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绣红旗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岳阳日报
绣红旗

来源:

-->

□凌

歌剧《江姐》剧照。

资料图片

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电影《江姐》在我们那边各个村里轮流放映。于是,我们就跟着电影往各个村里跑。《江姐》里面有个唱段“绣红旗”,

我们小孩子都很喜欢,我们追着这部歌剧往各村赶,其实主要是想看这个《绣红旗》的片段。那时候我们并不真正明白这个唱段里的内容,我们只是喜欢听它的曲调,觉得好听,听了那么多遍也听不厌。

而且,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歌剧《江姐》中,江姐的模样:一袭蓝色的旗袍,如红旗一样鲜艳的毛衣,洁白的围巾。

再后来,我迷上了看小说,也就看到了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

歌剧《江姐》由阎肃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的。当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看了《江姐》剧本初稿,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部作品很有可能成为一部新中国歌剧经典,于是将《江姐》列入空政歌剧团的重点剧目,并把作曲交给了著名作曲家金砂、羊鸣、姜春阳三人。

歌剧《江姐》的故事发生在四川,而三人中只有金砂是四川人,也有四川民歌创作的坚实基础,于是,金砂就带着他的两个合作者深入江姐故乡采风,借鉴和挖掘四川地方戏曲的特征。

一年后,他们拿出了音乐第一稿,却被首长全部推翻。

这意想不到的打击几乎让金砂他们崩溃。

那时候,中国歌剧正处于发展时期,金砂、羊鸣、姜春阳合作的《江姐》曲子却还保留着固定的艺术形式。

《江姐》的音乐被彻底否定后,金砂、羊鸣、姜春阳都陷入了困惑。然后,他们静下心来,系统学习川剧、婺剧、越剧、杭剧、沪剧、四川扬琴、清音、杭州滩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然后琢磨剧本中江姐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外柔内刚的精神面貌、个性特点。金砂和他的合作者们终于找到了塑造江姐的音乐之魂。而其中的歌曲《绣红旗》《红梅赞》更是这部歌剧的灵魂。

《江姐》能够成为中国歌剧的传世经典,毫无疑问,与编剧闫肃的精心投入密不可分。

那一年,阎肃用他的独幕歌剧《刘四姐》的稿费,请几个同事在北京东来顺吃涮羊肉。吃喝谈笑中,有一个同事开玩笑:“咱今儿‘吃’完了‘刘四姐’,明儿呢?”

阎肃听到这话被逗乐了,笑起来说,“我刚看了《红岩》,里面有个人物江姐,是个非常好的创作题材。那时,小说《红岩》正在全国被人热读,在座几人都读过,经阎肃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江姐值得写。

于是,阎肃带着一本小说《红岩》来到锦州,住在一间只有9平方米的小屋里。用了18天时间,写出了《江姐》的初稿。

阎肃对写《江姐》那么有激情,是因为他心里有一种“重庆情结”。闫肃年轻时就随家人到了重庆。他在重庆参加学生运动,与地下党组织搞土改、清匪反霸,还去过歌乐山“中美合作所”。

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创作《江姐》留下了切身感受。在北京东来顺吃涮羊肉时跟同事们说的话,并不是玩笑。为创作《江姐》,闫肃多次去过歌乐山、渣滓洞,还历时七天七夜“蹲大牢”体验生活。阎肃的生活体验不是做样子,他是来真的。他让工作人员给自己“载”上沉重的脚镣,双手反铐,关进一间黑咕隆咚的牢房里,整整一个星期。“牢”门口经常有人参观,他们边走边说,议论里面的“犯人”,他们谁也不会想到,那个被关在里面的人居然就是后来写出了歌剧《江姐》的人。

那种体验太真实了。七天七夜,不让说话,不准抽烟,不许乱走动,三餐吃的是监狱里用木桶装的菜糊糊,夜里睡的是地上发了霉的草垫子。那个星期,阎肃看到了用来折磨革命者的种种刑具,还真的上了一回“老虎凳”——当捆绑的脚下加到第二块砖时,阎肃感到双腿的筋都快要绷断了。这种真实的体验,使阎肃在创作《江姐》时,多次含着眼泪在写……

歌剧《江姐》初稿出来后,闫肃拿给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看。刘亚楼读了《江姐》初稿,感觉这是一部可以好好打造的歌剧。他找到闫肃说,我在莫斯科看歌剧《卡门》,觉得主题歌非常好,《江姐》是不是也可以写一个主题歌?于是,阎肃就写出了《江姐》主题歌,金砂、羊鸣、姜春阳紧接着谱了曲。可是,找人一试唱,就被否定了。

然后,《江姐》创作小组来到重庆体验生活。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搜集到了许多一手素材。一天傍晚,创作小组几个人一起散步,一边走一边讨论歌剧《江姐》。阎肃突然说,我这里有首歌,是一个朋友约我写的,叫《红梅赞》。于是,闫肃念起了歌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阎肃还没念完,稿子就被金砂抢走了,然后金砂就和羊鸣、姜春阳一起构想这首歌的曲子怎么写。他们先后写了八个不同的版本,最后一稿出来,还担心不能被传唱,又对这一稿改了20多遍。曲子改定后,阎肃拿给刘亚楼,刘亚楼看完,当时拍板:好,就是它了!

《红梅赞》定稿不久,空政文工团原驻地——灯市口同福夹道大院里,都是《红梅赞》的歌声。听着那些歌声,闫肃和三个作曲家心里就有底了,这首歌肯定能流行。《江姐》在全国公演后引起巨大反响,一年间演出286场,几百家文艺团体同时上演这部歌剧。几乎是同一时间,歌剧《江姐》里的一首首歌曲《绣红旗》《绣金匾》《红梅赞》......也像一团团火焰,在中国的天空大地燃烧,一直是那么炽热、艳丽。

(凌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2021-09-19

00:00:00:01045310http://192.168.99.30:8088/pc/content/202109/19/content_10453.htmlnullcontent_10453.html11绣红旗/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