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竹篾匠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竹篾匠

来源:

-->

◆周

桃花村东山头那里有一大片竹林,因为竹子的叶子常年是青绿色,村民们就喊这片竹林为“翠林”。

这天,老李头起了个大早。他隔三差五地就会上山砍竹子,这竹子啊要鲜竹才能够做出竹篾来。竹子好啊,有韧性,刀劈抽丝后能编能轧。

老李头是村里仅留下的竹篾匠了,他没有娶妻生子,几乎做了一辈子的手艺。竹篾这门手艺“砍、切、拉、编、磨”全靠一双手,好的竹篾匠劈出来的篾片,粗细有致,青白分明。一点毛边都没有。可他们的手,无不一双不是粗糙如同老旧树皮,指节也是弯曲变形的。

师傅那一辈的竹篾匠可风光,村中小到家用的簸箕筷筒大到新婚嫁娶的家具,人人都离不开竹篾匠,师傅那时候就常常是东家做完了西家请。每每有人到老李头师傅这儿报个信儿请师傅做竹编,师傅只要是得了空,第二天的大清早就会带着还是学徒的老李头上山砍竹子,然后再回来拉条儿、劈丝,再进行编制。有时候一些小物件的话,在傍晚下山前,师傅和老李头就会赶工做完。师傅坐在门槛儿口,猛地吸了口烟,然后用他已经变形弯曲的手指弹了弹烟灰:“手艺人可和别的人不一样,上了年纪就做不成了,就算做出来了也尽是些破落玩意儿。我得趁还有些年岁,多用咱们桃李村的竹子,给大家伙儿添些物什。”。又过了些年头,师傅的手开始哆嗦,脚也不太利索了,师傅便不再做手艺了。老李头接下了师傅的担子。他十六岁就开始学竹篾这门手艺,可如今他都没有找到徒弟来继承自己的手艺,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几乎没有人再来买他的手艺,竹篾他却仍是天天做,家中都已经堆积成山了。

老李头砍完了竹子,用麻绳结结实实地捆好,再在扁担上固定好,扛到肩上边下山边止不住地摇头,桃李村的这门手艺到自己这里只怕得断了。在下山前,老李头望了一眼东方泛起鱼肚白的天空,太阳才刚刚探出头,将天空染上了几丝红晕。师傅以前带他上山,指着刚刚升起的太阳说:“我老了,指不定哪天就倒了,往后咱们村的手艺,就得靠你们年轻人了。”想到这里,老李头深深地叹一口气,又加快脚步匆匆地下山了。

砍完竹子,老李头就如同往常闷在家里编竹条、做竹器。

过了些时日,老李头照常上山带着自己的竹刀和背篓上山去砍竹子,却发现山上隐约传来人的声音,他内心隐约感到稀奇,赶忙上前,竹林里有不少人。有村长、村委会书记等一干人,还有些老李头从未见过的外来人,其中一个带着金丝边眼镜的人被包围在人群中央,一手拿着图纸,另一只手拿着笔在纸上画着圈。他走近他们却是听到一句:“你们桃李村这片竹林是留不了了。”村长等人闻言不说话也只是叹气。“你们什么人!谁要砍了我们村的竹林!我看谁敢!”老李头蹭上一股火气,将扁担往地上重重一丢,冲上前去,将竹刀插入泥地里近好几寸。众人皆感到惊愕不已。

“他是……”

“我们村的竹篾匠,老李头。他这手艺干一辈子了,领导们也别怪他今天跟咱们急。”

“现在可不时兴这手艺了,城里头都用机械生产的呢。”

“咱们村就是因为这座山走不出去,这竹林啊,必须得铲平了。”村长无奈却坚定地说,“专家说了,咱们村这么穷首先就是一个修路的问题,政府现在给咱们出资,交通发达了,咱们村才能富起来啊。”

“老李同志你好,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希望你可以支持我们的工作。”专家也很有耐心地解释。

老李头一语不发,转身提起竹刀和竹担,慢慢地下山走去。村长看着他下山的背影,只觉得向来身体硬朗的老李头有点佝偻了。

这一年来,山上动工修路,村里进来了很多人和机器,这些庞然大物有着轰鸣声震天的声音,村里大家伙都来看热闹,老李头只去见了一次。他看到了遍地残骸的竹林。

他回到家,用他最后砍下的竹子,用他几十年的手艺,去做最后的作为竹篾匠的事。他将每一根竹子一点点洗净,他搬出自己的凳子,带上老花眼镜,系上围裙。坐到房檐下,他用自己弯曲的指节缓缓抚过竹条……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