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花开四朵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花开四朵

——李辉模作品集代序

来源:

-->

◎李元洛

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是清代中叶笔飞墨舞在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与行事风格相近的书画家,领军人物是今天人所熟知的郑板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客居岳阳数年,也曾风闻“岳州八怪”之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尚未倒在沙滩,后浪已轰然而至。人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缘分,数十年之后的今天,我竟然与传说中有“怪才”之称的李辉模先生有了一面之缘,并因他的大公子、诗人李冈的敦请,为他的书成四卷的皇皇作品大集撰一小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岳阳地区平江县幕阜山下之南江镇,迎来了李辉模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由于家境贫寒,三年的私塾夜校时学时辍,后来在县农业中学就读一年也即告休学,他的幼年和少年全交给了插秧割草田间陌上。然而,英雄不论出身,往往也无关学历。幕阜山地灵人杰与昌江水钟灵毓秀,合抱而成他成长的摇篮与温床,加之他天赋极高又勤学不倦,年纪轻轻便在文学艺术领域显示了多方面的才华,蜚声乡梓。八十年代之初,由于慧眼公心爱才如渴的在岳阳负方面之责的李曙初、赵石麟两位先生之垂青,李辉模得以一试高中,凭草野之身,以“岳阳地区唯一的群众文化干部”的名分与指标,考入今日许多人欣羡的公务员队伍,在市文化局有了一席用文而非用武之地。洞庭波兮木叶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巴陵的名山胜水文渊诗澜,让他的未尽之才从此天开地阔。时至今日,大而文坛艺苑,具体而书坛、乐坛、联坛、吟坛,乃至曲艺园与国术馆,都可以见到他活跃而矫健的身影。幕阜山下那一声遥远的啼哭,今天早已变成波撼岳阳城的多声部的交响曲。他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说演打聊”之全才,厘分四卷的《李辉模作品集》就是证明与明证。

顾炎武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又酬傅处士次韵》)俗语有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李辉模之才如多棱形的钻石面面生辉,他的作品集则是花开四朵,依序为小说散文、楹联诗词、章回传奇、书法作品。我这篇小序无法逐枝细表,只能点到为止,欲说还休。

小说散文。辉模的小说散文大都取材于乡土风物与人情,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语言颇为草根,又不乏幽默感,且多为短制,可称小小说与短短文,读来如捧饮一掬山泉,观赏一束山花,令人心神俱爽。

楹联诗词。这是辉模作品中的最大亮点。题材多样,功力深厚,虽不免应酬应景之什但仍佳作连篇。如他在1980年6月岳阳地区招录群众文化干部考试时所作七律《重登岳阳楼》。此诗后来曾寄给我的挚友、广州《当代诗词》主编李汝伦,据云,汝伦当即刊用并回信多加赞誉。由此一斑,即可窥全豹。尤其百不得一的是,他既娴于楹联诗词,又名副其实长于书法,既能“作”又能“书”,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清人戚蓼生为其所藏《石头记》抄本作序,极赞曹雪芹之“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人称“曹侯”的曹雪芹之此种超绝境界,李辉模定当心向往之。

章回传奇。以现实生活中的联语与联语故事为中心,以章回体小说为形式,叙写民间楹联高手的传奇故事。题材与人物均颇为独特,叙述语言与描写语言均活泼生鲜。当代人尤其中老年人大都曾有阅读古典或现代章回小说的经验,读辉模主人公为“九胡子”的对联章回传奇,读者不仅兴味盈然,恍兮惚兮之间也许还会有幸回到自己遗失已久的童年。

书法作品。这是辉模创作的又一高光展览。今日的作家喜爱书法者不少,但真正有根有柢乃至卓然成家的却不很多。辉模的书法从幼时即已发轫,临碑摹帖,童子之功继之兀兀以穷年方有今日之气象。他的书法尤其是行书灿然可观,古朴苍劲而又灵动飘逸,以刚为主,以柔补刚,所谓刚健杂婀娜是也,令我心慕而手追。

李辉模先生乃名实相符的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他以德严于律己,以艺乐于助人。其家教诗是:“德自心头起,才从苦处来。无心难备德,非苦莫成才。”其自勉自许之诗云:“为人处世欲何求?德字高书最上头。若问功夫深几许,浑如一盒万金油。”然而,口碑甚好的他,自励自谦如此,对他人却不吝溢美之辞。日月不居,不久前我八十初度,他自撰并书一副联语赐我,其正面效果是令我奋励,其负面后果则是催我汗颜。

李辉模祖辈三代务农,并非书香门第,复又少年失学,亦乏学府专攻。他有才如此,实属平江之幸,有成如此,真乃岳阳之荣。来而不往非礼也,一序将终,我也作一副虽不甚工整但却实事求是的嵌名联赠他,一笔不写两个李字,就权当投李报李吧:

耀彩辉光,奇才出草根,多艺多才,笔舞墨歌天下少;

范山模水,俊士居坛上,清心清迹,风高气正世间珍。

丙申酷夏于长沙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