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承前启后岳州窑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承前启后岳州窑

——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周世荣

来源:

-->

炎炎暑日,记者与岳州宋瓷文化公司专家一行考程赴长沙,拜访了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世荣。听说来客都是旨在复兴岳州窑文化产业的有志之士,周老不顾年迈86岁的高龄和大病初愈、尚在疗养的身体状况,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岳州窑是湖南唯一见于古代记载的湘瓷,也是湖南考古界最早发掘和认定的窑口”,在湖南考古界干了一辈子的周世荣老先生回忆起当年发掘岳州窑的往事。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湖南境内陆续出土了一些古陶瓷,由于大部分系随葬品,又没有标明生产地,考古部门难以确定它们是产于湖南还是来自外地的窑口。后来人们翻阅资料,发现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了岳州窑,而且列为全国著名的六大名窑,岳阳古称岳州,于是考古部门派人去岳阳境内寻找岳州窑。1952年,派出的何国维、吴铭生两人在湘阴县铁角嘴发现了属于岳州窑的古窑址,并在当年的考古刊物上发了简报。但由于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岳州窑未能进入实质性的发掘,情况仍未明了。直到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震惊中外,马王堆遗址也出土了陶瓷,岳州窑的发掘才被旧事重提。当时任马王堆发掘业务组副组长的周世荣受命前往湘阴铁角嘴重新调查岳州窑,时隔20年,窑物堆积层受破坏,有的地段已被辟为水田,但周世荣还是从中搜寻到星散的碗、碟碎片。1984年,周世荣再次在铁角嘴,窑头山一带进行复查,采集到不少岳州窑的器物。嗣后,周世荣以岳州窑为陶瓷考古的主要研究对象,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并先后出版了四部专著,其中《岳州窑青瓷》于1998年由台湾度假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中国文物鉴赏全集》,是湖南唯一在台湾推介的名窑,在国内外陶瓷考古界和古陶瓷收藏界引起强烈反响。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周世荣这位赫赫有名考古专家,与岳州窑重要产地湘阴具有十分巧合的关系。出身祁阳县一小镇的周世荣从小爱绘画,11岁时他为病危的大伯父画了一幅挂像,家人均称画得极像,从而使他爱上了美术。1950年抗美援朝时周世荣因善于绘画被部队文工团录取。1952年朝鲜停战谈判,周世荣所在部队开到湘阴集训。湘阴县文化馆住之可馆长向部队点名要留周世荣担任该馆的美术专干。仅仅搞了几个月美术,湖南省文化局将周世荣物色为考古绘制人员,1953年春一纸调令将他调到湖南省文物管委员会跟随专家学习考古。1954年又被选送到北京大学考古班深造,成为著名的北大“考古四期生”。从1953年起,周世荣一直没有离开过考古工作,他先后参加过马王堆汉墓发掘以及景德镇湖田窑、德化窑、吉州窑、洪州窑、邛崃窑、寿州窑、上林湖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定窑、磁州窑、禹州钧窑、耀州窑、临汝窑等几十座全国名窑的实地勘察或发掘。而他精力花得最多,成效也最大的还是岳州窑系列的青竹寺窑,洋溪湖窑、马王墈窑、营田窑、鹿角窑、白梅窑、乌龙嘴窑。连岳州窑先人的岳阳县费家湖商代窑址也留下了周世荣先生的足迹和他洒下的汗水。

谈到岳州窑的历史地位和艺术特色,周世荣老人如数家珍一连说了几个“最”——中国陶瓷史上最早的青瓷,最早发明匣钵腹烧,最早采用釉下点彩、最早烧制官用瓷的窑口等。周老介绍说,青瓷是岳州窑的主要特色,青釉发色还伴有细碎冰裂纹小开片,品莹润泽,精美秀丽。用作茶具,堪为极品。因此唐代茶圣陆羽在评价全国名窑名瓷茶具时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次,洪州次”。周老特别提到,在陆羽心目中,越州瓷和岳州瓷均为“上”,因此接下来称:“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盖茶。”陆羽将越州与岳州并提,按现代话来说就是“并列第一。”

走访中,周世荣还特地向来访的岳阳客人赠送了出版于2011年的《岳州窑》。周老介绍说,鉴于在台湾出版的《岳州窑青瓷》在大陆几乎买不到,为了满足读者需要,特地对过去的研究成果重新加以整理,同时根据新的发现和审视,出版了这本《岳州窑》。周老在书中回答了我们提出的岳州窑的分期和流向问题。他说岳州窑创烧于东汉、三国、东吴;成熟于晋、南朝,繁荣辉煌于隋唐,五代后逐渐裹落。对于长沙窑源于岳州窑的说法,周世荣先生是中国陶瓷考古界最早提出这一观点并针对异议坚持力挺其说的学者。周世荣先生从大量的实物发掘考证,长沙窑的窑址区位于原望城县(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古城村,在岳州窑铁角嘴窑址的上游,二者之间距离只有12公里左右。所谓长沙窑是一个窑址群,分布在湘江东岸南起石渚北至铜官镇长达8公里的区域内,分布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就目前所知,这个地带在盛唐即出现瓷窑,当时主要烧制青瓷,在窑业技术上与岳州窑没有区别,因而可以归入岳州窑系统。到晚唐时期长沙窑在继承岳州窑模印贴花和雕塑工艺的同时,大量出现釉下彩多彩技术,而最大的创举乃是绘画与文字书法装饰。深受海外市场欢迎。从而使长沙窑成为当时陶瓷出口外销量最大的窑口。周老还谈到,长沙窑源于岳州窑,但两个窑口又同时裹落于五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局动荡方面的问题,也有北方以及东南窑口崛起的问题,还有瓷土来源,燃料不济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对于有志于复兴岳州窑的人们来说,应该加以认真研究,既要传承古老的岳州窑传统工艺,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胆创新,生产既有岳州窑文化内涵,又符合新时代审美特征的产品,这样才能体现复兴岳州窑文化产业的价值。

走访结束时,周世荣老人特地走到书桌边,铺开白纸,为岳州宋瓷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题写“岳瓷复兴,承前启后”的字幅。8个有力遒动的大字寄托着中国陶瓷考古前辈对复兴岳州窑的期望和嘱托,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千年古窑岳州窑一定能浴火重生,成为一张代表湖湘文化的新名片。

本报记者

刘衍清

99Cms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