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抑郁症,并非“想不开”那么简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抑郁症,并非“想不开”那么简单

来源:

-->

28岁的艺人乔任梁近日因抑郁症自杀去世的消息,震动网络。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何这么一位家境好、颜值高、前途光明的演员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离世,“有什么想不开呢?”是一致的疑问。在精神病专科医生看来,这些看法颇具代表性,“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误区太多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全球范围内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16%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受到抑郁症的影响,到2020年,抑郁症或将成为世界上导致死亡和伤残的第二大原因。保守估计,我国抑郁症约4000万人,这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寻求医生帮助。

抑郁症来袭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怎么判断抑郁症?情绪波动大可能是焦虑

什么是抑郁症?市康复医院心理专家黄医生介绍,普通人说的抑郁症,其实是个抑郁综合症,带有抑郁的各种表现,如兴趣下降、情绪低落、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或亢进等等,需要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如今网上很流行各种抑郁症自测量表。不过,在精神科医生看来,抑郁症量表只能作为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个评估,对公众来说,可以作为一种筛查参考,但诊断病情,需要专科医生。

抑郁症的诊断不像感冒可以抽个血化验一下,目前并没有可以诊断抑郁症的特异性检查项目。国内比较主流的诊断标准包括中国自己的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欧洲的ICD10和美国的DSM-V。“通俗来说,抑郁症的诊断除了症状标准,还有病程标准,如要持续两周以上,以及严重程度标准,如患者自觉很痛苦,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念头或行为。另外,还有一个排除诊断标准,需要对病人抽血化验,排除躯体疾病问题。”黄医生介绍,其实,某些躯体疾病会继发抑郁,甲亢或甲减等内分泌疾病、肿瘤早期等都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情绪障碍。“排除性诊断可以帮助区分抑郁的病因,是合并躯体疾病,还是单纯性的抑郁,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据了解,目前岳阳来心理门诊的病人比以前多了,但大部分都不愿意被外知道。

抑郁症很大程度上和遗传有关

对抑郁症的认知羁绊着我们的行为。虽然被朋友圈里有关抑郁症的文章刷屏,市民王女士对抑郁症的认知仍根深蒂固:就是“想不开,容易走极端。”黄医生指出,把抑郁归结到个人性格上去,这是个比较常见的认识误区。

“固然说,性格相对内向、平日想法偏消极的人抑郁的几率会高一些,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一个人得抑郁是因为性格不好。事实上,很多看起来外向乐观的人也同样会患抑郁。”在门诊,黄医生经常需要跟家属解释,“抑郁不是因为担心太多、想出来的,其实是病人脑子里有生物学基础的细胞功能紊乱存在,不这样想都不行。病人自己也控制不住。”

抑郁症并非只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黄医生说,除了碰到重大刺激,比如亲人突然离世、自身遭遇虐待之类,很大程度上和基因有关,是内源性抑郁症,“受到心理刺激,对大部分人说根本不是什么事,但是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就刺激到了和抑郁症有关的某一基因。”所以说,抑郁症是多基因遗传,一部分人就是易感人群。黄医生解释,“很多人会觉得,抑郁症患者的导火索非常微小,根本不是事儿。那是因为不能感同身受。他们的难过,一般人很难理解。”

抑郁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这是一种普通的病,是可以通过治疗而康复的,就跟高血压一样。”黄医生说,少一点好胜心,对不完美多一些宽容,发展一个爱好,找一个倾诉的对象,适当地放空自己。选择一个适当的运动,坚持下去。“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体育锻炼后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比观看体育运动更加强烈,更加振奋人心。在爬山、踏青归来或赢得体育比赛后,人们的情绪总是很高涨,身体也更放松。这时的心理状态充满了积极的能量。这就是运动为我们体验积极美好的情感、激励自我和挑战自我提供了机会。”

需要提醒的是,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靠量表,但即使是使用自评量表,也请尽可能去专业医院进行评估。“特别是家属,当患者需要倾听的时候,家属就说点什么;当患者需要表达的时候,家属就倾听;当患者不想说也不想听的时候,只要愿意,家属就陪伴左右。顺着他们的意愿走,试着理解他们。”

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药物,很多人都会担心副作用。“其实,药物治疗是很有效的方式,而且现在很多药物,副作用已经大大下降,安全系数很高,病人一旦适应,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黄医生说,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如果病情缓解了擅自停药,会造成病情反复,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本报记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