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建设百姓满意幸福之城
来源:
-->
图为党代表们建言献策,共谋岳阳新发展。
本报记者
陈
毅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乐园。岳阳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工作始终,让城市发展处处围绕人、时时为了人,以最大效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创造美好生活。9月2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岳阳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肩负岳阳未来五年的发展使命,承载全市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来自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绘“三区一中心”建设新蓝图。建言献策,描绘蓝图;使命在肩,真抓实干……党代表们有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马爱霞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进一步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听了工作报告心情非常激动,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对岳阳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令人振奋。”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国家统计局岳阳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马爱霞感慨道,报告中提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岳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同步的。
五年来,岳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958元增加到28577元。马爱霞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整体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整体居民年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尤其是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呈加快趋势。
马爱霞表示,要继续围绕“三区一中心”建设这一目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经营性收入,抓好就业创业,稳定居民工资性收入;释放政策红利,保障财政转移性收入,扩大教育帮扶、医疗补助、社保补贴等覆盖面,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本报记者
黄
梅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党代会,倍感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来自医疗系统的党代表,我将严格履行代表职责,以身作则贯彻传达会议精神,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陈艳芳是岳阳楼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她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吸烟、不合理的膳食、环境污染等是癌症常见的危险因素。
陈艳芳表示,早期癌症往往无明显异常症状,难以识别,而癌症发生后的5年生存率的高低除与医疗救治水平有一定关系外,更多与癌症发现时是处于疾病的早期还是中、晚期有更大的关系。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人民健康,成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城市癌症早诊项目。该项目2019年落户岳阳楼区,两年来已免费筛查出癌前病变患者202人,癌症患者21人,其中15名患者是早期癌症,目前所有发现的异常对象均已给予合理的医疗建议,其中6名癌症患者还获得国家的医疗救助。
“2021年城市癌症早诊项目即将在岳阳楼区启动,建议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广大居民朋友高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陈艳芳说。本报记者
徐
颖
林恒求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壮大县域经济
挺进全国百强
范顺鑫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力,力争汨罗挺进全国百强”的目标,让参加市第八次党代会的汨罗市代表团的代表们倍感振奋。
9月27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汨罗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林恒求表示,岳阳市委、市政府对汨罗发展寄予厚望,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汨罗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经济融长”大方向,立足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建设基础,围绕“一二三四”工作目标,砥砺求索、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全力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
“具体来说,主要从坚持理念先行、突出兴工强园、强化项目支撑和放大区位优势4个方面发力,奋力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世界端午龙舟诗歌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县域现代化发展引领区。”林恒求说,在强化项目支撑方面,突出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4大产业链,大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和6大主机配套企业,全力推进正威、攀华、三一等世界“500强”项目;在兴工强园上,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升级,3年内建成省级“五好”园区,力争5年内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区两园”整体构想,建强两个特色园区,力争2025年,两园技工贸总收入1500亿元以上,税收20亿元以上。
本报记者
王
金
建设政府数据共享平台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一名基层政务服务干部,我深刻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深感自身使命光荣、责任重大。”9月27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临湘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范顺鑫听完报告后表示。
范顺鑫说,五年来岳阳始终将“放管服”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治理能力的重点任务,坚持简政放权不停步、强化监管不松劲、优化服务不打折,通过权力的“放”,实现对经济社会事务更好的“管”、对人民群众更好的“服”。
就如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范顺鑫建议,一是希望市委、市政府建设政府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数据融合,狠抓部门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开放接入端口,统一格式标准,建立更新机制,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二是希望为职能部门“松绑”,鼓励各职能部门在项目审批、受理过程中担当作为,切实做到“能容尽容”“超前受理”,如审批部门对重点项目“超前受理”,提供质量安全监督服务,在更高效服务企业、为我市重大招商项目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要让干事者无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黄
梅
陈念军
推动“红色”与“绿色”文旅融合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岳阳是一方红色热土,也可以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有156处红色革命遗址,其中现有61处红色文化资源完全可以串点成线,与绿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委党史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陈念军提出,在红色文化传承和绿色文化旅游融合“一体化,双致富”上彰显岳阳担当。
陈念军说,所谓“一体化”,即实现红色与绿色文旅融合一体化,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保护利用红色资源,高品质开展红色文创,让红色经典焕发生机,让党史的红色与自然的本色、遗产的古色、生态的绿色、民俗的本色深度融合,促进红色教育之旅、古色寻根之旅、山水秀美之旅、乡村休闲之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探索推出“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等旅游专线,推动大文旅深度融合。所谓“双致富”,即既富脑袋,又富口袋,通过红色、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文化,陶冶思想情操,拓展富民功能,实现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刘神尊
刘智慧
为产业升级发展贡献“国网”力量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党代会报告提出,产业是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根本与核心。9月27日,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智慧表示,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电力供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后五年,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将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六个力量”定位,加快推进岳阳电网提质升级、协调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在服务岳阳“三区一中心”建设中发挥顶梁柱作用,彰显“国网”担当,贡献“国网”力量。
刘智慧表示,近年来,岳阳电网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2019年启动岳阳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已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项目38个,今年还将投运19个,建设规模是岳阳过去15年的总和。特高压岳阳段工程、中心变电站等重要电网项目相继破土动工,三年时间“再造一个岳阳电网”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刘智慧说,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将持续加大重点、难点项目的攻坚力度,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实体企业做优培强、产业发展格局重塑、五好园区创建的目标,着力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岳阳电网,赋能产业升级发展。本报记者
丁
瑜
刘少锋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推进“双减”实现教育新突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平江县童市镇中心小学校长刘少锋表示,报告起点高,站位高,弘扬了主旋律,为今后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学生本身核心素养的回归。”刘少锋说:“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是要确保学生在校内这个轨道上学足学好,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他认为,要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要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规划发展,通过无作业日、劳动实践课、阅读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学校教育新突破。本报记者
陈
毅
陈
淼
主动对接
加快“一湖两岸”建设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听了党代会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和鼓舞,报告政治站位高、把握大势准、谋划部署实,对五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客观实在,对未来的谋划立意深远,落在实处。”9月28日上午,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君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淼表示,作为一名党代表,他坚信建设“三区一中心”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第一抓手,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陈淼说,君山区作为岳阳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狠抓项目建设,大力争资争项,加快充实项目储备库;全力招大招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链;致力快建快投,加快形成实物工程量;倾力真帮真扶,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岳阳建设“三区一中心”作贡献。
陈淼说,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一湖两岸”建设,作为洞庭湖西岸的君山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做到主动、深度对接,加快推动“一湖两岸”建设,并建议出台“一湖两岸”建设的具体文件和工作任务,实现两岸“规划同编、设施同建、交通同网、资源同享、环境同保、产业同兴”的良好格局。
本报记者
丁
瑜
严
菲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建好用活岳阳自贸片区
揭牌一周年来,岳阳自贸片区坚决扛牢“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重大使命,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实施“数字化”管理、“揭榜制”推进,致力打造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党工委副书记、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严菲表示,党代会报告描绘了岳阳未来五年发展蓝图,目标催人奋进,愿景鼓舞人心。作为拥有“三区一港四口岸”等八大开放平台的新港区,我们将激发创新活力,以制度创新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多式联运体系一体化发展等创新事项;激发联动合力,增强新港区“溢出效应”,推动区内开放平台与全市重点园区互融互动;激发项目活力,着眼“五好园区”建设,坚持主导产业与“专精特新”产业多线发力,把岳阳自贸片区打造成为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内陆临港经济示范区、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区、湖南国际投资贸易走廊重要承载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高水平开放。本报记者
方
璐
林治学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努力交出有“厚度”
和“温度”的民生答卷
“报告对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才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许,作为来自人社部门的代表,我倍感振奋,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治学说。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林治学表示,具体到人社部门,就是要大力转变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建设新型服务型机关。未来人社部门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从“管理者”变成“店小二”,进一步简化服务手续,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办”,同时尽可能把经办业务下放到社区、平移到政务大厅、延伸到网络终端,大力推行人社业务就近办、集中办、线上办,切实解决服务中的难点、堵点和盲点,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林治学看来,人社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政策都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认为,要坚持从惠民、利民、便民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做到政策向民生聚焦、精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劳有乐业,才有优用,技有专长,老有颐养”目标,推动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人事管理更加规范,人才服务更加优化,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努力交出一份有“厚度”和“温度”的民生答卷。
本报记者
侯
勇
仇新华
砥砺奋进书写平安岳阳答卷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在仇新华看来,我市治安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全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仇新华认为,平安既是治国者的宏大理想,也是民众的朴素追求。对百姓来说,“平安”代表着安宁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环境、安定的社会。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平安建设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平安建设水平稳居全省前列。2017年,岳阳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2016至2020年,有4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2016至2019年,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面对报告中提出的要深化法治岳阳建设,仇新华说,未来五年我市要继续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推出更多具有岳阳特色的社会治理新举措,同时把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织就打击防范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损害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整合汇聚各方力量,亮利剑、出重拳,雷厉风行推进专项整治,把平安基石筑得更牢,继续保持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荣誉称号,争取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本报记者
侯
勇
卢志平
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志平说,这次盛会是我市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动员会,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有目共睹,谋划工作科学精准、鼓舞人心,是我市立足新起点、推进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宣言书。过去五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建成了岳望高速、杭瑞洞庭大桥、G240岳阳县城至湘阴公路、临湖公路、湘北大道、G353岳阳东站至三荷机场快速通道、许广高速新开连接线、汨杨公路和北环线、西环线等一大批交通重点项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卢志平表示,未来五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将认真贯彻本次党代会部署,全面肩负起交通先行的使命担当,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力争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实现平益高速、城陵矶高速、G240君山至湖滨公路(经洞庭湖、南湖湖底隧道)、G107改线提质工程、S308平江县南江至岳阳县龙湾公路、S208长江经济带沿江公路、洞庭湖大桥东互通、杭瑞高速金凤桥连接线等一批交通重点项目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666公里、690公里、17700公里,基本形成“市域1小时、都市区45分钟、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三区一中心”建设和民生改善再立新功。
本报记者
徐
颖
2021-09-29
00:00:00:0陈艳芳10839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9/29/content_10839.htmlnullcontent_10839.html11人民至上
建设百姓满意幸福之城/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