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域旅游绘蓝图水墨丹青不胜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全域旅游绘蓝图

水墨丹青不胜收

——我市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侧记

来源:

-->

沿南湖岸线,听湖风呢喃,乘风骑行,凝望远处的点点帆船、青青苇叶;驾一轮游艇,感受白浪飞溅,不由得呼出一声爽哉。

在傍湖而建的洋沙湖度假区品茗,呼吸乳白色遮阳棚下最纯净的空气,在嫩绿蔓延远方的高尔夫球场里挥杆,集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公馆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五一”小长假岳阳旅游高位运行、平稳有序、红红火火、亮点纷呈。全市共接待游客183.76万人次,同比增长37.57%;实现旅游总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38.55%。这只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强劲态势的一个缩影。

一组组骄人的数据,展示着岳阳全域旅游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十二五”期间,我市接待旅游人次增长126%。特别是2015年,通过加大营销策划力度,全市接待旅游人次增长34.7%,是人气最旺的一年。五年来,累计实施投资过亿元旅游项目13个,规划总投资779.3亿元,现已建成国家3A级以上景区21家,南湖旅游三圈、洞庭湖博览园、3517文旅新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正逐步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2015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收入332.7亿元,占GDP比重11.3%,比“十一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全域旅游态势加快形成,旅游已成为岳阳支柱产业之一。

审时度势

发展思路高屋建瓴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在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盛荣华明确提出“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并提出“建设要素齐备、服务优良、人气兴旺、独具魅力、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思路;在4月18日召开的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盛荣华一语破的,要深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齐基础配套等要素不完备、精品线路整合不够、策划宣传营销不够等三大短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令人流连忘返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为龙头舞动三产业全面提质升级。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市长刘和生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两年旅游总人数、总收入“两个翻番”的目标。在4月25日召开的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刘和生要求,要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把旅游业作为三产业龙头来抓,突出抓好3517岳州古城、环南湖13118工程、天岳幕阜山、洞庭湖博览园、屈子文化园、洋沙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古城旅游、山岳旅游、江湖旅游三大板块,要抓紧君山岛(芦苇荡)和野生荷花世界的经营权转让工作,引进战略投资者,探索旅游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升温。

顺势而为,时不我待。4月5日召开的市委第27次常委扩大会议提出旅游产业是精准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产业的龙头,岳阳要把全域旅游作为大众旅游时代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按照全域化的要求配置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布局、推进景区建设、加强执法管理、融合产业发展,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营和管理。着力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把岳阳打造成令人流连忘返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平江县进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岳阳县提出了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临湘市、华容县、君山区、屈原管理区按照全域旅游的要求重新编制了旅游规划,湘阴县、南湖新区、汨罗市、云溪区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我市申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直各部门支持给力,交通部门优先建设旅游公路,财政部门积极安排发展经费,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合力推进旅游项目。市旅游部门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市域1+9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岳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岳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30)》、《洞庭湖博览园概念性规划》等12个规划文本,正在编制《岳阳市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的意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意见》、《岳阳市旅游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岳阳市旅游促销奖励办法》等文件。注重发挥旅游产业先导带动作用,加快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现已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家,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35家,君山区、屈原管理区农业休闲旅游异常火爆,全市涌现了一批“旅游镇”、“旅游村”,岳阳旅游正在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加快转变。

策马扬鞭

项目建设突飞猛进

市委书记盛荣华明确要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速提效提质。”并亲自调研、洽谈和推动旅游项目建设。2015年12月1日,他亲自率队到国家旅游局进行工作汇报和项目对接,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岳阳纳入到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的整体营销和线路整合中,并大力支持岳阳建设中国洞庭湖生态湿地旅游示范区。刘和生市长亲自担任市文化旅游帮扶领导小组组长,全方位调度旅游工作。

江风吹雨濯征程,百丈阑干爽气新。我市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努力将旅游资源变成旅游产品,继而做成旅游产业,共策划包装洞庭湖博览园、3517文旅新城、环南湖“13118”工程等旅游综合体及各类旅游项目113个,其中56个项目进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项目库,13个项目进入省“251工程”;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加大旅游战略投资者引进力度,共引进旅游项目47个,规划总投资973亿元。

潮起云涌满巴陵,如火如荼战犹酣。湘阴县顺天集团开发建设洋沙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已完成投资30多亿元,计划2017年开业,成为休闲度假的综合体、长株潭后花园;平江引进中惠旅公司开发石牛寨景区,目前已在新三板上市;累计实施投资过1000万元旅游项目46个,完成投资265亿元。亚马逊水上乐园仅用9个月时间即建成运营,当年实现门票收入4500多万元;天岳幕阜山、临湘红色乐园、华容何长工纪念馆、屈子书院等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南湖新区融资建设了茶博城、购物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南湖三圈今年将全部建成开放;岳阳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平江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湘阴县左宗棠故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平台,累计融资110亿元,成功开发洞庭山庄精品酒店、左文襄公祠等项目。与此同时,创新景区运营机制,推进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加快君山岛景区(芦苇荡)和野生荷花世界景区整体开发,我市已与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岳阳楼君山岛景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石牛寨、张谷英、大云山、华容棉文化博物馆等景区内涵的不断丰富,华容人家、虹宇生态园、清水村采摘、上山下乡、金沙山庄、闵家新村、鹤龙湖农庄、189白云山农庄、兴源农庄、纯溪小镇等乡村旅游点提质升级,要素更加完备,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关注。

注重策划

旅游营销风生水起

策划为王,创意营销。我市旅游部门坚持以市场大开发推动旅游大发展,全方位拓展客源市场。依托旅游创意打开市场,采取独具特色的营销策划制造卖点、吸引眼球,特别是“背《岳阳楼记》免门票”活动影响深远,全国上千家媒体争相宣传,岳阳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扩大;张谷英景区着力打造“孝友文化”品牌,其他景区相继推出“连云山大变飞机”、“倒走钢丝”、“鸟人大赛”、“玻璃栈道舞蹈”等活动,今年接待旅游人数快速增长。

节庆造势,激情飞扬。依托节会活动打开市场,运用市场手段成功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天下江湖、畅游岳阳”系列活动、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团湖荷花节、中国黄茶节、张谷英民俗风情节等活动,中央电视台《寻宝》、《乡约》等栏目相继走进岳阳,进一步打响“楼岛湖花鸟舟情”旅游品牌,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现实的竞争优势。

区域联盟,共促发展。依托区域合作打开市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京广高铁等区位交通优势,加强与长江沿岸、洞庭湖沿线等城市区域合作;通过举办“高铁遇上游轮”专题活动,促进31个城市成功结盟,实现豪华游轮常态停靠,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18%;主动融入大湘东旅游经济带,与九江、咸宁等6个城市建立区域联盟,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依托精品线路打开市场。重点推介江湖名城游、生态休闲游、湘楚文化游、黄金自驾游等精品线路,推动客源市场向优势景区、精品线路集中,实现了产品线路错位发展、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体系;出台《旅游营销奖励办法》并予以实施;在车站、码头、高铁站设立旅游咨询点8个,实现常态化服务;争取省委宣传部和湖南各大媒体支持,拍摄岳阳旅游专题,打造岳阳旅游形象和品牌;正在策划生态旅游节和爱情文化节的活动方案……2016年1至4月,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088.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6%、51.67%,排名全省第二,旅游业发展来势良好,这与高质量、全方位的营销手段密不可分。

梧桐枝叶茂,自有凤来仪。4月6日-9日,五一小长假来临之前,环行洞庭—大型生态旅游文化采访活动启动,省内22家媒体共52名记者来岳阳集中采访4天。从4月12日至23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湖南日报等重点媒体的多批次记者、摄影进驻岳阳,以直播、录播、访谈、采访等多种形式,报道岳阳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4月21日至23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于黄金时段直播、录播了多个景区景点。我市的岳阳楼景区、君山岛景区、南湖风景区、张谷英景区、东洞庭湖湿地观鸟、找麋鹿、临湘聂市老街、屈子祠、六门闸全鱼席、汴河街巴陵戏、长乐故事会、屈原区惠众农庄等重点景区和民俗一齐登台亮相。省旅游局陈献春局长高度赞扬岳阳这次活动舞活了龙头,整合了洞庭湖资源,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彰显了“大门户、大名片、大引擎、大基地”的作用。“岳阳有山有水、有江有湖、有楼有岛,是一个极具江南特色的水墨丹青城市,岳阳正积极探索一条生态与旅游‘联姻’的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生态旅游发展全过程,使岳阳真正成为大众心目中‘宜游’‘想游’目的地。”市长刘和生在接受“环行洞庭-聚焦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大型主题采访时踌躇满志豪情满怀,承载着全体岳阳人的梦想,一幅全域旅游的恢弘蓝图正在巴陵大地这块旅游热土上绘就。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美丽的巴陵古城,飞旋出一支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大众旅游的新乐章。

本报记者

通讯员

张耀华

●南湖新区

近年来,南湖新区始终注重凝聚旅游品牌效应,大力推进旅游新区,精心打造了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为载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品牌。利用水系岸线,串联起环南湖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兼具旅游休闲功能的城市山水生态体系。

随着湖滨大道、临湖公路赶山路、南津古渡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先后竣工,天灯咀水商业街、湖滨城市综合体等战略项目启动招商,岳阳韩国首尔医院、市中心医院和刘山庙五星级酒店、龙山精品酒店等公共服务项目相继落户南湖,加上洞庭湖国际公馆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等大型旅游综合项目的开发建设,南湖将成为岳阳城市生态最美、人气最旺的旅游胜地。

●君山区

全域发挥“旅游+”功能,加强农业、工业和文化等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共同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发挥虹宇生态园、乡村之恋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农家乐的提质升级;培育发展广兴洲镇放心菜观光基地、新洲村美食街、洞庭湖生态渔都、柳毅路人行道风光带及绿色葡萄走廊等旅游景点景区。对洞庭湖绿色食品产业园、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进行景观建设,并设计开发参与度较高的体验项目,挖掘以明代官窑为代表的原住民文化,以洞庭湖生态渔都为代表的洞庭湖渔船文化。

●平江县

平江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响亮的生态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红色资源,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打造全域旅游。

目前,全县拥有“绿色产业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福寿山—汨罗江国家风景名胜区”、“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7处国字号品牌,4A景区2家,3A景区4家。还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加义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1个(长寿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2个(姜源村、盘石村),“福寿山矿泉水”被评为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九狮寨茶叶被评为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白云毛尖”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山润茶油”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平江酱干”获评中国地理标志性证明商标。

●湘阴县

截至2015年,湘阴县共引进洋沙湖、青龙湖、凯佳生态园等大型休闲旅游度假项目10多个,总投资近120亿元,其中,湖南顺天集团投资的洞庭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总投资达100亿元,是湖南省旅游项目建设“251”工程重点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17年7月开园,将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岳阳县

“十三五”期间,岳阳县将强力推进“旅游兴县”战略,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积极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培育以张谷英景区为龙头的孝友文化旅游品牌;培育以东部山区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培育以高档农产品为重点的特色美食旅游品牌。全方位推进旅游宣传营销。

●华容县

华容县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与第一产业融合重点是:加快发展新S306沿线、万庾新生村等休闲观光农业,高起点包装洞庭湖油菜花海、桃花山农耕文明寻源、品“华容芥菜”等观光农业,与第二产业融合重点是:以华容工业集中区为中心,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打造华容工业旅游经济长廊。与第三产业融合重点是: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信息、交通、健康养老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会展演艺、文化剧目、文体休闲等产业,让华容旅游蕴涵文化气息。

●汨罗市

汨罗市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强力推进屈子文化园建设,建好了入园公路、楚堤、屈子祠学校、屈子书院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书院二期工程、旅游路、环园路、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分片区建设开发以屈子文化园、屈子祠、屈原墓、古罗子国等为重点的历史人文旅游片区,以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端午习俗长廊、水上娱乐中心为重点的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片区,以“三街九巷十码头”为重点的新市古镇风情旅游片区,以国家“非遗”长乐故事会为重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片区,以汨罗江龙舟竞渡中心为基地的龙舟运动体验区,打造一个集参观游览、休闲度假、体验参与及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区,向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屈原端午龙舟文化旅游目的地进军。

●临湘市

临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精彩北大门,品质新临湘”的新战略,核心就是“打造全景临湘,构建全域旅游”。主要框架由一个中心加三个片区的“1+3”模式构成,一个中心是:以城区为中心的城区创意文化旅游中心;三个片区:一是沿河湖历史文化旅游走廊;二是龙窖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三是桃林河两岸农耕文化旅游园。将“全景临湘,全域旅游”定位为临湘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口,全面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屈原管理区

屈原管理区树立全域旅游的概念,把屈原作为一个整体景区打造。目前,区委、区管委已开展《农旅结合乡村旅游及城乡一体化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突出“五大板块”,积极打造具有屈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五大板块”,即:以河湖连通、荞麦湖湿地为核心的亲水板块,以河市老街、营田古镇为代表的特色城镇板块,以东西大堤和凤凰山为基础的绿道板块,以屈子庙、罗子国都城遗址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板块和以长沙、岳阳后花园为目标的运动、休闲板块。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