪、粮食、高效经济作物三大特色板块,以培育种养大户带动,以建立土地交易平台推动,促进经营田地向大户集中。全区采用租赁、转包、拍包、土地入股等市场化手段运作,土地流转面积近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32.7%。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对大户实行重点扶持,率先推出“农民创业小额贷款”,已发放6000多万元,实行政府全额贴息。目前,全区种粮面积30亩以上1234户,千亩以上7户,1万亩以上1户,大户种植率达32.3%。

规模化需要合作化来推进。屈原区放大种养大户优势,出台系列奖扶政策,扶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农民实现抱团发展。全区合作社由2010年的13个增加到122个,注册资金4.3亿元,入社农户1.1万户,农户入户率84.6%,面积超过10万亩。合作社实现自愿组合、全程服务,如粮食种植就实现了供应良种、集中育秧、机耕机插机收、测土施肥、统防统治、订单收购“六统一”。

联辉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曾龙,过去全家五口人种植20亩水稻,年收入2万多元。土地入社后,夫妇参加合作社管理年工资4万多元,再加上入社土地和农机的分红,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实现了机械化

现代农业才算起步”

初冬时节,屈原田野上收割机来回奔忙,正在抢收晚稻。区农机局副局长黄晓云不无自豪地说,屈原全区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5.1%,机耕、机收、机运率均达100%,居全省县市区首位。

为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屈原管理区坚持基础先行,加快推进农田水利标准化,共整合项目资金4.78亿元,实施了环洞庭湖基本农田综合治理、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12.4万亩,初步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喧”,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强劲支撑。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在惠众粮油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育秧、插秧到施肥、杀虫,再到收割、运输,各种机械设备一应俱全,三角翼植保飞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先进技术装备更是引人注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传统“双抢”大约需要一个半月,而全程机械化则只要半个月。插秧一直耗时费力,过去手插一亩工资就要近200元,现在育种插秧每亩只要150元左右,机插通风透气,比抛秧平均可增加产量20%左右。

从2011年开始,屈原区共投入农机专项资金2800万元,以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为突破口,大力引导农民推行机械化生产。目前全区农民共购置插秧机486台,发展机插秧育秧硬、软盘35万个,实现早、晚稻机插秧面积10万亩。其中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面积2.2万亩,早稻亩产达549公斤,排名全省第一。养殖业则实现自动喂料、自动饮水、水帘降温、畜禽舍空调、电视监控等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屈原区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2.6吨、出栏生猪14.5头,均量居全省第一。

“有了标准,现代农业才有品质和市场”

“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这是屈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明辉重复最多的一句话。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解决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问题,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屈原区坚持用标准规范农业生产、监测流程、提升品质,实现集约经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效益。

由惠众粮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的“六统一”标准化水稻生产模式正在全区推广。李明辉介绍,实现“六统一”生产,不仅亩平粮食生产成本下降50元,产量提高100斤以上,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粮食品质和质量,该合作社年生产加工的8000吨“岳球牌”生态优质大米受到消费者欢迎。

不仅种植业有了标准,养殖业的标准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从猪场到餐桌”的自繁、自养、自宰、自制、自运、自销的“六自”独立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标准化生产已覆盖500头以上的养殖户。特别是加大养殖治污力度投入1000多万元,推行雨污分离,粪污治理,除小型沼气池外,还建有2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池10个,以沼气发电养殖场3家,装机容量300千瓦,集中处理较好解决了养殖污染难题。

标准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屈原区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和农民创建名优新特产品,拿到一批畅销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放大屈原区农产品的市场优势。目前,全区有6个公司、7个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6个公司、8个产品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正虹饲料和湘天科技被授予“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饲料、生猪、水产品连续十年质量安全抽检100%合格,而且成功打造了市场品牌,树立了企业形象,拓展了销售渠道。

(余友安

余平方

尹家钢

平)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