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站在新起点上腾飞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站在新起点上腾飞

——岳阳市第十四中学跨越发展纪实

来源:

-->

本报记者

李忠立

通讯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岳阳市第十四中学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

言其古老,她自1969年建校,前身为中国石化总公司长岭炼油厂子弟中学,先后易名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岳阳市长炼中学”、“岳阳市第十四中学”,一路走来,蓄数十年文韵,树数代荣光。

说其年轻,她虽历史悠长,然老树新枝,生机勃发,无论是办学设施、育人理念,还是内部管理、学风校风,均处于全市同类中学前列。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强烈的现代教育意识完美融合,使市十四中傲立于教育大潮之上。

改革创新引领新发展,争创一流铸就新辉煌。回眸市十四中极不平凡的办学征程,在跨越发展的激情岁月中,留下了一个个恢弘厚重的烙印,扎实走过的铿锵步履如诗如歌!这份答卷,写得大气,写得震撼!

管理型校园:优环境,创一流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市十四中虽几易其名,几迁其址,但“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校训从未移易,历久弥新。

2007年进入城区办学以来,学校形成了“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惟求创新”的办学思想;形成了“让每位学生家长满意,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让每位教师获得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整体优化,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构建了“学校:规范+特色;教师:优化+特点;学生:合格+特长;校园:美化+文化;设施:现代+一流”的办学模式,努力推动学生、教师、学校立体式发展。

2016年9月,市十四中又将搬迁新校区,一个崭新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将会傲然矗立于南湖之滨!

记者得知,新校区位于南湖大道与金鹗中路交汇处(原湖南理工学院西院),基础设施十分完备,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食堂宿舍一体楼和艺体馆一应俱全,将配备43间先进的多媒体功能教室,多间计算机房、心理咨询室及学生社团活动室,3个市一流的数字实验室和若干常规实验室,配备1个塑胶运动场,7个室外篮球场。

该校校长符新培自信地对记者说:“新校区,新梦想;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奋进,收获更多的成功。”

在他勾勒的蓝图里,新校园宽阔、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教学楼高大雄伟,美轮美奂;综合楼巍然耸立,气势恢宏;学生宿舍与食堂紧紧相连,现代豪华;运动场开阔气派,焕然一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校园不在奢华,有文化就有底蕴。新校园文化氛围将更浓郁,校园亭台、雕塑、艺术长廊、文化墙等文化景观设计将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学校办学理念有机融合,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图书馆藏数目将达到十余万册,涵盖文学、艺术、科学、道德、法律等方方面面,成为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源头;校园艺术节、社团节、体育文化节、优秀传统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将更丰富,成为校园文化创新的内生动力;生态环境将更宜人宜居,绿化率达50%,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生态文明理念将渗透到新校园的各个层面,成为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遵循。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新校园的治理也将更加规范,学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制度将更完善,员工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模式和校园治理体系将更加健全,规范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清洁校园以及平安校园建设力度将更大,校园生态将更加风清气正。

创新型校园:强队伍,讲团结

人心齐,泰山移。市十四中现有教职工18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45人,高级教师81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2余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而富有弹性。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学校严格落实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坚持以“德才兼备”的标准选贤用能,一抓集体学习,二抓民主治校,三抓干部聘任,在学校治理过程中讲民主、讲效率、讲公正,齐心协力谋发展,鼓足干劲争上游。在全市教育工作民主测评中,校长符新培被评为“岳阳市十佳校长”,书记杨锋被评为“岳阳市直教育系统优秀书记”。

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市十四中把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推行“青蓝工程”,建立以“师徒合同”为核心的传帮带制度、以“青年讲堂”为平台的业务培训制度、网络远程培训制度以及外出学习交流制度,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成为学校的重要生力军。在近几年的岳阳市“金鹗杯”教学竞赛等赛事中,该校贺卫国、荣立文等一批青年教师荣获“金鹗杯”金奖,代表了岳阳市的最高水平。

“学校派我们出去比赛,其实更是学习提高的机会,专家、能手云集的赛场上,经常都能触动自己。”一位获奖的青年教师如是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校把团队建设作为提升队伍凝聚力的主攻方向,建立了以“分管校长—教研处主任—学科工作室主任—学科工作室联点教师—任课教师”为主线的学科工作室制度,把集体备课、集体学习、集体讨论、集体研究作为学科工作室的主要职责,把教育研究、常规教学、教改推广作为学科工作室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名师挂帅、骨干唱戏、青年参与、共同进步的生动局面。学科工作室制度实施4年以来,学校师资队伍的团队协作意识大大增强,专业化水准大幅提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狠抓师德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每名教师签订“规范教育行为十不准承诺书”,涌现了一批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好典型。如全国优秀教师毛兰芳,湖南省优秀教师魏建军,岳阳市劳动模范吴云桂,岳阳市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个人周长平、毛朝宇、邹庆莲、李伟斌、张颖、李鹏翔、黄高红、田昕等。

学习型校园:立潮头,提质量

“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共度的生命里程、共创的人生体验。”符新培校长对此颇有见地,他说:“要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构建理想课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课程改革呼唤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呼唤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呼唤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呼唤智慧老师。围绕新课改、新高考,市十四中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总体布局,先后派出多批骨干教师到山东、河北、上海等地学习考察,深入研究外校经验。在尊重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本土方案,形成了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学科工作室为依托、以基本课型的建模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中心、以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平台为手段的“高效课堂”教学新体系,在对接新课改新高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加强“高效课堂”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岳阳市第十四中学高效课堂建设方案》、《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学科工作室考核考评细则》、《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导学案编写规范》、《岳阳市第十四中学教师教学常规规范》、《岳阳市第十四中学班级学习小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并在课堂教学中严格执行,以制度的刚性保证课堂实效。

——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活动,鼓励、引导教师围绕“高效课堂”申报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撰写专业文章,开展集中学习谈论,近几年共申报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若干项,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发表论文80余篇,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英语口语电影教学、教师课堂引导力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学校推广。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去,网络教学、对话教学、翻转课堂、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学校教学新常态。

同时,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力促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走班选课形成特色,音乐、美术、体育课已在岳阳市率先实行自由选课制度;体育竞赛屡创佳绩,男、女排球队一直保持岳阳市第一、湖南省前六的水平;专业教学成绩喜人,重视小专业教学和特长生的培养,每年均有百余名专业考生考上一本或二本院校。“在十四中读书,我们既有上讲台,也常上舞台,更上各种PK台,这些活动真的强大了我们的内心。”这是被名校录取的众多学子们共同的心声。

人文型校园:德文化,润无声

植大树,立大业。因为有爱,所以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得。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市十四中坚持德育首位,开创了“4*2”德育治理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4”即德育管理、德育活动、德育环境、德育队伍四个方面,“2”即两项重点内容。

——德育管理方面,突出常规和安全“两个重点”。常规管理坚持以评促管,建立了千分制竞赛管理模式;安全工作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建立了“安全规范每周讲,安全现象每周评,安全知识每周学”的宣传教育体系。

——德育活动方面,力推学生社团与优秀传统文化“两大品牌”。社团活动坚持“班班有社、人人参社、社社有活动、次次有指导、期期有展示”的社团建设理念,迄今已举办6届社团文化节,原色文学社、演讲传媒社、音乐社、爱心社、环保社、青年志愿者社等一批精品社团已经形成社会影响力,其中原色文学社主编的《原色》杂志在“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最佳社团刊物特等奖。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形式多样,学校制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原则与形式,建立了三个年级既各有侧重又形成系列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精品之作。

——德育环境方面,注重营造和谐与文明“两种氛围”。和谐氛围旨归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着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与新型家校关系。文明氛围则依托创建活动,争创市级卫生文明学校、生态文明学校和法治文明学校。

——德育队伍方面,重视培育班主任与学生干部“两大主力”。班主任队伍培养重责任,通过内部经验交流、外部讲座论坛、外出参观考察等途径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的责任意识。学生干部队伍培养重能力,以政教处和团委为依托组建学生会,通过完善组织领导、健全部门设置、加强岗位培训、规范奖惩机制提升学生干部队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近年来,共有12名班主任教师获得“岳阳市十佳班主任”称号,27名学生干部获得省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十四中的学生不但会学习,还很会玩,在十四中没有死读书的学生。”很多学生家长都这样由衷的给予高度评价。

几多艰辛,几多辉煌。市十四中在教育教学、科研攻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些年来累计共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350多个。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均走在岳阳市前列,先后荣获“湖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逐年增多,上线率稳步提升,本科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先后有康佳美、彭羽、杨晓帆、王珺、陆姗姗、向导等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公认,是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中国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以及湖南城市学院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排球队、篮球队、音乐队、美术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大赛,共斩获团体和个人奖项200余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充满光明的未来,只争朝夕的市十四中人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怀揣着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对教育的无悔追求,对孩子的深情厚爱,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谈到“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符新培校长信心满满:以《岳阳市第十四中学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对接教育新常态,深入贯彻发展新理念,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着力培育办学新特色,朝着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迈进,朝着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流名校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十四中将借着9月新校区搬迁的东风,把学校建成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习乐园,建成岳阳人民身边的好学校,岳阳基础教育的排头兵,岳阳人文精神的根据地,续写老牌名校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