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整治夜摊从喧嚣走向文明
来源:
-->
如果没有啤酒烧烤的夏天,对于“吃货”市民来说,总是缺少一些气氛。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夜晚的城区也变得热闹起来,烧烤味、小龙虾味弥漫在空气中,刺激了许多年轻人的“味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
一方面,这些摊点满足了部分市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摊点存在占道经营、噪音大、产生垃圾多等情况,对于附近的住户来说深受其扰,意见很大。
对于夜市,老百姓怎么看?城市执法部门怎么管?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文明城市建设来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居民投诉休息出行受影响
“每天晚上9点多,这些烧烤摊就摆出来了,一直要营业到凌晨两三点,真是吵死了,根本睡不着觉,我们年纪大了,实在折腾不起啊。”日前,家住健康路长兴花园小区的徐大妈反映,在她们小区附近,每当夜幕降临,商铺门口的人行道都被各类夜宵摊点占据。
小区内离摊点近的居民由于油烟味晚上都不敢开窗,而食客们发出的喧哗声影响的范围就更广了。“住这里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本身睡眠质量就不高,现在就更难入睡了。”徐大妈表示,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管管,尽量让这些烧烤摊搬远一点。
家住白杨坡路阳光家园的马先生也向记者反映,他们小区大门的人行道上,一到晚上就有很多烧烤摊占道经营,有时候带妻子、小孩出去散步只能往机动车道上绕着走,很不安全。“这些烧烤摊产生的垃圾和污水弄得到处都是,很不卫生,行人走路都得小心翼翼。”马先生说。
入夏以来,市民对夜市扰民现象进行投诉的不在少数,除了这两个地方,还包括站前路、旭园路、建湘路、青年东路等地方。噪音大、卫生差成为夜摊普遍现象。
市民博弈夜摊让人又爱又恨
有市民直言,没有烧烤啤酒的夏天是不完整的。“眼下正值世界杯,虽然我是伪球迷,但是氛围不能弱。”市民李先生说,这几天,他每天都要到楼下的夜摊买烧烤和小龙虾,再买上几罐啤酒,和朋友一边享用美食,一边为自己喜爱的球队球员呐喊助威。
市民陈女士是一名“吃货”,对于城区的各大小吃摊,她心里有一本清楚的星级指数,这家的小龙虾个大入味,五颗星;那家的烧烤少了点特色,三颗星……“在我看来,这些草根美食比酒店饭店的有特色多了,能在露天享受美食,很放松。”小陈说。
市民存在餐饮夜市的需求,是夜市生存的动力,同时,利润空间是促使夜市经济蒸蒸日上的又一大诱因。城区一家较有名气的小龙虾馆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生意最好的日子,一天能卖出500公斤,每公斤能赚25元钱左右,这样下来,仅在吃小龙虾的3个月时间,就能赚上百万元。
在利益的驱使下,夜市遍地开花,对于开在家门口的夜市,不少居民表示又爱又恨。市民胡先生认为,岳阳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不应该让这些脏乱差现象存在,有关部门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既让这些夜摊存在,又不能影响城市环境。
记者手记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客
观
地
说,夜宵摊丰
富了居民的夜生
活,晚上邀三两好友,
在那对坐小酌还是不错
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弱势
群体的就业问题。然而,作为城
市管理部门,也看到了夜宵摊营业
时产生的噪声、油烟、垃圾等。面对夜宵摊的扰民问题,某些地方的做法不妨可以借鉴一下。
例如,浙江省绍兴市区开始实施夜宵摊相对集中管理。本着“方便市民、服务摊主”的原则,在符合“不碍交通、不扰民”的要求,市区确定8个夜宵摊集中管理点、200个夜宵摊点,将原先分散于环城河内的夜宵摊点集中到网点内。而这些集中管理点的夜宵摊位,每个摊位都是事先编号经过公正抽签后入驻,均是无偿提供给经营者使用,没有收摊位费。同时,城管执法部门免费给各个摊位提供统一的垃圾桶、泔水桶以及白色厨师服装,对于摊位食品操作台的地面,也配备了防油地垫,用来防止油渍污染路面。此外,每天集中管理点的保洁工作,也由城管执法部门统一买单。目前,每个摊主只缴纳了摊位所搭帐篷的保证金1500元,这笔钱在摊主退出经营后将全部返还。
在美国,科学规划设摊地点。每年政府都会通过网站或其他公告形式,发出可供申请的小摊贩数量和地点。数量和地点都是经过科学规划的,既不能影响当地交通和周围民众的生活,也要照顾到有足够的往来客流量。而对于非法摊贩,政府努力增加就业机会。比如,在一些商业区,政府会在周末规划成跳蚤市场,邀请小摊贩来摆摊经营;一些大型商场,按规定也必须提供一定比例的摊贩点,并让外界公开申请。
法国则是管理与服务并行。早市的摊位通常是在前一天临时搭建而成,第二天中午早市结束后,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拆除摊位、打扫卫生。早市举行的当天上午肯定会影响周边交通,好在巴黎市内早市的举办地点与时间众所周知,着急的开车人可以绕道而行。跳蚤市场是法国的另一大特色。当然,一开始难免经历脏、乱、差的过程。巴黎市对跳蚤市场的管理方法是,将巴黎市区接近环城路的各个城门附近的街道,在一周时间内分别辟为举办跳蚤市场的地点,相关的交通管制提前公布于众,并成为一项制度。如果是周末举办这类跳蚤市场,警察和消防队都会被派来维持秩序。
部门对策划分区域规范管理
“群众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卫生、噪音和油烟这三个方面。”市城管局办公室主任孙兵说,夜市一直是考验城市管理的一道坎,一方面,夜市摊位备受周边住户诟病,另一方面,市民确实存在夜市需求,如何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一刀切’的管理肯定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既然市民的这种需求合法合理的,再加上这些小摊小贩也需要生存,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找寻一个突破口,疏堵并进才是科学的管理方式。”孙兵认为。
为管理好城区夜市,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4月份就制定了夜市管理方案,并采取多项措施规范管理城区夜市。首先划分区域规范管理。本着堵疏结合的原则,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将中心城区夜市分为严管区、规范区和疏导区。严管区包括巴陵路、东茅岭路、步行街及南北辅道、岳阳大道、金鹗中路、南湖大道、洞庭大道、求索东西路、建湘南路。严管区内禁止夜市出店占道经营,实行全天24小时严格管理。规范区包括德胜路、青年路、云梦路、建设路、长虹路、北港南、北路、冷水铺路、望岳路、建湘北路、花板桥路、五里牌路、学院南、北路、琵琶王路、枫桥湖路。规范区内夜市22:30以后方可出店规范经营。疏导区包括望岳路、枫桥湖路、冷水铺路、建湘北路、学院南路。
其次严格占道夜市准入制。夜市经营业主必须具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方可从事夜市占道经营。对于规范、疏导区已从事夜市经营,但证照不齐的,必须办齐相关证照后才准占道经营。与此同时,要求夜摊业主签订《夜市文明经营承诺书》,按照城市管理标准规范经营。城管执法人员还会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根据夜市管理实际情况,对部分不遵守管理要求,强行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卫生、油烟噪音扰民的夜市采取强制措施,登记保存占道物品,严格规范其经营秩序。
部门呼吁希望市民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据悉,从本月起,城管行政执法支队将加大夜市管理力度,增加集中整治的频率,努力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夜间环境。下一步,执法将增加夜间执法力量,采取定点值守的工作模式,加强重点地段的管理。并对市民意见大、投诉多、严重扰民的夜市摊点加大管理力度,督促其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夜市实行集中整治,采取强制措施,登记保存其占道经营物品,严格实施处罚。
该支队夜市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夜市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难点主要表现在:部分经营业主不服从管理,强行占道经营。一些夜市业主为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及其他市民的感受,不服从城管部门的管理,强行要求占道经营,城管队员对其管理时实行暴力抗法。同时,一些食客不听城管队员的劝阻,强行将桌椅搬到店外占道吃夜宵。部分食客为感受一时清凉而宁愿选择在室外吃夜宵,城管队员对其劝阻时,他们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对此,城管执法人员向夜市业主和广大食客呼吁,希望市民们能够支持和理解城管工作,不要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应该共同维护良好的夜间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
谢
凌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