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员陈水秀用23年青春守护五尖山安宁
来源:
-->
在海拔588.1米的五尖山山顶,有一处9平米左右的老屋,临湘市防火瞭望台。它矗立于五尖山之巅轿顶山,默默守
护周边50多万亩林区。今年
48岁的瞭望员陈水秀在这里守护了23年。23年
来,她常年与深山和
树林为伴,奔走在林区防火的第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她被称为“大山的眼睛”。
近日,记者来到了五尖山,走近了陈水秀的生活和工作。
与世隔绝名副其实的“三不通”地带
陈水秀今年48岁,到五尖山林场的瞭望台工作已经是第23个年头了。与记者同行的还有临湘市的几名工作人员,他们当天正好要去林区巡查。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的皮卡车上还装着几桶水,袋子里面装着米、油和肉。经介绍,记者才知道,五尖山,是座孤山,山顶上没有水源,每到雨水稀少的季节,陈水秀就面临着没有水喝,只能依靠山下的工作人员用皮卡车送水上山。加上陈水秀所在的轿顶山交通极不方便,所以瞭望员平时都不出山,
山下的工作人员每次巡查时,总会顺便带上一些食物。
2008年冰冻雪灾,树木被折断,道路不畅,救援人员用了三天时间才送来救援物资,而此时的陈水秀忍饥挨饿喝了三天的稀饭。
看电视是她平时最大的消遣,却也是奢侈的消遣。因为在五尖山上,没有通电,为了解决瞭望员用电的问题,林场在瞭望台房顶上安装了一个小型太阳能,陈水秀又从家里带来了一台14寸的电视机,但太阳能发的电,晴好天气也只能够看半个钟头,雨雪天气,电视机就是个摆设,即便如此,陈水秀也知足了。
一路上,陈水秀向记者介绍林区的地理情况,在这里生活了23年的她,早已将一草一木都记入了心间。走到半路,记者发现手机没了信号,看来这里不仅不通路、不通电,连信号也不通,真是名副其实的“三不通”地带。
虽然艰苦
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起初,面对四面孤独的大山,简陋的生活条件,陈水秀产生了巨大的心里落差,也有过一时的动摇和后悔。但生性倔强的陈水秀很快从低落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在短暂的调整之后,开始慢慢转变角色,投入到工作当中。
林区里,明目张胆的盗伐行为虽不多见,但瞭望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天晴时,陈水秀隔半个钟头就要到山顶用望远镜瞭望四周,看一下是否有火情,并将详细情况进行记录。为了要干好瞭望员这份工作,下雨天,陈水秀就开始对林区进行巡查,每走过一处,陈水秀都认真进行巡查,从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很快,她用1个月的时间,踏遍了房源50万亩山林,穿坏了多少双胶鞋她已经记不清了。
身为瞭望员,23年来,陈水秀没有过过一个团圆节,一个团圆年,冬春季节是火险高峰期,周边农民烧田墈地墈,逢年过节村民焚烧纸钱,这都是火灾隐患,此时消防责任就更大了。当别人举家团聚时,她仍守在山顶上。
年少时与陈水秀要好的姐妹们都外出打工,月收入都在三四千元以上,这与她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形成了巨大反差。有人挖苦陈水秀:“你能在这山上能守出金子啊?图的是什么?”亲戚朋友们都劝陈水秀辞掉瞭望员工作出去打工,沉默寡言的她依旧没有动摇。
对此,陈水秀只是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她们解释,我对林场已经有感情了。不是为了挣多少工资,只是想管好这些树林,好多树都是我亲手栽的,从小看着它们长大。照顾这些树,就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据统计,23年来,陈水秀准确检测大小火情23次,都及时报告成功,并及时扑救。23年来,她每个春季都会种树,在这个山上,她已经种植了10000多棵树。大山顶上的默默付出,也让张水秀收获了许多,她个人多次受到岳阳市、临湘市政府的多次表彰,年年被评为公园防火先进个人、市防火先进个人,2009年被临湘市政府授予“爱岗敬业”荣誉称号。
文/图
本报记者
李
婷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