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传承实践”展览活动在平江板江举行
来源:
-->
由岳阳市古今医药研究所、湖南省中医药识别科普基地主办,平江县慕平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有限公司,岳阳市科普旅游教学基地承办,岳阳市科普作家协会协办,一场向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献礼的“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传承实践”展览活动,于5月18日至19日在红色革命根据地平江慕平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举行。活动旨在“以传统文化教育人,以延安精神激励人,以中医药思维启发人,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来自北京、广东、江西、湖北以及长沙、湘西等县市的中医药爱好者300余人参加。
力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受到中医爱好者的追捧
展馆布展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党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教育形式,1000多平米的展览馆里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历代伟人、科学家的丰功伟绩以及延安精神,还有历届领导对中医药作出的重要指示。当天,中医爱好者参观了展馆都赞不绝口,认为不但学到了很多中医药文化知识,还对我市中医药发展振奋了精神。
古今医药研究所创建三十年来,致力于医学理论研究、中草药的栽培、药材市场的开发、中药材的传统加工炮制、疑难杂症的诊治、健康科普教育以及乡村振兴等综合性工作的研究和应用。所长李穆克服困难,力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撰写科普著作十多种,出版十万多册免费赠送给百姓。他身履力行,学术选诣很深,被国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中医健康信使、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普先进个人,连续5年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年会。他带领他的团队创建了平江县慕平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开辟荒山野岭建立了中草药识别园地,为当地居民指导培训中草药材栽培技术,收购药材,帮助农村居民脱贫致富。他们创建的中草药识别园被省市科学技术部门定为学生科普教育基地,收到良好的社会教育效果,对弘扬中华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小学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和普及,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工作。
亲临现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医政司副司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告诉记者,“中国不缺高等学府的中医药人才,但缺少基层像李穆这样优秀的中医药传人,希望中医药在民间发扬光大,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市卫健委余岳雄主任参观了展厅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尽一切力量支持产业园的工作,把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班办到这个产业园,以此提高乡村中医药人员素质。
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
师承教育壮大中医药队伍
李穆为了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在克服重重阻力与困难,研究实践传统中医药的同时,还开展师承教育,严格选拔培养8名徒弟,师徒同吃、同住、同学习,徒弟进步很快,他治学严谨认真,对徒弟严格培养,徒弟也十分尊重他,师徒关系融洽,学子家长十分赞许。
李穆的儿子李航告诉记者,“我们中医世家有100多年的历史,我跟随父亲学医多年,深感中医的不易,把中医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看到我们的传家之宝变成社会的宝贵财富,倍感欣慰。”
李穆的徒弟黄承志说,“我希望像中医大家一样有着过人的岐黄之术,也希望像师父一样有一颗医者仁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刻苦的学习下,自己也会成为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位良医。”
李穆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去年被选为岳阳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他利用微信平台与公众号推出科普知识一日一谈,为病人号脉诊病不急于处方施药,而是仔细询问患者的病情,查清病因,为了减少发病,他耐心为病人讲解防病知识。在明医馆里,不仅要求当明白医生,还要患者当明白事理的人,不要病急乱投医,上当受骗。他的团队每周开展一次保健讲座,他的《走出医药认识的误区》《中老年保健》《妇女保健常识》等科普讲座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了认可和好评。
板江位于铁山水库上游,为了防止污染水源水质,作为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李穆带队赴铁山库区上游调查污染源,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一手资料,关闭了上游养殖、造纸等污染大户。同时指导库区因地制宜科学种植,为山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
乡村振兴要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古今医药研究所结合板江气候地理现状,创办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取得一定成效后,不忘回报社会。他们设立了奖励基金会,每年对当地中学评出的优秀学生、教师、家庭颁奖一次,已连续开展了8次。在明医馆对全国五保户以及本村八十岁以上老人免费诊治疾病,并在市内多次参加慰问抗洪救灾人员,慰问困难居民,深得当地党政领导及居民的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李弈萱
通讯员
罗忠良
2021-05-26
00:00:00:0“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传承实践”展览活动在平江板江举行4422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5/26/content_4422.htmlnullcontent_4422.html11传承与创新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