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抗生素不能随便打别一感冒就输液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多省相继取消门诊输液,专家提醒

抗生素不能随便打

别一感冒就输液

来源:

-->

前两天天气晴晴雨雨、反复无常,感冒发烧患者急剧增加。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烧,但不少人一感冒发烧,就催着医生开抗生素、输液,导致各家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根据去年安徽卫计委公布的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型感冒和病毒性咽喉炎是不需要输液的。今年,浙江、江西、湖北、深圳等地部分医院开始取消门诊输液。专家提醒,如果不是输液的适应症,就没有必须输液。医学界倡导的用药途径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治疗

输液是一种治疗疾病时的给药途径,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推注和点滴、局部用药等。“现在所说的输液就是静脉点滴。其中最常用、最安全、最简便的是口服,如果疾病用口服给药完全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就应该用口服给药的途径。”专家介绍,输液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种: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病人;剧烈呕吐、腹泻的病人;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严重感染、水肿等病人。输液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主要是两方面:造成药物附加损害,增加不良反应;频繁输液会损害心脏和肾脏功能。在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中,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病程在三天以内、体温38度以下、精神状态好的也是不需要输液的。

除了呼吸道感染疾病外,不需要输液的疾病还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在38℃以下)、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急性鼻炎、急性喉炎等24种内科常见病,轻度软组织挫伤、老年性骨关节炎、慢性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等18种外科常见病,小儿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4种儿科疾病,以及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等7种妇科疾病。

三类患者“爱”输液

在我国,儿科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市一医院儿科主任廖祥福介绍,对于儿童来说,其实只有两种情况下患儿才需要输液:一是经胸片证实,儿童患有典型的肺炎;二是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伴有持续高烧不退的症状,同时白血球明显增高达到2万-3万,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反应蛋白测定指数也明显上升。普通流感和无脱水症状的腹泻通常不需要给孩子输液,输液须看致病原因和病程阶段。

但现在的情况是,一半以上患儿只是感冒后出现轻微发热症状,一些孩子的白血球指数还偏低,根本达不到输液条件,但近1/3的家长还是主动提出输液的要求。“感冒发烧就给孩子输液,是家长的一个误区。我每天要劝导不少这样的家长,任何感冒发烧都有其病程,一般要一周左右痊愈。面对孩子发烧一定要有耐心,无论吃药、打针还是输液,都不可能立即见效。”廖祥福无奈地说。

昨天晚上,一位感冒患者来到市三医院急诊科,“医生,我严重感冒,难受死了,给我输点消炎药。”“感冒的治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没有必要输液最好不要输液。”值班的医生足足解释了十分钟。临走,他还是有点不服气:我想输液,不就是想让病好得快点吗?

市三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告诉记者,主动要求医生开输液医嘱的患者主要有三类。首先是学生群体,一些家长担心感冒影响孩子学习,会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希望让孩子早日康复。其次是年轻的白领群体,这些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愿意采用各种方式减短病程时间。最后一种是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中老年人为避免自己发病,采用输液方式以求达到身体保健目的。

感冒输液不一定好得最快

专家表示,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性季节流感整体病程发展都需要一段时间,输液不一定好得最快。比起口服药物和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可使血液中药物浓度短时间达到最高,患者感觉上会比较舒服,但这并非是减缓病程最有效的方式。此外,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一般使用口服药物即可达到治疗预防效果,只有在化验指标异常或疾病指征明显的情况下才需要输液。

专家提醒,输液的药物中有六成以上是抗生素药物。实际上在门诊,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病毒造成,不需使用抗生素。由于静脉注射的药物会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药物中的有毒物质也会直接作用于脏器造成损害。而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以及肝脏,身体会将有毒物质分解,使很多细菌被破坏,然后再输送到全身。因此,输液的不良反应要多于肌肉注射和口服,且比较凶险。因此,专家提醒市民,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本报记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