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潘玥辛
从去年10月10日起,我便每晚收看时代报告剧《在一起》。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军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单元式叙事剧,共20集。剧中有首插曲叫《武汉伢》,是由17位来自武汉的文艺工作者,每人一部手机录下自己最动情的声音,然后谱成最美合唱。只为能让每个中国人都记得武汉最靓的样子,他们不仅唱出了1400万武汉人对家园的肺腑之言和热爱,更是唱出了全中国人民对武汉的美好祝愿。我特喜欢歌中的最后两句:“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就过了。”搭把手,就过了——平实而又地道口语化的文字,寓浓浓的家园之爱,于理所应当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是那么亲切自然,又那么极具桑梓人情味。
小时候见过母亲们“来会”,有的地方又叫“请会”“打会”。即几个平常关系甚好的家庭主妇,在一起集资筹款,相互帮助的一种救济方式。一般每人出资10元,除急需用钱者优先外,剩下的便“拈砣”(抓阄)或按商量好的次序轮流转。这月先紧着我用,下月再匀给他用,无利息可言。中途要是谁等钱救急了,也可灵活机动提前受用。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民间自发式“搭把手”;禅史公案中有则故事说,有一天,坦山和尚与一小和尚正在赶路。遇一小河,河边有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正愁过不了河,坦山就把那女子抱了过去。过完河,坦山放下女子,又继续上路……这是出家人慈悲为怀,“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的禅心式“搭把手”;一年四季,寒来暑往,若谁生病了,有难了,隔壁邻舍,亲朋好友,乡党同事,你出钱,我出力,一篮子鸡蛋,两筒挂面,礼轻情意重。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最多见的古道热肠式“搭把手”;还有天公不作美,哪里遭灾了,瘟疫,地震,泥石流,旱涝粮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捐钱捐物捐人力,这是烟火人间的义薄云天式“搭把手”;而举国同心,历时8年,耗资近1.6万亿元,惠及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战,则是华夏儿女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创造出人类减贫史上震古烁今之奇迹的中国特色式“搭把手”……
显然,从远祖先贤到前人父兄,从我辈自身到儿女后代,我们中国人的血管里,始终都流淌着一腔家国情怀和兼济天下的仁爱血液。正因此,千百年来,为了家给人足,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数仁人志士们,筚路蓝缕,抛头颅,洒热血,且后来者薪火相传,前仆后继,生生不息。而始于2019年末的这场抗疫大战,更是在我华夏大地上,激越悲壮地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全民参战大剧。从通都大埠,到山僻小邑,没有人置身事外。那些助力拼搏的日子里,谁都在你帮我,我助你。一沓捐款,一包口罩,一把青菜,一盒快餐,一个眼神,一行热泪,一声问候,一句祝福,一纸建议,一语提醒,一路巡查,一声劝阻,一次扫码,一回检测……即使是禁足宅家的一直坚守,也都是积聚着满满的正能量,在给前线抗疫施以援手。
在这场以命相搏的抵御和较量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新闻:小区居民戴上红袖箍走街串巷,喊喇叭,吹口哨……河南南阳一村民,耗费了自家两吨黄酒和一吨白酒,提炼出600公斤酒精捐献给了抗疫医院;农民兄弟把自己种的菜,直接拉到疫区医疗队分文不收;小饭馆老板每天免费为医护人员做几百份饭菜;在国外旅行的人星夜兼程,把一箱箱口罩背回来送到一线抗疫者手上;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更是争先恐后请缨上战场……曾记否,有多少共产党员、医生、军人和外卖小哥、的士司机、普通市民,他们就为了远在天边或近在身旁的你我他,一个个都在拼了命逆行,在咬紧牙坚守,在涌着热血出份力,搭把手!有的甚至还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2020年那个悲壮的春天……
是的,既为中国人,便为中国人!大事小情上,大伙都不曾忘记打个招呼,共赴国难时,我们更得扑下身子搭把手!因为,这既是国家主人的一己责任,也更是家园子民的一份荣耀!
正如抗疫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主题曲所唱的:“我们在一起,不就是彼此的家人,同一个地球,同血脉同根,我们在一起,无论多远,熟悉或陌生,相互需要,彼此依靠,手握的幸福,每寸都值得感恩……”
于是,勇敢、善良而可敬的中国人,一生便只为——把这世界活成慈悲道场,把自己活成爱的光源!
2021-09-05
00:00:00:09737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9/05/content_9737.htmlnullcontent_9737.html11搭把手,就过了/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