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融合发展
——临湘市浮标特色小镇发展纪实
来源:
-->
正在举行垂钓比赛的临湘市国际垂钓中心。
繁忙的浮标生产车间。
在渔具业内有句行话:威海的杆,临湘的标。临湘在国内渔具行业浮标细分领域占据了头部地位。如今,这一地位的取得,不再仅仅依靠规模、价格的优势,而更多的是在向创新和科技要动力,临湘的实践和努力也是国内众多特色专业小镇转型升级的写照。对此,6月3日晚,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进行了深度报道。
打造中国浮标特色小镇,擦亮“中国浮标之乡”名片。近年来,临湘市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思路,坚定不移推进产城产文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兼备的浮标产业小镇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发展浮标(钓具)企业1067家,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小镇已形成了以浮标生产为龙头,涵盖钓竿、钓线、钓饵、钓箱、路亚假饵、智能浮标等上下游产品的钓具全系列产品,基本形成了原材料供应,浮标生产、机械制造、油漆美工、包装印刷、电商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产销占有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全产业链条生产总值突破35亿元。
以政策为先导
谋划更高层次发展
近年来,临湘市委、市政府将打造浮标特色小镇作为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借力湖南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了支持浮标(钓具)产业做大做强的全套政策。该市市委书记谢胜多次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浮标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高位推动浮标(钓具)全产业链发展。
编制发展规划。近年来,该市将浮标产业纳入了全市七大重点支持优势产业链,编制了浮标产业链“两池两库两图两方案”,成立了浮标特色产业小镇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常设管理机构(市浮标产业发展中心),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星辉到企业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完善了财税、厂房租赁、水电气、品牌创建等优惠政策。该市还设立了浮标产业引导资金,每年支持企业承办赛事、创建品牌等生产经营活动。
鼓励科技创新。该市大力引进钓具行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本地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于获得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研发中心,给予现金奖励;对现有企业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迅速投入生产的产品给予奖励。截至目前,全市浮标钓具企业新获得专利500多项,狼图腾公司生产的碳纤维浮标产品在行业首创,池海公司率先将纳米材料应用于浮标,同时池海公司还在浮标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生产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特别是我市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获得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基本等低息贷款227笔、4.4亿元。
发展外贸经济。该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重大展会,对于参展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同时,积极实施破零倍增计划,对于设立境外网点、实现外贸出口以及带动本土产品出口的企业,给予奖励资金。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参展补贴、出口奖励500万元以上,浮标产业每年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
升级消费市场。该市每年举办中国浮标文化节,开展浮标文化周活动,以节会友,以节促销,以节招商,每年节会参与人数达10万人以上,带动节会电商销售增额3000万元以上、展会营销5000万元以上,消费形式和品质实现明显提升。特别是2020年,该市抢抓直播带货风口,加快发展电商产业,钓具行业线上销售超过了线下销售,线上销售额占70%,钓具快递日出货总量达9万件。
以融合为核心
加快更全要素发展
自2016年起,该市在市区南郊规划3.2平方公里,建设浮标特色小镇,并规划生产区、商贸区、游钓区三区进行建设,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园区生产企业累计投入11亿元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大力拉伸了钓具产业链,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钓具生产区。该市在三湾产业园区规划1000亩土地,作为浮标(钓具)专业生产区,现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入园投产38家浮标(钓具)生产企业。打造小镇商贸区。该市在浮标特色小镇建设中注重凸显“产城融合”游钓设施和商贸平台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建设浮标(钓具)专业商贸街区,打造商贸集散交易平台,初步形成全国钓具集散中心,带动研发检测、电商物流、游钓休闲、健身康养、宾馆餐饮及运输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全面发展。目前,人健集团已经启动电商孵化、服务平台建设。兴建游钓文化园。该市建成了国际垂钓中心和小猫钓鱼乐园。游钓游乐区占地360亩,分为竞技垂钓训练比赛中心和亲子游钓鱼乐园,其中垂钓中心占地面积6.79万平方米,完全按照国家竞技钓池标准建设,共建有8个赛池,并建有功能设备齐全的1500平米中心集散广场和1200平米的功能房及餐厅。近年来,先后承办国际国内标准赛事78场,吸引国内外近万名钓手参赛,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国、省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小猫钓鱼乐园主要负责休闲娱乐版块,可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满足人们休闲、游玩、野钓、美食等需求。
以乡村为后盾
推动更广领域发展
该市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浮标产业在农村的广大空间中实现更深层次、更具内涵的发展。建设原料基地。该市以培植钓具(浮标)原材料基地为抓手,扩大原材料种养规模,对分散低效的种、养业进行提质转型。引导路南山区乡镇农民种植芭茅4000亩,在湖区乡镇栽种泡桐木2000亩,全市芦苇、芭茅、泡桐基地面积达到10000亩,发展孔雀、鹅、鸭等特种养殖10万羽,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培育文旅景点。该市加强垂钓竞技游与国防体验游、乡野休闲游、长江文化游的整体开发,充分利用“一江两湖三河四库”优质资源,打造涓田湖、白云湖、牛角海、忠防水库四个大型游钓基地,打造“快乐山水、游钓临湘”品牌。推进城乡融合。该市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浮标小镇的平台集聚作用,吸引工业和服务业进驻,帮助小镇周围的农村走上产业多元发展道路,加快将农村良好的生态资源、土地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多年坚持不懈,临湘市浮标小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前景广阔的新路子,先后获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第三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李宏毅)
2021-06-08
00:00:00:0——临湘市浮标特色小镇发展纪实5193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6/08/content_5193.htmlnullcontent_5193.html11做强特色小镇
推动融合发展/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