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平江城关镇:和谐共进谱“新”篇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平江城关镇:和谐共进谱“新”篇

来源:

-->

清晨,平江县城关镇,当这座充满活力的城镇露出第一缕曙光,无数朝气蓬勃的面孔汇聚成滚滚人流,奔向各个园区、基地、工地,奏响一曲曲生动的发展乐章;入夜,徜徉于县城绿道,树影婆娑,游人如织,城市显现出一幅幅生态优美、安定和谐的美好景象。

城关镇,是平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平江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该镇面对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和改革改制关键期时各种遗留问题集中爆发的复杂局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以打造县域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县域“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和商贸物流发展辐射区为目标,突出抓重点、攻难点、保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励精图治、铿锵前行。

社区改革

管出社区新面貌

城关镇是平江县城发展的主阵地,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如雨后春笋,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于社区管理未及时跟进,造成许多地方管理上的“真空”。该镇月池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徐次昌称,一个门牌号最多的居住着200多户,2011年邮递员共送来57封无法找到具体地址的邮件,社区动用5名工作人员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一一找到收件人,急救车找不到地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社区管理上形成的“真空”地带,由此还带来综治维稳、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怎么办?月池塘启动社区建设工作,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形成了“二三四”(党组织、居民自治二种设置,先锋岗、走访调查、民主评议三项活动,学习教育、党员管理发展、党员服务居民、创先争优四种机制)工作法,建立“一体三化”(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为一体,信息化支撑、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先后荣获30多项荣誉,其中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12项,其典型经验还受到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的高度肯定。

月池塘社区仅仅是城关镇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2012年,该镇全面推进社区改革,将原有8个社区调整至16个社区,全面推行社区、服务站、居民小组“三级管理”,800多名志愿者也积极投身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水平提升后,问题迎刃而解,群众满意度提高。计划生育、综治民调、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连续多年保持市、县先进;近五年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14年、2015年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平江县综治民调全省排名从63位跃居到27位,城关镇功不可没。

民生实事

迎来幸福新生活

9日上午,寺前社区袁卫芳来到原航运公司家属楼走访,正在围着电烤炉看电视的78岁退休职工苏摩如立即将他迎进家里:“你们来,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办实事的!”

在城关镇推进社区改革前,这里同样属于无人管的“真空”区域。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该家属楼,因公司破产后未进行整改,房顶漏水、下水道堵塞,房屋破旧不堪,下岗职工无力翻修。社区改革后,城关镇将其与原平江县氮肥厂、玻璃纤维厂等6家破产企业列入寺前社区管理,自2014年起实施“棚户区综合整治”,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房屋和小区生活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改。

比较起近年来生活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苏摩如充满了感慨:“3年前,孙女带男朋友回来,到了小区门口都不好意思进来。现在不仅环境好了,社区还帮我家解决了一套廉租房。”

民生,是中国梦的落脚点。如何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全面小康中普享发展成果?回眸“十二五”,城关镇用事实向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情怀答卷:

——完成秀野大道、首家坪大道、沿江风光带等上百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县城框架拓展到25平方公里;建成天岳广场和天岳大道最美一条街,其中,天岳广场地处新老城区交界处,是平江商业黄金地段;实现县城重要地段主次干道的“白改黑”;硬化背街小巷100多条、升级改造菜市场7个,仅2015年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改造背街小巷70条及部分下水道;总投资概算1500万元的严家滩广场,预计2016年2月底竣工,城镇面貌全面改善。

——民生保障稳步发展,城镇低保、农村五保、助残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共争取农村危房改造787户,发放危改资金400多万元,新增廉租房1260套,发放补贴600多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到99%;敬老院扩建工程进入国家“霞光工程”,为120多名五保老人和孤残儿童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累计新增就业人口8000多人,减少贫困人口2000多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五年规划

勾勒发展新蓝图

经济建设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助推器”。回眸“十二五”,城关镇经济建设硕果累累:建成全省最大的家居建材物流园,全县首个摩托车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全面带动家居、建材、摩托车等商品“划行入市”;先后引进阳光大酒店、万汇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余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余家,以新型商贸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现代农业为支撑、新型工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成型。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2亿元,年均增长20%;财政总收入逾亿元,年均增长6%;规模工业增加值12亿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0%以上,分别达到7332元、21336元。

在高歌猛进奋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中,城关镇早已成为平江县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目前,平江与通城、修水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将为城关镇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商贸市场、文化旅游和生态五保一体化上争取更多的合作与政策支持,加之城关镇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实现互联互通,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岳阳增长极建设的关键支撑点,为城关镇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新年表示:“面对不可多得发展机遇,只有主动作为,才能在新一轮发展大势中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规划是前行的新动力,发展的奠基石。为此,城关镇精心编制了《“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坚持“绿富双赢”发展理念,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将城关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一江两岸,滨水新城”,打造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全国知名的美丽幸福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城关镇将打造县域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县域“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和商贸物流发展的辐射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1.44亿元;城镇化率达到80%,城乡三项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0680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30元,年均增长9%;新增就业人口8000人,减少贫困人口1500人。本报记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