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3月14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在花果畈综合垃圾处理场对假劣食品药品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此次处理的主要是2015年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没收的假劣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酒类产品等,重达5吨,货值近100万元,涉及“4.10”重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系列案、岳阳市海蓝星公司无证生产化妆品案、名优特酒专项打假案等大要案中查获的假劣物品。在此,本报联合市食药监局甄选出几大典型案例予以发布,希望能警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为消费者维权提供借鉴。如果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可拨打举报投诉热线:12331。
2016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以推进食品药品“四查”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食品药品各类专项整治,将互联网销售、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假售假、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假劣疫苗、假冒知名品牌化妆品、酒、生产销售无证医疗器械等作为重点,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执法力度,查办一批,曝光一批,直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从源头上保证公众食品药品安全,为建设健康岳阳贡献更大力量。
走私食品难蒙混过关
●案例一
截获35吨“问题”冷冻牛肉
2015年8月4日上午,市食药监局得到线索,有一辆装有从越南走私的几十吨牛肉及副产品的冷柜车,将于当天下午途经岳阳转随岳高速送货去湖北省。收到线索后,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立即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局岳阳支队衔接,在京珠高速岳阳收费站进行布点蹲守。当日下午16时40分左右,执法人员在岳阳收费站出口处成功将该车拦截。
经现场检查,该车装载有纸盒包装的牛腱子、牛肋条、散装牛肉等冷冻肉品共1874件,重约35吨。货值金额200余万元。产品包装上除有简单的中文品名标示外,其它均为英文标示。执法人员当即将上述冷冻肉品押往湖南普丰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冷库进行了查封保存,并连夜对该车随车人员进行了调查。
处理及点评:上述产品存在无检验检疫证明、无出入境货物通关单、外包装标识不规范等问题,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该局通过立案查处,将上述冷冻肉品依法进行销毁,防止了问题牛肉流入餐桌。该局将对此类产品保持高压态势,使之无处藏身。
药品挂靠经营被重罚
●案例二
某药品批发公司为他人以本企业名义经营药品提供票据等便利条件案
2015年8月7日,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对某公司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在该公司药品仓库发货柜台的废纸篓中发现一张被丢弃的该公司开具的销售清单发货联。该清单被作废丢弃的行为,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执法人员立即对该销售清单上标示的品种进行核查,发现该公司不能提供销售清单上标示品种的购进凭证、入库验收和保养记录,以及销售出库记录。同时,在该公司人事部和销售部,均查无该销售清单所标示业务员赵某的人员档案及工资发放信息等任何记录。
根据上述情况,该局当即展开调查并发现,该公司以本企业名义为赵某经营药品提供票据等便利条件,并按票面金额的10%左右收取了“管理费”。并且该公司为赵某以本企业名义经营药品提供票据等便利条件的行为在十二个月内已是第二次被发现、查处。
处理及点评:根据《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一条处罚的裁量,违法行为十二个月内多次发生,属较重违法行为,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二倍罚款。该局着力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行为力度。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获刑
●案例三
查获4·10重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系列案
市食药监局在食品药品广告整治中发现:市面上有人推销一种名为“百草圣根”的保健食品,宣称有显著的壮阳功效,其产品质量十分可疑。经多方调查检测,该局深挖出一起涉及全国23个省,113家下线,预计涉案金额达1亿元以上的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保健食品案,并与公安成立联合调查专案组,将该案命名为“4·10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系列案”,成功捣毁利用互联网“地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窝点2个,现场查扣制假机械等设备10余台(件),查扣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他达拉非或西地那非的假冒保健食品“百草圣根”、“活力肾源”、“百年肾丹”、“根乐宝”、“美国肾腺素”、“非洲红草”等6个品种共计54282盒,无标识胶囊、散装黑色蜜丸若干,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涉案货值1.16亿元。国家总局、公安部责成相关省市对口部门对涉案的23省113家下线经销商发动了集群战役收网行动。
处理及点评: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上述人员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2015年2月,经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公开审判:刘宝平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45万元;刘航飞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46万元;程远保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化妆品无证生产叫停
●案例四
查办海蓝星公司非法生产化妆品案
2015年5月12日,市食药监局对市海蓝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在未取得《化妆品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化妆品生产,立即派员对该公司进行了全面的现场检查。在成品仓库现场发现38个品规共计523件非特化妆品成品,在生产车间发现生产设备12台,生产原料34桶,包装材料146桶(个),半成品128件(桶)。经查,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一部分销往了外地的酒店、美容院、理发店等服务行业,另一部分产品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
处理及点评:岳阳市海蓝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五条的规定,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该局对该企业进行了以下行政处罚:责令该企业停止生产,没收“摩芭深海矿物沐浴露”、“摩芭深海矿物洗发露”、“沐浴露”、“按摩膏”、“芦荟精油”等38个品规非特殊化妆品成品523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四倍罚款。
医疗器械乱象追责
●案例五
某医院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定制式义齿”一案
2015年7月22日,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对某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使用的湖南某义齿生产企业生产的“定制式义齿”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已于2015年6月2日过期。“定制式义齿”需要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后,根据病人情况开具定制单再交由厂家进行专门定制,无法提前制作。该义齿生产企业在2015年6月2日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过期后生产的“定制式义齿”属于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经查,该医院在2015年6月2日后从该义齿生产企业定制了17批“定制式义齿”,货值3030元。
处理及点评:某医院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定制式义齿”的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不得经营、使用未依法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三项,市食药监局对该医院做出了罚款23030元的行政处罚。
酒类产品逐一排查
●案例六
查获假冒“名优特酒”78瓶
2015年,市食药监局开展了酒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岳阳城区各类酒类代理商、专卖店、批发部、超市、酒店等酒类经营单位实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随附单等制度和是否明示“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的落实情况。同时全力整治名优特酒售假行为,派出10组共300多人次执法人员对城区145家酒类批发零售企业开展突击执法检查,查获假冒茅台、五粮液等“名优特酒”78瓶,货值金额4万余元,涉案单位6家。
处理及点评:该局将78瓶假冒名优特酒全部集中销毁,还深入中心城区2100余户酒类经营单位,采取悬挂宣传标语、派发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宣传,大力宣传新《食品安全法》和酒类监管法律法规,保障老百姓喝上“放心酒”。
本报记者
李弈萱
通讯员
陈志宇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