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平江失散老红军”拍摄者阳红光
来源:
-->
魏完武、钟解连、童活香、苏育生……
他们是生活在平江这片革命热土的耄耋老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失散老红军。”
从去年8月起,他们的名字开始为外界所知晓。而搭起传播桥梁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国公安摄影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省公安摄影协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阳红光。
7月4日下午,“《共和国不会忘记》——阳红光·湖南省平江县失散老红军肖像摄影作品展”开幕前夕,记者在会展中心三楼的展厅见到了阳红光。他神情庄重,仔细检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19件巨幅照片,自然的光线,素白的背景,等身高的纪实拍摄,阳红光选择用简洁而庄严的黑白影像,表达了他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敬意和缅怀。
为留住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他跑了一个“万里长征”
2012年6月,热爱摄影的阳红光得知家乡平江县健在的失散老红军仅存24位时,毅然决定拿起镜头为他们拍下珍贵的影像。“我的镜头无法穿透历史的纵深,记录他们当年鲜血乃至生命的付出;所能聚焦的,是他们被时光之刃刻下的满脸皱纹,是他们因劳作和岁月而佝偻的身躯,是他们简朴粗糙、渗透汗渍的布衫。”阳红光带着一种难以释怀的信念,开始了一场抢救性的拍摄。
拍摄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将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寻访、拍摄这些老人上。他带领拍摄小组频繁往返于长沙与平江之间,足迹遍布这片革命热土的道道山坳。到最远的黄金洞拍摄,阳红光跑了整整一天。
有人估算了一下,阳红光往返于长沙和平江的路程,差不多也算得上是跑了一个“万里长征“。而让阳红光感到无能为力的是,因为年迈多病,前后已有7位老人相继离世。“失散老红军的拍摄弥补了革命历史上红军资料的空白!但是,仅在前年的9月,就相继走了3位老人。”尽管早有心理准备,阳红光依然满怀遗憾和伤感。
最让阳红光感到遗憾和愧疚的,是一位名叫钟慕桃的老人,他的噩耗是前年11月底传来的,在那之前,阳红光刚刚完成对他的拍摄。“钟老因双腿严重溃烂,已有10多年无法行走,我答应要帮他联系省城大医院皮肤科医生的,可他终究还是没能等到……”
家乡的展览是“收官之旅”
“去年8月,这场特殊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10天,回湖南后又在长沙、株洲、郴州等地相继展览。我把这次在家乡的展出当成‘收官之旅’,要感谢岳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也得益于市委宣传部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阳红光说,在家乡“收官”,也算是对家乡失散老红军最好的交代吧!我就是想要他们知道,他们值得所有人的敬重,是这个时代的无价之宝。同时,也让家乡人民了解这段历史,了解这群英雄人物,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因伤病造成的后遗症,以及高龄带来的健康问题,老人们离去的脚步在加速,这让阳红光倍感时间的紧迫性。“我不会就此停下来,未来我的设想是,为这些曾经为了民族大义付出很多的老革命专门设立一个爱心基金会。”阳红光说,目前,这十余位老人在民政部门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下,生活得到很大改善。“除了镜头,我还准备组织拍摄专题片,让每一位失散的老红军口述自己的历史,同时准备收集更全面的资料出版一本书。我要努力让他们在影像和文字中不朽!”阳红光坚毅的眼神里,传递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激越的声音——有一种记忆是永远也不会被遗忘的!
记者
沈
念
徐
颖
通讯员
吴明治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