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育花开满园春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教育花开满园春

——市教育体育局助推“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走笔

来源:

-->

本报记者

李中立

刘志恒

通讯员

刘中华

胡义兵

教育是民生,体育是民福。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和引领,紧紧围绕“公平与质量”这一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开创我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题记

新年伊始,回眸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年”和“教育管理提升年”,全面打造“清洁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有效提升了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有效服务了我市“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

阳光服务

百姓办事更便捷

在岳阳打工的河南籍赵女士就孩子入学的问题,向市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网上咨询,很快得到了详尽的回复。赵女士惊喜地给了“点赞”。2015年,市教育阳光服务中心共受理服务事项11082件,办结率99.6%。

近年来,我市转变教育服务方式,在市、县、校建设了372个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站、点),集办事指南、政策咨询、举报受理、舆情回应、信息公布等于一体。在运行机制上,实行服务与政务并举。平时开设1至3个服务窗口,科室干部分期分批到中心值班接访,局领导定期到中心约访。某些阶段性工作,如招生考试、民办学校办证、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招聘等,主管部门在阳光服务大厅设立专窗,现场接访。

同时,创立教育阳光服务网上平台,与市政府12345热线、市长信箱、局长信箱链接。群众需要申办、咨询和投诉的,“足不出户”,网上办理,一键成功。阳光服务中心对重要事项,采取电话回访、上门拜访、重点约访等形式,回访追踪。办理不到位的,及时“补火”。市局中心对20多起重点事项现场督办,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市建设教育阳光服务中心(站、点),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网对网”的服务,实现了“人不上楼、事不出门”,优化了行风,赢得了民心,被省委深改组《改革简报》专题推介,《湖南日报》头版头条进行报道。与去年同期相比,市政府12345热线、市长信箱教育投诉量下降20%。

全面改“薄”

危旧校舍换新颜

“现在的孩子们真的幸福,教室温暖、明亮,食堂干净整洁,人工草坪操场安全又漂亮,这一切都让我们家长感到舒心、放心!”前不久,在平江县张市中学采访时,村民何浩特开心地说。薄弱学校改造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让众多农村学子享受到就学的快乐。

以前,不少农村学校因年久失修、水电设施等严重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师生、家长们为此忧心忡忡。近年来,我市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惠民工程,加大维修改造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把学校建成真正让“家长放心、师生安心”的教学场所。据统计,我市利用中央和省薄改专项资金2.99亿元,改造薄弱学校477所,改造面积29.8万平方米。投入1.519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112所。投入3642.8万元,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7所。这标志着:经过8年的努力,我市完小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都已建成合格学校。

在改善薄弱学校的同时,加强市直学校调整、改造和建设。投入6600万元对巴陵中学、游泳学校、岳阳中学、市十三中等学校进行提质、改造,动工的大小项目近50个,市直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全省第三轮“两项督导评估”中,岳阳楼区、云溪区获优秀等级,并认定为教育强区。两区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认定。

如今,在广袤的乡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笑容最多的地方也在学校。往日一个个“灰头土脸”的校舍,经过改造后,都变成了整洁、美观、生机勃勃的美丽校园。

阳光招生

教育公平风气正

教育公平的首义是教育机会的均等。为切实推进教育公平,办有良知的教育,2015年,我市继续开展了一系列教育“阳光工程”,最大限度确保了公开公正公平。其中最有影响、最受人民群众拥护的措施是“阳光招生”。

前些年,我市初、高中招生工作由于择校现象严重,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招生期间,局长不能“开机”,校长不能“开门”,工作人员不敢“回家”,教育正常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干扰。2012年开始,市直学校先行先试,率先推行“阳光招生”。尽管压力很大,但教育部门克服困难,全部按章操作,不搞“例外”,“阳光招生”得到有效实施。2015年,市教育体育局将“阳光招生”作为教育系统践行群众路线的惠民工程向全市推开,市区和各县市区上下联动、相互呼应、互为支持。

依托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实施招生,是我市阳光招生的技术特点。目前,我市网上招生系统已基本定型,从考生名册生成、网上评卷、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网上查询录取结果到网上新生注册,全部在网上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网上招生。

阳光招生保证了学生公平入学,有效遏制了“择校风”。小升初毕业生以家庭住址为依据就近免试入学,确保了90%的新生就近入学;省级示范高中招生实行“分指标,控底线,奖优秀”;普通高中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取”;职业高中按志愿录取入学。普通高中择校生由往年的40%下降到今年的10%。2015年市区11324万名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入学;市区初中学生共9645人参加中考,普高录取6000人,广大学生按中考成绩和志愿录取相应学校,就学愿望得到最大满足和保障,无一人线下录取,录取工作操作规范、秩序井然。“阳光招生”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家长普遍对“阳光招生”满意,要求我们阳光到底。《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推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致认为“阳光招生,给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带来了一股清风”。

名师带动

教育质量稳步升

2015年高考,我市再创佳绩,文理科平均成绩分别高出省平19.82分、5.55分,均排名全省第四;文理科二本上线率分别比省平高2.05个百分点、0.12个百分点。全国1537所高校在我市共计录取新生26380人,录取率86.14%。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我市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育体育队伍。开展“巴陵人才工程”名师评选,充分赋权基层学校,通过教师座谈、学校推荐、专家评审,有效提高了评选工作的参与度和公信力。设立了“名师工作室”,着力推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实施“十百千”园丁工程,努力打造十名教育专家、百名教育名师、千名教学能手的专业团队。近三年推荐国家级、省级名优教师36名,评选市级优秀校长、班主任、最美乡村教师560名,让教师充分体现从业荣誉感。

2015年,市教育体育局认真落实市委“四海揽才”决策,将2015年教师招聘计划全部纳入其中。组织市直16所学校(单位)到长沙,参加市人才领导小组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从招教计划、初评方案,到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均由学校做主,局机关负责政策把关、公开公示。通过“四海揽才”,我市引进高学历、高素质教育人才49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占24.5%,211和985院校毕业生占40.8%,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为历年招教之最。

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多层次的培训。组织校长、班主任、教研员分别到北上广深专业培训中心进行重点培训。遴选24名精英教师,赴新加坡进行出国培训。全市近万名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参培率100%,结业率100%。截至目前,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96.4%、96.2%,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3%,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达53.3%。

“三区”援教

促教育均衡发展

“平江,好山好水好风光,让我心潮澎湃;通过了解和交流,平江人民的纯朴和热情早已根植于我的内心,同时也增添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愿以爱心为经线,以耐心为纬线,安心编织经纬网,服务老区教育;携手新老援教队员,带上快乐和笑容,带领学生一起出发。”这是我市的张春华老师在平江援教的感言。

2015年,是“三区”援教的第二年,我市继续选派出130名优秀教师到平江县、新化县精准扶贫援教。援教教师都分配到受援地乡镇学校、村级学校(教学点)任教。任教的同时,援教老师还通过集体备课、举办讲座、开设公开课等多种形式,帮助当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力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在2015年全省“三区”援教工作会上,市教育体育局作了典型发言。

尊师重教

提升教师幸福感

现在,教师津贴、‘五险一金’由财政不低于公务员标准;每年可享受免费的体检;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细数起2015年岳阳尊师重教的新举措,市七中教师陈新梧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越来越幸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尊师重教,需要精神嘉奖,但更要紧的是为教师提供体面的待遇,免除教师后顾之忧。2015年开始,我市着手实施了“尊师重教保健康”活动,建立教师常规体检制度,全市教师享受了一份最温馨的福利。同时,我市教师待遇保障有力。全市教师津贴、“五险一金”由财政全额预算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边远山区、库区、湖区教师,每月享受一定的特殊津贴。高中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和新进教师工资由财政全额预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非税收由财政全额返还。全市广大教师工资水平得到极大增长。

近两年,全市还按照“一户一套,一人一间”标准,将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统一立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质量监管”,建设教师周转房1782套。此外,我市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改善工作环境,关心关爱特困教师,救助慰问特困教师3000多人。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厕所、寝室、水电、门卫室等改造,让广大教师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

创建“三园”

办学品位上台阶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2015年,我市扎实开展了清洁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的“三园”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办学品位。

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教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开展了工作讲评、表彰、部署,递交了责任状。投入68万元,开展市直学校幼儿园门卫室标准化建设。我市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了校园及周边安全整治,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6处,现场纠正违规行为26处。此外,我市还加强了“三大考试”安全管理,16.2万名考生参考,1.4万人次参与组考,考试平安顺利。

在创建清洁校园活动中,市直学校清洁校园立项7个。联合市食药监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对50所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进行了联合督查行动,下发监督意见书46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份。

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市直书香校园立项12个。组织了“墨香书法展示”比赛,校园网站、校报校刊、主题团队活动评比。开展了“语文主题学校”实验观摩研讨活动。

促进就业

职业教育有特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市委市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富民强市的重要措施,纳入全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资源配置、教育投入上向职业教育倾斜,职业教育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彰显。目前,全市3所高职院校均为省示范院校。全省700多所中职学校中仅有33所被评为国家改革示范中职学校,我市占5所。全省评选13所卓越中职学校,我市有2所。我市职业院校的“示范特设专业群”等6个项目参加全省角逐,全部获得通过。

校企合作方面,我市坚持素质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训结合,举办了第二届校企合作大会,30所职业院校与160家企业、工业园区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蓝领人才。目前,我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90%以上,就业稳定率巩固在80%以上。农民培训方面,各职业学校开展技能农民培训5万余人次,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和创业生力军,为我市“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体育攀高峰

三健儿挺进奥运会

成功举办了全市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第三届中年业余篮球俱乐部联赛、第一届机关乒乓球比赛和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湖南赛区岳阳选拔赛;成功举办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岳阳站)的赛事活动,来自全国各省市的60多支队伍2000余名选手参加,我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组织奖;举办了首届“全民健身挑战日”活动,近6万人参加,群众现场参与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1.09%,超过常德市,取得这一活动关键PK指标的胜利,我市获“参与率”优胜杯和“国民体质监测达标”优胜杯。

2015年,通过强管理、重督训、抓队伍、深布局等一系列举措,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显著增长。2015年,我市组队参加了游泳、射击等18项省常年锦标赛,获得了金牌32枚,银牌29枚,铜牌28枚的好成绩,参赛人数较上周期第一年多了100多人。

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我市获得了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1枚,并获得了女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其女子运动员周琳在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子300米栏冠军,女子1000米异程接力冠军,女子团体项目冠军,为我市争得了荣誉。

在福建举行的全国首届青运会上,我市有5名运动员参赛,获得了跳远第二名。在2015年全国女子自由式摔跤冠军赛上,我市运动员周倩获75GK冠军。前不久,我市运动员彭林和熊敦翰现役的中国女子水球队两战完胜日本,成功晋级里约奥运会。这就意味着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市3名运动健儿获得了“入场券”,并有望夺得奖牌。

展望2016年,市教育体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着力办好教育体育民生工程,为服务“一极三宜”江湖名城作出新的贡献!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