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惹上刑事案
来源:
-->
城区开车,车多人多,有车一族在行车中难免小磕小碰,但碍于理赔较麻烦或因刮碰产生的损失不大,有些车主们没有当即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而是事后自行处理,甚至是故意制造事故报保险。然而这种贪图方便的违规做法事实上是保险欺诈行为,一旦被查出将受
法律制裁。
【案例】
事后补买保险
谎称发生事故报案被刑拘
去年9月,湘阴一市民徐某驾驶一台牌号为“湘F5XXX8”的小车,由湘阴开往衡阳,经过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株洲路段时,由于驾驶操作不当,撞到高速公路上的护栏,致使小车及护栏受损。
10天后,徐某在湘阴县平安财产保险公司为该小车购买车辆保险,并向保险公司谎称自己的小车发生交通事故,并将之前的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及路政出具的发票时间进行修改,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约35000元。
接到报警后,我市警方立即组织警力开展侦查,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于今年4月6日将犯罪嫌疑人徐某某抓获。目前,徐某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已被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说法】
“事后随便报警”可能涉及骗保
“保险有严格理赔程序,正常的应该是先投保,然后出险,最后再定损理赔,一旦颠倒了顺序就是涉嫌诈骗了。”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车险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但市民要注意的是,事后随便报警也可能涉及骗保。
据悉,一些车主嫌理赔麻烦,或为了赶时间发生事故后没报保险,却在事后伪造事故现场报保险。“事后报假警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是出了碰擦小事故,驾驶员没有及时报警,等到事后想申请保险理赔了,就随便找个理由再报假警。”中心城区某保险公司一查勘员说。“这种隐瞒实情的报警,属于报假警。若是以此来申请保险理赔,那就可能涉嫌骗保了。”岳阳楼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表示,报假警违法,骗保也是违法的。为了获取保险赔偿而伪造事故现场的行为,可被追究相应责任。
民警表示,《刑法》第198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严重的,刑罚更重。条款还规定了具体的保险诈骗行为,例如,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或者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另外,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也属于骗保。
【提醒】
碰到事故
报警处理是首要选择
“一些人可能认为就几百块的事情,反正都是要保险来赔的,他们根本就没往违法上去想。”据我市保险业内专家介绍,在车险理赔中,骗保现象较多见,如今保险业界对骗保实行的是联手整治。“例如,向多家保险公司骗保的,在追究责任、认定诈骗金额时,是将各家被骗金额进行累加的。这样,若是骗的次数多了,诈骗人就很可能够得上刑罚了。”
车子出现碰擦等事故,究竟如何来判断是否报警呢?我市保险业内专家建议,若是小的碰擦,没有人员伤亡,事故责任比较清楚,预估修车费用不到20000元的,可以选择快处快赔处理。现场拍个照,保留证据,然后碰擦双方直接到快处快赔中心办理。若是车损比较严重,或者责任不清楚,再或者有人员伤亡,此时就需要第一时间报警。有人受伤,要先救人。报警之后,等民警出具了责任认定书,再走保险理赔的流程。
文/图
本报记者
侯
勇
实习生
何
锦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