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平江籍烈士吴光远
来源:
-->
□文/图
何志贤
大革命时期,有位青年农民叫吴光远,他胸怀大志参加了红五军,跟随中国共产党,南征北战,从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到解放战争。历经枪林弹雨,立下赫赫战功。在解放战争中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吴光远选择留在最后阻击敌人,惨烈牺牲。因当时找不到棺材,他的战友在当地买了一口大水缸,将他的遗体安放在缸中,还砍了一段棕树,用刺刀刻记上吴光远的名字一起掩埋在一处神秘的山坳里,直至解放后的2003年12月,吴光远的遗骸才从湖北省的神农架找到,荣归长寿街故里。
为深切缅怀吴光远烈士,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前不久,我专程走访了长寿镇革命烈士吴光远同志的嫡孙吴佈宜先生,70多岁的老吴,系长寿镇企业退休职工。吴老先生说起他爷爷的革命故事时,如数家珍,随即从他书房柜子里拿出一份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亲自签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还有多枚军功勋章,其中一枚是淮海军分区授予他爷爷的特等功勋章,他对我说:“我爷爷大革命时期参加了红五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历经枪林弹雨,和他的战友一起活捉了张辉瓒,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了大功!”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珍贵厚重的革命史实文物,感动不已,肃然起敬,吴爷爷才是真正的战斗英雄,共和国的功臣。
吴老先生还说:“我爷爷小时候的名字叫吴冬生,参加革命后改名吴光远,年少时期武功高强,跑起步来一阵风,比猎狗还快!他不论做什么事都是胆大心细,胸有成竹,所以他参加红军后就有了很多传奇的故事。”
吴光远,1901年10月出生在平江县长寿镇(原桂桥乡联升村)一个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8月,吴光远正式参加了彭德怀将军领导的红五军,彭德怀见吴光远有文化,点子多,武功高,又不怕死,还写得一笔好字,就让他在一师三团团部任宣传员。9月,红五军转战江西,吴光远参加了攻打萍乡的战斗。10月5日,在攻打江西清江县临江湾时,吴光远冲锋在前,第一个爬上城墙,向守城的敌人扔去两颗手榴弹,炸死、炸伤敌人20多人。
1930年10月,蒋介石先后调集10万兵力,任命国民党主力第18师师长张辉瓒担任总指挥,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围剿”。霎时,井冈山地区乌云密布,中央红军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党中央决定采取埋伏作战的计划,把敌人引进“口袋”来打。10月29日,吴光远所在的部队冒着凉凉的秋雨,一路急行军40多公里,半夜时分秘密到达龙岗地区,分散埋伏在各个山头。30日,天刚蒙蒙亮,只见敌人就窜进了红五军一师的火力网。随着一声令下,我军轻重机枪一齐开火,雨点般的子弹把敌人分割成了首尾不能相顾的几段。霎时间,冲锋号响彻山谷,吴光远和战友们像下山的猛虎,勇敢地冲向敌人,在山沟中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吴光远凭着自己青少年时期学过的武功,用刺刀一连刺死了6个敌人,并缴获敌人的一支转盘机枪,又朝左边冲去,远远看见一股敌人正往树林里跑,就拿转盘枪把一盘子弹全打了出去,打死打伤了多个敌人,剩下的敌人胆战心惊,以为是我军大部队来了,就丢掉枪乖乖当了俘虏。这时,战友们都冲上来了,红五军和红二十二军全部混在一起,抓获了很多俘虏。吴光远和他的战友活捉了国民党主力第18师师长张辉瓒(总指挥官),夺取了第一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
粟裕师长将活捉张辉瓒的消息报告了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听了高兴极了。即兴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此后,吴光远在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中又立了战功,被提拔为一师三团连指导员。后又担任兴国县教导团政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后,1934年10月,他带领教导团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吴光远担任延安留守兵团组织部部长。
1940年3月,吴光远被调到中央机关工作,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刘少奇同志的机要秘书。1945年初,党中央决定派遣一支队伍挺进华南,深入敌后,到湖南、江西、广东去重新创建根据地,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因吴光远是湖南人,又在湘鄂赣打过游击,筹过钱粮,熟悉地形。于是,组织上派他到359旅5支队担任政委,随王震、王首道同志南下。他和杨宗胜率领5支队来到湖南湘阴,以桃花山为据点,创建了中共湘阴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湘东抗日根据地,在洞庭湖区与日军进行了多次的战斗。抗战胜利后才返回延安。
解放战争开始后,吴光远调任一野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参与了著名的中原突围。1946年11月23日,一纵在湖北南漳被敌人包围,由于敌强我弱,部队只好且战且退,退到了鄂西保康县,这里森林茂密,离神农架不远了。为了掩护王震、王树声带领主力部队突围,吴光远选择了留在最后阻击敌人。阻击战打得很激烈,当阻击部队准备趁着夜色突围出去时,敌人的一颗炮弹击中了我军纵队的指挥所,一块大弹片将吴光远的腹部剖开,殷红的鲜血湿透了军装。吴光远忍着剧痛将从腹腔流出的肠子塞了进去,用大布手巾把衣服扎紧,仍然指挥着部队突围。但由于失血过多,吴光远的脸色苍白得像张白纸,很快就呼吸急促,牺牲在战友们抬他的担架上,时年45岁。
1949年11月,平江和平解放了。南下的大军浩浩荡荡经过长寿街向西进发。王首道同志特地去看望了吴光远的母亲和妻子,并带去了一些粮食和钱币。但考虑到他的母亲难以接受,没有将吴光远牺牲的消息告诉他的家人。直到1950年下半年,平江开始发放烈士家属证时,王震同志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吴光远的家人,他们才知道光远已光荣为国捐躯了。1955年11月23日,彭德怀和习仲勋又亲笔为吴光远签发一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书中这样写道:“吴光远同志于192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一野一纵任政治部主任,不幸于1946年11月在鄂西保康战斗中光荣牺牲,除由我军祭奠英灵外,特怀哀悼之情,敬报贵家属,并望引荣节哀。”
2003年12月11日,吴光远烈士的骨骸从湖北神农架荣归长寿街故里,将遗骸与他的结发妻子方竹青合葬。下葬那天,中共平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保康县人民政府为吴光远烈士举行了隆重的安葬和立碑仪式,数千名群众鸣鞭放炮,用长寿街最隆重的礼仪祭拜这位为国捐躯的英烈。如今,吴光远烈士长眠在松柏掩映、油茶满坡的金界山,他的精神将光耀千秋,永垂不朽!
(本文相关资料由吴光远烈士嫡孙吴佈宜提供)
2021-07-04
00:00:00:0——记平江籍烈士吴光远6708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7/04/content_6708.htmlnullcontent_6708.html11战火中的勇士/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